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心理学考研真题答案与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7年心理学考研真题答案与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bad6c0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3

40、按一定速度给被试依次呈现材料中的各个项目,让他们学习和记忆。第一次呈现时,要求被试识记材料;从第二次呈现起,要求被试在每个项目出现时,说出紧邻其后的下一个项目。这种记忆研究方法属于()

A.全部呈现法 B.重建法 C.重学法 D.提示法

【凯程解析】D,提示法是指系列中的刺激项目按顺序排成一列,以事先定好的速度逐项向被试呈现。被试把刺激系列全部学习一遍以后,即回到系列的开头,开始第二遍学习,但这次要求被试在看到一个项目时,必须努力猜出它的下一个项目。由于刺激系列是等速逐一呈现的,所以不管被试能否猜出第二个项目,猜得对还是不对,几秒钟后,第二个项目总会以固定的速度呈现,起到强化和纠正的作用,同时它也提示被试继续设法猜第三个项目。这样一遍一遍地反复呈现,直至被试完全记住整个刺激系列。

41、研究者通常通过控制温度、照明、噪音以及被试的性别、年龄职业等各种额外变量,以突显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可能的因果关系,这些做法损害最大的效果类型是() A.内部效度 B.外部效度 C.构思效度 D.统计结论效度

【凯程解析】B,实验的内部效度越高,控制的额外变量越多,其结果就越能确认是由实验处理造成的。因而它的外部效度被影响的可能性越大。 42、序列反应时方法的基本逻辑来源于()

A.加法反应时法 B.减法反应时法 C.开窗实验法 D.排除-包含法

【凯程解析】B, 序列反应时任务正是序列学习范式中的经典任务之一, 它以反应时作为反应指标,以序列规则下的操作成绩和随机序列下的操作成绩之差来表示内隐学习的学习量。依据减法法反应时的原理。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43-45题

在一项双耳分听实验中,给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靶子词和非靶子词.要求被试追随双耳听到的靶子词.实验设置了四种条件,(1)感觉可辨度低,词义可辨度高;(2)感觉可辨度低,词义可辨度低;(3) 感觉可辨度高,词义可辨度低;(4)感觉可辨度高,词义可辨度高;感觉可辨度低是指靶子词和非靶子词都是由同一人读出,感觉可辨度高是指靶子词和非靶子词由不同性别的两个人分别读出;词义辨别度低是指靶子词和非靶子词同属一个范畴;词义可辨度高是指靶子词和非靶子词分属不同范畴。实脸任务是要求被试复述听到的靶子词,但最后要求被试回忆呈现的非靶子词,结果发现,无论词义辨别度高或低,在感觉课辨别度低时回忆的非靶子词的数量均多余感觉可辨度高时回忆的非靶子词数量 4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A.2 B.3 C.4 D.5

【凯程解析】A,自变量有两个,一个是感觉可辨度,一个是词义可辨度、因变量为非靶子词的回忆数量。

44、从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A.追随的信息得到了全部加工 B.非追随的信息也得到了加工

C.左右两耳所追随的信息数量是一致的 D.非靶子词比靶子词得到了更多的加工

【凯程解析】B, 非靶子词代表了非追随耳的加工程度,C、D选项没有办法看出来。题干中说,无论词义辨别度高或低,在感觉可辨别度低时回忆的非靶子词的数量均多于感觉可辨度高时回忆的非靶子词数量。这说明了感觉可辨度低时,对非追随耳程度比感觉可辨度高时更好。A选项就不对了。

45、该实验结构支持的理论是()

A.早期选择理论 B.晚期选择理论 C.特征整合理论 D.资源有限理论

【凯程解析】A,因为词义辨别度高或低代表了信息有无充分加工,充分加工是晚期选择模拟的观点。没有被加工是早期选择理论的观点。题目中说词义辨别高低对非靶子词无影响,所以说明信息没有充分加工。

