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期末常考单项选择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宏观经济学期末常考单项选择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b473846852458fb770b569e

2、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的是( )

A、资本性转移; B、间接投资; C、服务; D、证券投资。 3、属于国际收支资本与金融账户的是( )

A、货物; B、服务; C、收入; D、证券投资。 4、一般地说,国内投资增加将( )

A、减少向其他国家的进口; B、增加出口而进口保持不变; C、改善外贸收支; D、恶化外贸收支。 5、从均衡出发,出口增加将( )

A、减少外贸差额; B、使储蓄超过国内投资; C、使投资超过储蓄; D、降低均衡收入水平。 6、美元升值将会( )

A、增加中国对美国的出口; B、减轻美国的通货膨胀压力; C、增加日本的通货膨胀压力; D、以上说法全部正确。 7、下列哪种情况有利于本国产品出口( )

A、外汇汇率下降; B、本国发生通货膨胀;

C、外国发生通货膨胀; D、本国通货膨胀率高于外国通货膨胀率。 8、在浮动汇率制下,本国货币供给增加。( )

A、IS曲线向右移动; B、IS曲线向左移动; C、LM曲线向右移动; D、LM曲线向左移动。 9、当本国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 )

A、本国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B、资本内流; C、与本国有贸易关系的其他国家收入增加; D、以上都正确。 10、 如果一国内部实现均衡,国际收支有顺差,这时适宜采取( ) A、紧缩性财政政策; B、紧缩性货币政策; C、紧财政松货币政策; D、松财政紧货币政策。

11、 如果一国处于国内失业、国际收支有逆差的状况,这时适宜采取( ) A、扩张性财政政策; B、扩张性货币政策; C、紧财政松货币政策; D、松财政紧货币政策。 12、 在开放经济条件中,下列( )项不是政府宏观政策的最终目标。 A、国际收支平衡; B、不存在贸易顺差或逆差; C、经济均衡增长; D、消除通货膨胀。

1.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

A.右移10亿美元; 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C

2.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B

3.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5

解答:A

4.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 )。

A.右移10亿美元; B.右移k乘以10亿美元; C.右移10亿美元除以k(即10÷k); D.右移k除以10亿美元(即k÷10)。 解答:C

5.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解答:A

1.货币供给增加使LM右移Δm·1/ k,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 A.LM陡峭,IS也陡峭; B.LM和IS一样平缓; C.LM陡峭而IS平缓; D.LM平缓而IS陡峭。 解答:C

2.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A.LM陡峭而IS平缓; B.LM垂直而IS陡峭; C.LM平缓而IS垂直; D.LM和IS一样平缓。 解答:C

3.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kg·ΔG(kg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LM平缓而IS陡峭; B.LM垂直而IS陡峭; C.LM和IS一样平缓; D.LM陡峭而IS平缓。 解答:A

4.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

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解答:B

5.“挤出效应”发生于( )。 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

C.政府支出增加,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

)。 6

解答:C

1.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A.政府转移支付; B.政府购买; C.消费支出; D.出口。 解答:C

2.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 A.政府支出增加; B.政府税收增加; C.政府税收减少; 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 解答:B

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解答:A

4.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

A.吸收的存款太多;

B.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 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B

5.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B

6.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A

7.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试图( )。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的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7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解答:C

1.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B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C ).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3.某一经济中,若2009年的名义GDP为40000亿元,价格指数为200(2008年的价格指数为100)那么2009年的实际GDP以2008年的价格衡量应为( C )

A.200亿元 B.400亿元 C.20000亿元 D.80000亿元 4 .下列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B ) A.边际消费倾向为0.4 B. 边际消费倾向为0.1 C. 边际消费倾向为0.6 D. 边际消费倾向为0.3 5.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C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6.如果货币市场均衡方程为r=ky/h-m/hp,则引起LM曲线变得陡峭是由于( B )

A、k变小,h变小 B、k变大,h变小 C、同时变大 D、同时变小 7、在货币需求函数L =L1 + L2 =ky―hr中,L与实际收入y和利率r的关系分别是(D )

A、正相关,正相关B、负相关,负相关C、负相关,正相 D、正相关,负相关

8、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B )。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9、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 B )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C、右移投资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投资乘数乘以10亿美元

10、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 ) A、投资<储蓄且货币需求<货币供给 B、投资<储蓄且货币供给<货币需求 C、投资>储蓄且货币需求<货币供给 D、投资>储蓄且货币需求>货币供给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