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经济管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畜牧业经济管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a9ed732f242336c1eb95ef2

牧区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及工作重点:1、方向:继续以牧为主,农林牧结合,发展多种经营,加强畜牧业基本建设,稳定优质高产地发展畜牧业,使之成为中国畜牧业高商品率的生产基地。2、工作重点:抓好已垦草地的恢复和牧区综合配套建设;通过草地围栏、人工种草、天然草地改良等,推动牧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促进草原生态环境尽快恢复。 半农半牧区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及其工作重点:1、方向: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当前退耕还草是主要工作2、工作重点:第一,把退耕还草和引草入田作为关键措施和恢复草原生态的突破口;第二,把退耕还草与建设高产优质人工草地紧密结合起来;第三,做好种植业结构调整,努力减轻草原压力。

城市郊区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 合理规划畜禽饲养场地;(2)建立生态型畜禽饲养场。 31、畜牧业经营预测的作用?

答:1、正确的宏观预测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对企业长远发展起指导作用;

2、畜牧企业的经营预测是制定经营计划的重要依据; 3、经营预测有利于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2、畜牧业经营预测的内容?

答:1、国民经济和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2、市场需求预测;3、市场占有率预测;

4、技术发展预测;5、产品寿命周期预测;6、资源预测;7、经济效益预测。 33、 畜牧业经营预测的程序?

答:1、确定预测目标;2、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3、选择预测方法;

4、评价预测结果;5、编写预测报告。 34、畜牧业经营预测的种类?

答:1、按预测范围分:行业发展预测;生产要素供应预测;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2、按预测方法分:定性预测;定量预测;综合预测。 3、按预测时间长短分:长期预测;中期预测;短期预测。 35、畜牧业资本的主要作用?

答:1、资本是畜牧业生产单位获取和使用各种生产要素并使其得到合理配置的主要动力;

2、资本的分配和使用是国家对农牧业实行管理的主要工具;

3、资本得而使用效益是商场货币经济条件下畜牧业生产效益的主要表现。 36、畜牧业经营决策的种类(分类)?

答:1、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分: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

2、按决策的重复程度分: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

3、按决策的合乎逻辑程度划分:理性决策、有限理性决策、直觉决策; 4、按决策的可靠程度分:风险性决策、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5、按参与决策的人数多少分类:群体决策、个人决策; 6、按决策的时间分类:长期决策、中期决策、短期决策;

7、按经营决策的原则:可行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民主性决策、应变性

决策;

37、畜牧业经营决策的一般程序?

答:1、确定决策目标;2、拟定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3、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4、执行并跟踪检查方案实施情况。

38、定性决策方法?

答:1.电子会议决策法;2、综合评分法。

39、一个决策问题应具备三个基本要素???论三个基本要素? 答:1、局中人;2、策略;3、结局。 40、畜牧业劳动力的特点?

答:1、劳动对象的特殊性(有生命的动物);2、生产劳动的双重性;

3、舍饲劳动的均衡性;4、劳动产品的阶段性。 41、提高畜牧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

答:1、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变畜牧业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

2、发展畜产品加工业,走牧工商一体化综合发展的路子 3、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促进畜牧业劳动力的合理利用 4、鼓励和帮助畜牧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42、提高我国畜牧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答:1、不断改进畜牧业劳动者的物质技术装备

2、合理利用和逐步改善自然条件

3、不断提高畜牧业劳动者的科技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

4、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措施,调动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充分发挥现有畜牧科技人

员、管理人员的作用;

5、大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走高产、优质、低成本的科学养殖道路; 6、大力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43、畜牧业资本的类型?

答:1、按资本存在的形态划分,可分为货币形态的资本和实物形态的资本;

2、按资本再生产过程中所处阶段可分为生产领域的资本和流通领域的资本。 3、按资本的价值转移方式,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44、畜牧业中资本运动的特点?

答:1、畜牧业中资本的周转周期长,速度慢

2、畜牧业中资本利用的效益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3、畜牧业中资本在循环周转的过程中不完全通过流通过程。 45、目前畜牧业资本的来源? 答:1、

2、 3、

4、吸收信贷资本;5、吸收各方面的直接投资。 46、畜牧业投资应遵循的原则?

答:1、讲求效益;2、因地制宜;3、突出重点。

47、畜牧业科技进步的作用(科技进步对畜牧业发展的作用)? 答:1、可以大大地提高畜产品产量和改善畜产品品质;

2、科技可以提高畜牧业投入产出效率; 3、科技进步可以提高畜牧业的劳动生产率; 4、可以改善资源状况,优化资源配置;

5、可以开拓畜牧业新领域,为畜牧业发展创造无限广阔的前景。

48、提高畜牧业劳动生产率的具体技术重点?

