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屼笟闄㈡牎閲嶇偣涓撲笟寤鸿妯″紡鍜岄斿緞鐮旂┒涓庡疄璺电爺绌舵姤鍛?- 鐧惧害鏂囧簱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鑱屼笟闄㈡牎閲嶇偣涓撲笟寤鸿妯″紡鍜岄斿緞鐮旂┒涓庡疄璺电爺绌舵姤鍛?- 鐧惧害鏂囧簱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adbb5a8ca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12

学校、教学院系二级管理,按照职业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力求管理柔性化,提高管理的灵活性、实效性。同时强化对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

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完善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形成系统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坚持常规教学检查,加强全程的教学督导,加大企业参与评教评学、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力度;完善教务处、督导室、教学系部、学生信息员、企业人员“五方联动”监控机制,加强对教学情况的反馈,保证教学信息反馈渠道的畅通;实施学生能力测评制度,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实施学校、社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通过对毕业生岗位适应情况的调查及对教学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教学管理软件的功能,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7、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社会服务体制,建立社会服务长效机制。利用人才技术优势,成立学院产学研合作领导机构,成立应用技术研究机构,成立产学研创新团队,二级单位要成立企业技术服务小组。同时,学院将社会服务成效纳入专业建设和教师工作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院的人才、技术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广泛的技术服务,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每年为企业职工提供知识更新、技能提高、新技术

(五)不断实践,充分发挥重点专业建设研究成果作用

课题组成员都承担着近几年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建设任务,通过边研究边实践,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专业结构不断优化

学校立足黄冈市,对接大武汉,面向大别山,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需要,建立了校企共同参与、跟踪产业发展、适时调整专业结构的专业建设动态优化

机制。三年来,根据黄冈产业发展变化,新建了钢结构建造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等专业12个,变更专业2个,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国际贸易等5个专业暂缓招生,撤消了金融与保险、信息安全技术等专业6个;开设高职医药卫生类专业,填补了鄂东地区没有高职医药卫生类专业的空白,学校专业数由2010年的51个增加到57个,优化了专业结构,增强了专业设置与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匹配度。通过加强服务产业发展的重点专业建设,增强了重点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专业建设全面推进

重点建设了建筑工程技术、畜牧兽医、园林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会计、计算机网络、机电一体化等7个与黄冈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专业。并打造了7个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特色专业群,带动26个专业的发展,推进全校的专业建设。能力递进、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得到全面推广;校企共同研制的人才培养方案、符合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一步优化。

3、教师素质全面提升

按照“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实施了“师德师风建设工程”、“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教学团队建设工程”等六项师资队伍建设工程。构建“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等 “四大能力”评价体系。对高职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按照从新手到专家职业成长规律,将高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分为合格教师、双师素质教师、骨干教师、带头人、教学名师五个递进台阶,推行“五阶段”培养模式,通过目标激励教师发展。尤其重点强化了对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对骨干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对带头人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打造了一支双师素质优良、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4、学生素质教育形成体系

以创建红色精神家园为抓手,不断提升红色文化的时代品味,充分挖掘区域文化的精神实质,精心提炼企业文化的时代内涵,大力推进三元文化(红色文化、区域文化、企业文化)有机融合,不断增强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与社会各界共建了5个德育基地和3个社会实践基地,不仅强化了实践的育人功能,而且突破了校内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制约。建设“人文素质拓展平台”,聘请了一批校外知名的专家学者组建我校传统文化讲师团,常年来校进行传统文化讲座,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师

资队伍,优化了师资结构,丰富了教育资源。建设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学生户外素质拓展基地,搭建学生“身心素质拓展平台”。建设职业素质培训中心,编写活动辅助资料等,构建“职业素质拓展平台”,不仅为今后持续推进学生素质提升工程奠定了基础,而且为建立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长效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断加强学工队伍和素质拓展的保障队伍建设,加强科学研究,提升了我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四大平台应用的能力和水平,形成“素质拓展保障机制”。

5、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有序

学校设立了质量管理处,专门负责全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工作,构建了由校企深度合作的教学指挥运行系统、监控系统、评价系统等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施过程中,一是校企共同制订质量标准,做到了“一共二互”,即校企人员共同参与、技术标准互融、制订程序互通;二是校企共同构建指挥运行系统,建设了三级(学校理事会、专业群理事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决策机制,与企业共同制订并实施了《人员互聘双重考核制度》、《教学文件共同论证制度》、《教学质量共同评价制度》等系列制度;三是推行教务处检查员、督导室督导员、院部教学视导员、教学院部教务员、学生信息员、企业人员“六员联动”监控机制,开发了质量监控网络平台,实现即时监控,建立了质量定期通报制度,督促整改;四是实施学生“三通一专”(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专业核心技能)能力测评制度,测评过程中吸纳了行业企业参与;五是建立了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制度,每年定期向上级管理部门和社会发布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信息,并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接受社会监督;六是聘请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对我校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将调查信息反馈并应用于教学过程,促进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6、人才培养质量显着提高

通过骨干校建设,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优化了生源结构,“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入,教师“四大能力”、“五级递进”培养模式顺利推行,实践教学条件大幅改善,学生“4+1”综合素质提升模式全面实施,融“红色文化、区域文化、企业文化”于一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健全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注重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三年来,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保持100%;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学生参加51项国家级大赛236人次获奖,参加50项省级大赛416人次获奖。

7、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学校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十百千万”社会服务工程,形成了学校社会服务工作目标考核与科研绩效考核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8、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

通过骨干校建设,学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显着提高,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显着增强。发挥骨干校辐射带动作用,对口支援院校由2所增加到14所,其中高职院校10所,中职院校4所,联合培养了教师69人,培训培养了对口院校学生327人;通过国家师资培养计划,利用高职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培训了其他高职院校教师451人;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共派遣了专业教师196人出国进修学习;接待了国(境)外兄弟院校领导教师交流16批45人次;接待了国外学生来校学习、培训3批243人次;接待了国内兄弟院校领导老师交流、考察54批290人次,扩大了示范辐射作用。

三年来,学校建设、发展引起了媒体高度关注,学校的改革、建设、发展经验频频被媒体报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等报刊报道了我校办学经验和骨干校建设成果150余次。2010年,学校以坚持“扎根老区、服务老区、建设老区、回报老区”的服务宗旨,积极实施“十百千万”工程,与十县对接、与百村共建、与千企合作、促万户致富,走出了一条“校县对接、校村共建、校企合作”的老区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为由,入选《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十大“年度学校”。

四、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重点引领,带动相关专业共同发展

学校重点建设建筑工程技术、畜牧兽医等7个重点专业,率先取得优质建设成果,成为学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先锋,在重点专业带动下,有效推动了全校所有专业的建设发展。重点专业建立以专业群校企合作理事会、校企合作专业性学院为平台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为其他专业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提供了范本;创新实施的能力递进、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借鉴;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成功案例成为其他专业课程建设的参考;建立“内外结合,共建共享”的“校中厂”、“厂中校”建设方式成为其他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