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二中校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朔州市二中校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b417e054b73f242336c5f6c

学的模式。主要学习的是山东杜郎口中学的高效课堂、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模式。

这次会议听取了被誉为“农村教育拓荒者”的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关于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发展之路的介绍,听取了兖州一中副校长关于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的介绍,听取了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关于“271”高效课堂的介绍,听取了洋思中学副校长刘金玉的报告。

研讨会结束后,姜校长一行四人又专程参观了昌乐二申,听了五节推门课。昌乐二中的高效课堂让人眼前一亮,姜校长和卢校长共同认为昌乐二中的模式好,适合我校学习借鉴。

他们边学边思,发现这些学校的教学改革实质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彻底改变老师满堂灌的被动教学,倡导学生的参与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能力立意为核心,以导学为枢纽,让学生在主动探求中有所发现,有所领悟。我校主要领导认准了高效课堂正是我校教学改革全面提升的途径。返校后,姜校长将杜郎口中学、兖州一中和昌乐二中的高效课堂向全校教职员工做了全面的介绍和论述,极大地鼓舞了全体教师课改的信心。

2009年11月12日至18日,由党支部书记白变林和年级主任赵晓珍带队,高一高二年级各科骨干教师王峰、李占东、李嵩浩、张武锁、罗立业、谢铮、胡美娟、苏杰、李金安、马玉新、吴波、吴兴华、李静、史志芳共18人去昌乐二中学习。 1、参加“第七期研修班”培训。昌乐二中有关人员就“高效课堂——素质教育的突破”、小组建设,\”高效课堂的构建实施、海量阅读、课外活动和“三力”建设培训等方面对学员作了全面指导,并就小组建设对学员作现场培训,让学员深刻了解小组建设的环节,亲自感知小组建设的内涵,切身感受高效课堂的活力。我校学员胡美娟、王峰等表现十分突出,受到表扬。

2、听课与交流。昌乐二中安排来访教师分科与本校老师结对,我校18位老师诚恳拜师,每天上午除了听“ 老师”的课,还推门听课,感受同一模式不同老师

13

对课程的处理艺术和风格。课间十分钟见缝插针,进教研组与老师们交朋友,作深层次交流。聊天交谊,提问质疑,查看作业,索要资料,感受氛围。新奇而兴奋,思考且总结。下午实地参观教室、图书馆、演讲厅、校园??参加座谈会、研讨会,与学生互动。晚上在宿舍交流体会,整理笔记,准备第二天的内容。

3、返校汇报。先向学校领导汇报了观摩学习的全过程,从自身角度归纳昌乐二中的经验,畅谈自己的体会,并结合我校实际设计实施规划。在全校教师大会上,赵晓珍主任和王峰老师向全校教师具体地介绍了高效课堂实施的步骤,然后,每位外出学习的教师在教研组向本学科老师汇报,以互动方式就学科特点谈高效课堂的实施过程、要领、感悟,回答老师们的提问,并将带回的培训课件、高效课堂实录、学科教学课件、课外活动课件和导学案实例、配餐实例与大家共享。

4、然而,在讨论高效课堂时,教师却议论纷纷,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更多的是担心在我校实施高效课堂能否取得应有的效果,因为我校学生入学成绩普遍较低,课堂上能否按照人家的模式进行操作。 三、科学嫁接

2009年11月,在高一0917班和高二0804班开展实验。现以0804班为例看课改实验的效果。班主任李占东老师是实验老师中责任最大、工作量最大、耗费心血最多的人。第一步,他与科任老师商讨本班实施高效课堂计划,就学情、课改步骤等做细致研究。第二步,他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心声,谈课改的重要性、紧迫性,疏通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第三步,他将全班72名学生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12个小组,确定了每个小组的组长、副组长;每个小组内学生分a、b、c三个层次,学生自己确定组名、组训和口号;培训组长。第四步,六位老师在课堂上实施“271”模式。 编制导学案是对教材的二度创作。

