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 课后答案(前三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C语言 课后答案(前三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c272d8151e79b896802266c

#include void main()

{ int a=0,b=1,c=2,d=3; b=a++&&c++; d=a++||++c;

printf(\}

7.写出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 * *** ***** #include void main()

{ char ch=′*′;

printf(\

printf(\

printf(\}

8.写出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 AAbB C abc AB #include void main()

{ char c1=′A′,c2=′B′,c3=′C′,c4=′\\101′,c5=′\\x42′; printf(\printf(\}

9.写出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 6,5,6,5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j,m,n; i=5; j=6; m=++i; n=--j;

printf(\}

10.写出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a=3,b=7,c=3,x=7.800000 #include void main() { int a,b,c; float x,y; x=3.6; y=4.2; a=(int)x;

b=(int)(x+y); c=a%b; x=x+y;

printf(\

}

习 题 三

一、选择题

1.printf()函数输出实数时,使用的格式字符是 。 A.%d B.%c C.%f D.%o 2.下面变量说明中 是正确的。 A.char:a ,b ,c; C.char a , b , c; A.整型变量表达式值 C.字符串 A.int a=b=c=5; C.int a=5,b=5,c=5; B.char a;b;c; D.char a,b ,c

3.putchar()函数可以向终端输出一个 。 B.实型变量值 D.字符或字符型变量值 B.int a,b,c=5; D.a=b=c=5; 4.以下能正确地定义整型变量a、b和c并为其赋初值5的语句是 。 5.若变量a是int类型,并执行了语句:a=′A′+1.6;,则正确的叙述是 。 A.a的值是字符C B.a的值是浮点型 C.不允许字符型和浮点型相加 D.a的值是字符′A′的ASCII码值加上1 D.ch=\

6.已知ch是字符型变量,下面正确的赋值语句是 。 A.ch=′a+b′; B.ch=′\\x7f′; C.ch=′\\08′; A.++x; A.f 7.设x、y均为float型变量,则以下不合法的赋值语句是 。 B.y=((int)x%2)/10; C.x*=y+8; D.x=y=0; B.e(E) C.g(G) D.x C.123.4560 D.+123.4560 8.以下格式符中,不能用来输入实型数的是 。 9. 若float num=123.456,以%+10.4f的格式输出,结果正确的是 。 A.123.456000 B.123.4560 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输入项可以是一个实型常量 B. 只有格式控制,没有输入项,也能进行正确输入,如scanf(\ C. 当输入一个实型数据时,格式控制部分应规定小数点后的位数,如scanf(\ D. 当输入数据时,必须指明变量的地址,如scanf(\ 11.阅读以下程序,当输入数据的形式为:25,13,10〈CR〉,正确的输出结果为 。 #include

void main() { int x,y,z;

scanf(\printf(\}

A.x+y+z=48 B.x+y+z=35 C.x+z=35 D.不确定值 12.若变量已正确说明为float类型,要通过语句scanf(\;给a赋值10.0,b赋值22.0,c赋值33.0,不正确的输入形式是 。 A.10<回车> B.10.0<回车> 22<回车> 22.0 33.0<回车> 33<回车> C.10.0,22.0,33.0<回车> D.10 22<回车> 33<回车> 13.已知i、j、k为int型变量,若从键盘输入\回车>\,使i的值为1,j的值为2,k的值为3,以下选项中正确的输入语句是 。 A.scanf(\ B.scanf(\ C.scanf(\ D.scanf(\ 14.若有以下程序段(n所赋的是八进制数) int m=32767,n=032767;

printf(\

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A.32767,32767 B.32767,032767 C.32767,77777 D.32767,077777 15.下列程序段 int a=1234;

printf(\

的输出结果是 。 A.12 B.34 C.1234 D.提示出错,无结果 16.设定义:long x=-123456L,则下列能够正确输出变量x值的语句是 。 A.printf(\ B.printf(\C.printf(\ D.printf(\17.下列程序 #include void main()

