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规划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规划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acd83d8ba0d4a7302763a57

重点,是教学与生产的统一,是最重要的校园建筑。我们考虑到实训中心具有开放性以及整体可生长性的特点,将实习实训区设在校园基地的西侧,位置相对独立,同中心区分隔开,减少实训噪声对校园的影响;同时此区域紧邻西面繁忙的城市道路,利于向社会开放。实训中心以u型平面为主,建筑结合山地灵活布置。体育运动区位于校园基地的东侧,由田径运动场、体育馆和球场组成,距离学生宿舍区和教学中心区都较近,方便学生使用(图9)。 学生生活区位于校园基地东北侧,考虑到使用者的不同学历和不同层次,采用簇群设计来满足高职学生的实训需求(图10),规划上生活区沿山势灵活布置,依照地形化整为零分成几个台地、多个组团,在生活区与教学区之间则由学生食堂、食堂后勤楼和学生活动中心构成的学生生活设施分隔开来。 3.通透、空灵的建筑造型

为了体现山水田园的校园环境,实现“因地制宜、巧于因借”,规划中对建筑提出“通”“透”的要求,开放空间实现对水面景观的借景。充分考虑场地中的水面景观,结合水面划分校园建设用地、布置校园各功能分区,避免对原有水面的破坏,也使各分区建设用地面积不至于过大,起到建筑体量化整为零的效果。

东莞地处亚热带的岭南地区,气候以湿热多雨为主要特征,岭南地域建筑讲究通透和空灵,强调通风和遮阳。为适应南方气候,我们在设计中采用院落式小进深的建筑形式来组织自然通风,设置架空层并与中庭结合加强通风效果,还运用连廊相互串连、设置休息

观景平台等多种形式,引导气流、降温除湿、改善环境;屋檐出挑深远,提供避雨功能又使立面凹凸有变化;设置遮阳板,既丰富建筑光影效果又改善了建筑室内物理环境。

行政办公楼采取合院式布置,首层中庭中空,造型采用条形窗、竖向的条形玻璃幕墙等元素。主教学楼滨水而建,采用底层架空、架设室外观景梯的方法,利于中心区景观与各功能区间视线的渗透;临湖面设置休息平台,各功能区通过连廊及室外观景平台联系;立面上通过屋檐的出挑,以及标准层外轮廓的变化来打破大体量带来的封闭感。

图书馆临湖而建,是整个校区的空间中心,圆形的建筑体量、底层架空的处理和出挑在水面上的阅览室成为视线焦点。“水上阅览室”采用大悬挑结构,立面上强调丰富的建筑造型、体块组合与穿插效果,与东西延伸的教学楼条形建筑以连廊相连,点线结合,形成校园内主要的对景建筑。

沿环湖景观路布置的实训中心采用与道路尺度相适应的立面处理,利用体块的组合形成雕塑感的建筑界面,纯净的立面风格很好的体现了实训建筑的性格。实训中心底层为大进深空间,为模拟工厂环境需要形成大尺度空间,设计中利用地形的高差形成三个地台,运用体块的错动组合,将其分解成与周边建筑相呼应的尺度,消除了大尺度体量对环境的影响。建筑群首层采用统一的柱廊,造型采用遮阳板形式,形成统一的连续界面,局部运用漆成哑光蓝色的钢构件,体现工业建筑感和高科技感。

三、结语

高职院的专业针对性形成高职院校园的多元发展的形态,将来的发展着眼于丰富性和复杂性,走向形成多中心的网络结构。多元化的校园形态也促进了校园的开放性,高职院的开放性校园形态表现在校园边界、校园建筑形态、教学空间与生产空间、社会空间的互相转换上,将来的发展方向为树立环境育人的学术氛围与职业环境的和谐统一、挖掘原有校园的办学历史、氛围的延续,并积极从社区文化中吸收养分。

经过三年多的建设,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一期工程已经基本完成,二期工程包括体育馆、培训楼等也陆续开始施工,相信随着不断的营建,终将成为一座环境优美、充满人文气息、使用效率高、运行费用低、适应职业教育的厂、社、校一体化的高职院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