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答案(曼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答案(曼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c6c82c0d8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2

宏观经济学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D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经济增长 D.以上都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GDP等于本国要素在本国取得的收入加上外国要素在本国取得的收入 B.GNP等于本国要素在本国取得的收入加上外国要素在本国取得的收入 C.GDP等于本国要素在本国取得的收入加上本国要素在外国取得的收入 D.GNP是按照地域原则定义的 3.核算GDP的方法有D

A.支出法 B.收入法 C.增加价值法 D.以上都是 4.下列哪一项计入GDP中D

A.购买一辆旧自行车 B.购买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5.下列哪一项应计入GDP中C

A.面包厂购买的面粉 B.购买40股股票 C.家庭主妇购买的面粉 D.购买政府债券 6.政府部门的产出C

A.根据其售价计入国民帐户 B.是被作为投资处理的,因为它使经济中的生产性财富增加 C.是用成本估价的,因为其大部分是免费提供的 D.是可分的,因而可以单个出售 7.下列说法中哪项不是现行GDP的特征 A

A.它是用实物量测度的 B.它只测度最终产品

C.它只适用于给定时期 D.它没有计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商品 8.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D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9.下列哪项不属于投资支出三种基本类别C

A.企业投资 B.住宅投资 C.政府投资 D.存货投资 10.下列哪项不是恒等式D

A.Y=C+I+G B.C+I=C+S C.S+T=I+G D.S=F(Y)

11.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A)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12.在一个封闭经济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8,那么政府购买乘数值为C A.1.6 B. 2.5 C.5 D.4 13.( C )控制着货币供给量

A.财政部 B.商业银行 C.中央银行 D.国务院 14.货币政策首先通过影响()B,进而改变总需求

A.工资 B.利率 C.税收 D.消费 15.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要通过( C)调节货币存量

A.新股上市控制 B.改变法定储备金比率 C.公开市场业务 D.改变贴现率 16.如果存在货币中性,那么货币存量变化会导致( B )发生变化

A.产量 B.价格水平 C.就业 D.真实利率 17.( D)有助于理解滞胀(高失业和高通货膨胀率并存)

A.价格粘性 B.货币中性 C.挤出效应 D.价格预期理论

18.某一经济在5年中,货币增长速度为10%,而实际国民收入增长速度12%,货币流通不变,

这5年期间价格水平将( B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上下波动 19.如果总供给超过总需求,厂商将经历B

A.非意愿存货下降 B.非意愿存货上升 C.利润上升 D.总销售增长 20.一个逆向的供给冲击将C

A.降低生产函数,左移SAS,但对劳动市场无影响 B.使SAS左移,降低产出,提高实际工资

C.减少劳动需求,所以实际工资,就业和总产出都会下降 D.降低实际工资,提高劳动供给 21.下列不属于货币需求的是D

A.交易性需求 B.预防性需求 C.投机性需求 D.储蓄性需求 22.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C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愿失业 23.自然失业率C

A.恒为零 B.依赖于价格水平

C.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 D.是没有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 24.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引起收入的增加,是因为A

A.货币供给的增加使利率下降,从而导致投资的增加,最终引起收入的上升 B.货币供给的增加使利率上升,从而导致消费的增加,最终引起收入的上升 C.货币供给的增加使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购买的增加引起收入的上升 D.货币供给的增加使政府转移支付增加,最终引起收入的上升.

25.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那么减税会使A

A.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增加 B.价格水平上升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C.实际产出增加但不影响价格水平 D.名义和实际工资都上升

26.当短期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且单位原材料实际成本增加时,短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向D A.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 B.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 C.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 D.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 27.能够充当自动稳定器的是D

A.累进收入税制 B.失业救济金 C.最低收入保障制度 D.以上都是 28.长期总供给水平是由(C)决定的

A.价格水平 B.利润水平 C.人口数量、技术和资源状况 D.人口数量 29.菲利普斯曲线说明的是B

A.失业率与GDP的反向关系 B.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反向关系 C.通货膨胀率与GDP的正向关系 D.以上都是 30.周期性失业是由(B)引起的

A.总供给不足 B.总需求不足 C.产业结构调整 D.国家竞争力下降

二、判断题(正确为T,错误为F)

F1.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时比少卖掉一些时GDP要多一些。 F2.若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则GDP下降了。

T3.若政府雇用原来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员做工作人员,则GDP增加了。 T4.虽然债券对于个人来说可以认为是财富,但从宏观角度来看却不是财富。

T5.税收和政府的转移支付都将由于他们对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而影响消费。

T6.货币数量的变化在短期具有实际效应,会影响产出,这意味着SAS不是垂直的。 T7.失业率等于失业人口与劳动力人口的比率。

T8.国民经济的产出水平由投入的生产要素及把这些投入转变为产出的技术决定。 T9.最低工资法是导致实际工资刚性的原因之一。 F10.失业救济金的增加将降低失业率。

T11.增加职业培训机构将降低摩擦性失业率。 T12.货币供给量M1包括居民的活期存款。

T13.真实利率等于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差。

F14.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使贷款者(债权人)获益。 F15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带来磨鞋底成本和菜单成本。 T16.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是中性的。

F17.当经济遭受逆向总供给冲击时,政府必须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以使宏观经济最终达到 充分就业均衡。

F18.赤字财政将导致经济衰退。

F19.超充分就业均衡对宏观经济来说是一件好事情。 T20.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将导致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T21.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一国通货的名义汇率等于国内外物价水平之比。

T22.凯恩斯主义者和货币主义者都认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短期的交替关系。 T23.货币主义者认为SPC的移动比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的要快得多。

T24.采取宏观经济政策熨平经济波动面临的问题是政策的制订、实施、生效有时滞。 T25.一国的NCO与NX总是相等的。

三、分析题

1.请简述GDP指标的局限性。 2.请简述CPI的局限性。

3.影响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政府政策有哪些?

4.分析政府预算赤字对一国利率、储蓄、投资、汇率、贸易余额的影响。 5.分析资本外逃对一国利率、储蓄、投资、汇率、贸易余额的影响。 6.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7.为什么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是中性的? 8.请简要分析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 9.请分析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原因。 10.请简要分析导致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 11.请分析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

12.假定中央银行A和中央银行B有不同的目标偏好。中央银行A关注价格水平的稳定,而中央银行B关注如何使产出和就业水平保持在自然率的水平上。现假定经济面临不同的外生冲击:(1)外国收入减少;(2)石油价格上升。请分析中央银行A和中央银行B在不同的目标偏好下会有如何不同的政策选择。 13.假定中国人民银行扩大了10%的货币供给。(1)用流动性偏好理论说明这种政策对利率的影响;(2)用AD-AS模型说明利率的这种变动对短期中产量和物价水平的影响;(3)当经济从其短期均衡转向长期均衡时,物价水平会发生什么变动?(4)物价水平的这种变动如何影响货币需求和均衡利率? 14.通胀的成本是什么?

15.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