{ printf(\

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A.0 B.1 C.-1 D.NULL没定义,出错 18.下列程序 #include void main()

{ char x=0xFFFF;printf(\

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A.-32767 B.FFFE C.-1 D.-32768 19.设有如下程序段 int x=2002,y=2003; printf(\

则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输出语句中格式说明符的个数少于输出项的个数,不能正确输出 B.运行时产生出错信息 C.输出值为2002 D.输出值为2003 20.有以下程序段 int m=0,n=0;char c='a'; scanf(\printf(\

若从键盘上输入:10A10<回车>,则输出结果是 。 A.10,A,10 B.10,a,10 C.10,a,0 D.10,A,0 二、填空题

1.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x=1 y=2 *sum*=3

10 squared is :100 #include void main() { int x=1,y=2;

printf(\printf(\}

2.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a=325 x= 3.14 。 #include void main()

{ int a=325;double x=3.1415926; printf(\}

3.假设变量a和b均为整型,以下语句可以不借助任何变量把a、b中的值进行交换。请填空:a+= b ; b=a- b ;a-= b ; 4.若x为int型变量,则执行以下语句后x的值是 -14 。 x=7;

x+=x-=x+x;

5.C语句可以分为五类,含 7 种控制语句、 声明 语句、 表达式 语句、空语句和复合语句。 6.赋值语句是由 赋值表达式 加上一个分号构成。 7.a=12,n=5,表达式a%=(n%=2)的值是 0 。 8.有一个输入函数scanf(\则不能使float类型变量k得到正确数值的原因是 %d 和 少& 。 9.putchar()函数可以向终端输出一个 字符 。 10.已有定义int i,j;float x;为将-10赋给 i,12赋给 j,410.34赋给x,则对应以下scanf()

函数调用语句的数据输入形式是 37777777766 12 4.1034e+002 。 scanf(\

11.printf()函数中用到格式符%5s,其中数字5表示输出的字符串占5列,如果字符串长度大于5,则 原样输出 。 12.使用getchar()和putchar()函数必须在源程序中加 头文件stdio.h 。 13.下面程序的功能为:输入三角形的三边长,输出三角形的面积。请将程序填写完整。 #include void main()

{ float a,b,c,s,area;

scanf(\&a,&b,&c); s=1.0/2*(a+b+c);

area= sqrt(s*(s-a)*(s-b)*(s-c) ; printf(\

} 14.请写出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 1,2,3 。 #include void main()

{ int a=2,b=1,c=3,t;

if(a>b) {t=a;a=b;b=t;} if(a>c) {t=a;a=c;c=t;} if(b>c) {t=b;b=c;c=t;} printf(\}

15. 5 若执行以下程序时,从键盘上输入了5和6,则输出的结果是 1 。

#include void main() { int a,b,c; scanf(\ c=a;

printf(\ printf(\} 三、程序设计题

1.输入一个整数,分别用无符号方式、八进制方式、十六进制方式输出。 2.输入圆柱体的底面半径r(实数)和高h,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并输出到屏幕上,保留2位小数。 3.编写程序,读入三个双精度数,求它们的平均值,并保留此平均值小数点后的一位,对小数点后第二位进行四舍五入,输出结果。 4.输入华氏温度f,输出对应的摄氏温度c,保留1位小数。提示:c?5?(f?32)。 95.编写一个程序,从键盘上输入一个球的半径(实数),求此球的表面积和体积,保留两位小数。 6.从键盘输入一个小写字母,将其转换成大写字母并输出。 7.输入任意两个整数,求出它们的商和余数并输出。 8.用条件运算符编程实现,输入3个整数,输出其最大值。 9.编写程序,读入三个整数a、b、c,然后交换它们中的数:把a中的值给b,把b中的值给c,把c中的值给a。 10.输入平面上两点的坐标(x1,y1)和(x2,y2),求出两点的距离,保留2位小数。【提示:平面上两点距离distance=sqrt((x1-x2)2 +(y1-y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