校本教材 古典诗词分类赏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校本教材 古典诗词分类赏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c974f0e6bec0975f565e274

(2)答题要点及思路 ①点明主旨作用

找出并指出该字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②列举内容

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 ③分析结构作用

分析该字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3)试题举例

【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设题: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答案: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步骤1)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心境渲染到极致。(步骤2) “乱”实际是全诗的纲(线索),串联诗人所见、所感、所想的内容,使诗歌内容多而集中。(步骤3)

解析:第一步,突出该字对主旨所起的作用。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

第三步,从该词在诗中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乱”实际是全诗的纲(线索),串联诗人所见、所感、所想的内容,使诗歌内容多而集中。

【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25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设题: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闲。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用一个“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3.关键词类 (1)设问方式

①某词(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②某句中“某某词”在诗中有何作用? (2)答题要点及思路 ①点明主旨作用

分析该词的深层意思,及其对突出主旨所起到的作用 ②解析结构作用

分析该词在诗歌结构、线索或情感基调上所起的作用 ③归纳思想效果

指出该词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感情、思想、形象及其他表达效果 (3)试题举例

【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设题:“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1)同意,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折柳”二字真切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步骤2、3)

26

解析:第一步,指出关键词的深层含义。“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折柳相送,表达依依惜别之情),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

第二步,具体分析此词在结构上与上下句的关联,因为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

第三步,点明字词的表达作用。“折柳”二字真切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例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 远 杜 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设题: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

答案:“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步骤1)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步骤3)为第三句的“客心孤回”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步骤2)

(二)诗句鉴赏 1.设问方式

①请赏析某联或某句的内容和作用。

②分别概括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2.答题要点及思路 ①点明意象特点

找出诗句的典型意象及特点,阐明语表义,发掘深层义;如果句子较复杂,可以把这句分成几个小部分逐一解说

②挖掘表达作用

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 ③说明艺术效果

有时还可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3.试题举例

【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7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①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设题: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答案:这首诗颔联概括介绍了六朝古都昔盛今衰的史实。颈联描绘了金陵美丽的自然风光。(步骤1)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是古今对比,寄寓作者对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步骤2)

(三)语言风格 1.设问方式

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②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③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答题要点及思路 ①归纳语言特色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等。 ②解析特色体现

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 ③点明情感作用

指出在表情达意、描绘形象等方面的作用。 3.试题举例

【例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干曲(其一) 崔 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