答:1、选育畜禽优良品种,建立和完善良种繁育体系的生物技术;

2、生化制药和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3、饲料加工技术;

4、畜产品加工、储运和保鲜技术; 5、设施畜牧业和工厂化畜牧业技术; 6、信息技术。

49、科技成果转化对策(如何加速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答:1、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和创新,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政府主导型科技成果转化体制;

2、调整和优化科技投入体制,加大畜牧业科技投入力度; 3、依靠技术创新,促进畜牧业科技成果商品化发展; 4、依靠组织创新,推动转化组织模式多元化发展; 5、依靠制度创新,提高畜牧业科技活动效率。 50、畜牧业科技进步实现的主要措施? 答: 1、利用畜牧业科技进步的动力机制;

2、

3、建立新的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 4、健全畜牧业科技进步的保障体系。 51、畜牧业科技进步的动力机制的动力因素有哪些? 答:1、利润目标的追求吸引农牧民采用新技术;

2、农畜产品市场需求的增加与资源的约束呼唤着科技;

3、农畜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变化及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需要科技创新; 4、缓解农畜产品市场国际化对我国市场的冲击需要科技创新。 52、健全农牧业科技进步保障体系的内容?

答:1、制度与组织保障;2、经费保障;3、政策保障。 53、饲料饲草在畜牧业中的作用表现在?

答:1、饲料饲草的数量决定着畜牧业的规模及其发展速度;

2、饲料饲草是决定畜牧业经营成果大小的重要条件; 3、饲料饲草制约畜牧业的生产结构和饲养方式。 54、饲料的分类?

答:1、根据饲料来源分类,分为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微生物饲料、矿物质饲料和人

工合成饲料;

2、根据营养价值分类:分为粗饲料、青绿多汁饲料、精饲料和特殊饲料; 3、根据饲料形态分类:固体饲料、液体饲料、胶体饲料、颗粒及块状饲料; 4、国际饲料分类法,分为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补充料、

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饲料添加剂8大类。

55、国内外开发饲料资源的情况?

答: 1、饲料资源短缺;2、资源分布不平衡;3、优质能量饲料紧缺,糠麸等副产品相对

较多;4、优质蛋白质饲料缺乏,棉、菜籽粕等杂粕相对较多;5、非常规饲料资源丰富;6、饲草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很大前景。

56、饲料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 答:1、增加可利用资源的生产量;

2、利用生物技术育种,培育优质饲料资源; 3、科学加工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

4、充分利用微生物和化学合成,增加创生饲料资源; 5、进一步推广全价配合饲料,提高配方技术水平; 6、合理应用饲料添加剂,增加饲料养分消化利用率;

7、充分利用国际饲料资源,弥补国内饲料资源的不足。 57、发展配合饲料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答:1、饲料工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调整,有利于加速农业产值翻倍,有助

于促成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2、饲料工业的发展支持了养殖业的持续增长,促进了养殖业生产的集约化、商品化和

现代化;

3、发展饲料工业,可促进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 4、发展饲料工业,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 5、发展饲料工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6、发展饲料工业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别。 58、我国配合饲料工业的发展道路和措施? 答:1、实行饲养业和配合饲料工业同时并举;

2、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配合饲料工业体系; 3、加强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4、扩大饲料产品结构;

5、做好饲料资源普查,合理利用饲料资源; 6、引进新技术,采取新工艺装备饲料工业; 7、加强饲料科技队伍建设,重现饲料科学技术研究。 59、畜牧场场地规划与建筑物布局?

答:1、根据功能,畜牧场分为若干区,通常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即生产区(畜舍、饲料加

工、储存、调制等)、管理区、兽医室和病畜隔离区;

2、为节省建筑费用和减少?电距离,达到最短运输,凡属功能相同建筑物应尽量靠近

或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建筑区内;

3、贮粪场应设置在与饲料调制间相反的一侧;

4、为保证畜禽健康,一般都在畜舍外设置运动场,地要平坦、四周设围栏,稍有坡度

有利于排水;

5、各建筑物间距离:同类家畜建筑物间隔30m,不同类家畜建筑物间隔50m。 60、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

答:1、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有:房屋和建筑物;在用的固定资产(如机器机械、仪器仪表、

运输工具、产畜和役畜等);季节性停用、大修理停用和车间内替换使用的机器设备;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固定资产;以融资租赁方式组入的固定资产。

2、不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

用、不需用的机器设备;通过局部轮番大修理实现整体更新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项目交付使用以前的固定资产;已提完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3、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按国家规定应予以淘汰的设备,由企业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