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表(Student-Problem Table)分析理论简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S-P 表(Student-Problem Table)分析理论简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c07dba30029bd64783e2cd3

S-P 表(Student-Problem Table)分析理論簡介

S-P 表分析法,為日本學者佐藤隆博(Takahiro Sato)於1970年代所創[1],利用「圖形化」的方法分析學生在試題上的作答反應。該方法分析每位學生及每個試題的作答反應組型,嘗試以幾個指標化數據作為診斷或判讀該反應組型是否為不尋常或異常的一種測驗分析方法[2]。其目的在獲得每位學生的學習診斷資料,以提供教師實施有效的教學回饋參考。

所謂的S-P 表分析,針對每位學生與每個試題的作答反應組型所產生的注意係數,與整份測驗卷的差異係數做分析。注意係數與差異係數這二項指標都是用來協助教師診斷學生表現、試題的品質以及教學成果的重要資訊之ㄧ,也可將這些指標作為改進教學、編製教材與輔導學生之參考。

一份測驗的試題不僅在探討其是否屬於優良的試題而已,應也提供教師如何利用試題的分析來了解學生的學習問題所在,以便讓教師能提出各種輔導措施。 1 S-P表的編製過程

老師由任教班級收集一門科目的N 名學生n 個試題作答狀況,經過評分後(答對者給1,答錯者給0),會得到一個未經任何處理的N

× n 的原始得分矩陣資料,此稱為「S-P 原表」,如圖1所示。

學生 1 1 0 2 0 3 1 4 5 6 7 8 9 11 答對人數 0 1 1 0 1 1 1 2 3 1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題目 4 5 6 7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1 1 1 0 0 0 1 1 0 0 1 1 1 8 1 1 1 1 1 1 1 1 1 1 9 10 總分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8 6 9 9 8 10 9 8 9 9 7 6 10 8 10 9 5 8 10 10 選取甲班第一次段考前十名學生前十題為例

圖1 S-P原表

學生 1 5 1 2 0 3 6 8 9 4 7 11 1 1 1 1 1 0 0 1 0 2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0 題目 4 5 6 7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0 0 0 1 0 0 1 0 1 1 1 0 1 1 8 1 1 1 1 1 1 1 1 1 1 9 10 總分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10 9 9 9 9 9 8 8 7 6 答對人數 6 10 8 10 9 5 8 10 10 8 圖2 按學生總分高低,由上往下排列

將原表依照每位學生得分總分高低,由上往下依序排列,如有總分相同時,亦可照座號大小順序排列,如圖2。接下來按照試題答對人數多寡,由左(答對人數最多之試題排在最左邊)到右依序排列,遇有相同得分之試題,亦可依題號之大小順序排列,如圖3。

學生 5 2 3 6 8 9 4 7 11 1 答對人數 2 1 1 1 1 1 1 1 1 1 1 4 1 1 1 1 1 1 1 1 1 1 8 1 1 1 1 1 1 1 1 1 1 題目 9 5 3 7 10 1 6 總分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0 1 1 1 1 1 1 0 1 0 1 1 1 0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0 0 1 0 1 1 0 0 0 1 0 0 10 9 9 9 9 9 8 8 7 6 10 10 10 10 9 8 8 8 6 5 圖3 按試題答對人數多寡,由左往右排列

學生 5 2 2 1 1 4 1 1 8 1 1 題目 9 5 3 7 10 1 6 總分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0 9 3 6 8 9 4 7 11 1 答對人數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0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0 1 0 0 1 0 1 0 1 0 0 0 0 8 6 5 9 9 9 9 8 8 7 6 10 10 10 10 9 8 8 圖4 畫出S曲線(實線)與P曲線(虛線)重疊部分(粗線) 最後,根據每位學生答對的題數(簡稱總分),從左向右數出與總分相同之試題個數,並在右邊畫上一條分界線,由高分往低分畫出每位學生總分所對應的分界線,再將這些分界線的下方利用直線連接,則會形成一階梯狀之曲線,此曲線即稱為「S 曲線」,如圖4。同理,依據每道試題的答對人數,從上往下數出與答對人數相同之學生個數,並在其下邊畫上一條分界線,由左端往右端分別畫出每道試題之答對人數所對應的分界線,則會形成一階梯狀之曲線,此曲線即稱為「P 曲線」,如圖4。S曲線是指學生得分的累加分佈曲線,是用來區分學生答對與答錯的分界線。而P曲線是指試題答對人數的累加分佈曲線,是用來區分試題答對與答錯人數的分界線。排列在S-P表左上方者,代表能力較好之學生與較簡單之試題,大多數是被期望答對的試題,所以,這個區域應該出現大多數的1。相反的,在S-P表右下方者,應該出現大多數的0。

當S曲線以左或P曲線以上部分都出現為1,我們稱這種情況為「完美量尺」(perfect scale)的反應組型,此時可以發現S曲線與P曲線將會重疊在一起。但實際上這種完美量尺是不太可能出現,大部分之反應組型皆會出現不規則或不尋常的情形。為了暸解這種不尋常或異常的嚴重性,我們利用一些量化指標的分析來加以解釋,其中,差異係數便是辨別異常嚴重性的一種方式(待續)。

參考文獻

[1] T. Sato, ”Introduction to student-problem curve theor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Tokyo:Meiji Tosho, 1985.

[2] 余民寧,《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商鼎文化出版社,

1997。

[3] T. Sato, ”Introduction to student-problem curve theor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Tokyo:Meiji Tosho, 1985.

[4] 余民寧,《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臺北:心理

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