46、一个实验有三组被试,各组被试人数相同,方差分析的总自由度为29,该实验的被试数为()

A.8 B.9 C.10 D.11

【凯程解析】C,方差分析的总自由度=N-1=29,则实验处理的总次数为30,k=3,则每组的人数为30/3=10。

47、下列关于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优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有极高的时间分辨率 B.有大量成像参数供实验者选择

C.信号直接来自脑组织结构功能性的交化 D.可以同时提供结构和功能的图像

【凯程解析】C,fMRI优点:无创性、同时提供机能性和结构性的图像、极高的空间分辨率、成像速度快、有大量成像参数供实验者选择.缺点:由于不是直接检测神经活动,而是检测滞后于神经活动5-8秒的氧信号因此时间分辨率低于EEG和MEG;不适合幽闭恐惧症患者;噪音大妨碍听觉上研究的应用;系统造价较高。 48、对偶比较法通常用来制作()

A .顺序量表 B.称名量表 C.等距量表 D.比率量表 【凯程解析】A,顺序量表的建立方法有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

49、研究者筛取了 28 对夫妻.考查双方承受压力的差异,正确的验证方法是()

A .独立 t 检验,双侧假设检验 B .配对 t 检验,单侧假设检验 C .配对 t 检验,双侧假设检验 D .独立 t 检脸,单侧假设检验

【凯程解析】C,夫妻两个,二者之间共同生活,是有一定关联的,肯定是配对样本。考察双方承受压力的差异,题目并没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偏向(比如谁比谁高或谁比谁低),所以需要用双侧检验。 50、统计功效是()

A.ɑ B.β C.1-ɑ D.1-β

【凯程解析】D, 1-β反映正确检验出真实差异的把握度,称为统计检验力或统计功效。 51、某被试作答了由 30 道题目构成的一个测验,所有题目对被试提供的项目信息量总和为 25 ,那么此测验对被试的测量精度(估计标准差)是()

A.0.83 B.0.2 C.0.1 D.0.04

【凯程解析】B,根据估计标准误?1-V?SVSx22?25?0.2 3052、比较不同心理特质的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应采用的统计量是() A.差异系数 B.四分位差 C.平均差 D.标准差

【凯程解析】A,变异系数又称差异系数,它是一种相对量数。变异系数 ,适用于比较同一团体不同属性特质观测值的离散程度。也适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使用的是同种观测工具,所测的特质相同,但样本间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

53、斯带芬森(Step henson)1953 年提出的的研究自我概念的方法是() A.语义区分法 B.Q分数技术 C.两难故事法 D.内隐联想法

【凯程解析】B,语义区分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古德和其同事所创立。两难故事法由科尔伯格创立。内隐联想法是格林沃尔德(A. G. Greenwald)在1998年首先提出的。 54、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其均值为10,标准差为5,其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为()

A.[8.60 ,11.40] B.[8.04 ,11.96]

C.[7.65 ,12.35] D.[6.90 ,13.10]

_

_

_

_

_

【凯程解析】A,总体方差未知时,σx=S/是[8.60,11.40]。

带入公式X-1.96σx<μ<X+1.96σx,

55、关于心理测量中的行为样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被试有代表性的行为

B.能反映被试行为特征的一组行为 C.被试出现的可观测行为

D.被试行为取样中存在某种程度的偏差

【凯程解析】D,行为样本是从总体行为中抽取出来的,能够反映个体特定心里特质的一组行为,可根据对这一组行为的测量结果推断其心理特质。被试的行为样本要有代表性,不能存在偏差。

56、一个测验由O、l计分的 100 道单选题构成.根据原始得分计算题目分度的恰当方法是()

A.Φ相关 B.点二列相关 C.等级相关 D.四分相关

【凯程解析】B,点二列相关适用项目是0、1计分,而效标或测验总分是连续变量的数量资料。

57、某被试的书氏智力测试分数比同年龄常模团体的均值高一个标准差,其 IQ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