昌乐二中已经形成科学高效的办学模式,编制导学案集众人之智慧,成共享之资源。昌乐二中老师在假期开学前十天集体备课(按超课时付酬),完成编制

14

导学案任务,如语文组同年级十几位老师,以老带新,一学期的教学任务,每人承担一两个单元,成熟的多些,新手少些。导学案经领导审批后存储在学校局域网上;开学后,老师们只是使用导学案,批阅导学案。而我校这批实验班老师返校即着手编制导学案,面临着生源较差、课改基础薄弱的局面,还得单科单人边上课边编制每一单元、每一课的导学案,任务十分繁重。

而学生中仍存在着种种顾虑,主要是担心课改影响正常学习,导致成绩滑坡;还有的缺乏勇气,觉得自己在展示、点评中一旦有失误很没面子。

但是毕竟开始了“破冰之旅”。

老师们自知责任重大,没有丝毫犹疑畏难情绪,每天加班加点,熬到深夜,吃透教材,把准学情,寻求最能引发学生思考探究的突破口,编写好导学案,提前一天下发,让学生预习。

“高效课堂”重在课堂。“271”课堂模式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差别,每个环节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说给每位学生提供了自由广阔的空间。老师们按照学校“人模”的要求,先把昌乐二中原汁原味的“271”课堂模式移植过来,尤其在每节公开课、示范课上要突出教学目标,把握合作探究、展示点评、质疑总结等环节,让老师了解“模式”。模式作为外在形式,确实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这个摸索尝试阶段,新旧交融,师生磨合,“勤、稳、真”。

而课改和借鉴不是简单的模仿。

每节课内容的重点、难点都值得好好揣摩,进一步以设疑激趣为先导,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展示和点评是高效课堂中学生个性灵性表现最为充分的活动,不少随机出现的问题凸显出了老师没有预料到的深度、广度,当然也有偏离主旨,甚至错误的说法,耗时长,对预设教案形成一定干扰。其实,这也是正常的,恰能提供比较的机会,矫正一些学生的思路。老师出于对学生的尊重,一般都能把握好一个“度”,不打断,不批评,而是适时地予以鼓励、引导、小结。这个深入阶段,关注着师生关系的和谐。学生们多有出彩,展示、点评“准、深、新”。

15

0804班和0917班的课改凝聚着姜功校长、卢建国副校长、马培植主任等领导的殷殷之情。课改实验开始至今,每堂课上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饶有兴趣的听、看、查,课后召开评课会,与老师个别谈话,征求书面意见??同大家一起会诊,既肯定长处,更指出不足,还提出自己的独特的看法。

在借鉴昌乐二中经验的基础上,课改实验班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六字循环大课堂”特色。课堂因学生自主而生动,因师生互动而精彩,因合作探究而高效。经历了百天实验,在六科近百节课的探索中,校领导归纳出“637高效课堂”模式,确定了大面积实施高效课堂改革的思路。

2010年春季在高一高二年级53个班全面推开。

随着我校高效课堂的实施和高考成绩的逐年攀升,政教工作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我校的校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优美整洁,学生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遵章守纪,礼貌待人。在政教处综合管理之下,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争先创优、积极向上在我校已蔚然成风,彻底改变了以往的不良风气。每晚熄灯铃响后五分钟,整个宿舍楼便鸦雀无声,学生很快便进入梦乡。这时的校园夜幕低垂,万籁俱寂,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绿柳摇曳的大地,一片安祥、静谧的氛围。

2010年5月,运城市解州中学参观团来我校参观,两校教师就高效课堂改革进行了友好的切磋,解州中学对我校“637高效课堂”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01 1年高考,我校达线人数768人,吴昊星和李晓霞同学分别夺得朔州市文理两科状元,消息传来,震动了朔州大地。

在学校上下形成实施“637高效课堂”共识的大环境中,各班各科发展并不平衡。

课改实践中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预习、自学不到位;各科、各班不同程度出现拖堂现象;实验班、普通班使用同一种导学案,编写缺乏针对性;合作意识不强,集体备课松散;新旧模式此强彼弱地反复??尤其是学生讨论活动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