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县妇女儿童发展十年回眸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石柱县妇女儿童发展十年回眸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a46a91ea8114431b90dd84b

十年拼搏跨越发展 妇儿事业成就辉煌

----石柱县妇女儿童事业十年发展回眸

县统计局 谭丙武 王克胜

2010年是全面完成《2001年—201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目标的终期年。十年来,县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坚持“构建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调动全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强措施、添方法、重落实。实现了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发展,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大为改观,基本圆满完成妇儿十年规划目标,为下一个十年规划的顺利起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外部环境翻天覆地

随着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石柱县抢抓机遇,围绕“绿色经济生态强县”和“渝东枢纽门户”建设目标,充分运用自身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切实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十年来,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得到了长足发展,为妇女儿童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动力。

(一)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4.81亿元,十年年均增长15.7%,超过全市水平2.0个百分点以上;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15319元,是2000年的7.4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

1433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5元,分别为2000年的3.0倍、3.6倍,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54.35亿元,是2000年的6.6倍,年均增速高达20.7%。

(二)人口得到有效控制,资源需求压力缓解

2010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53.96万,较2000年增加3.74万人,十年人口累计增长7.45%,大大低于上一个十年的10.96%水平;十年来,计划生育经费由2000年的102万元增加至2010年的2209万元,增长20倍以上;计划生育工作卓有成效,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少生、优生已逐步成为社会的共识和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出生人口得到有效控制并逐年下降,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由2000年的9.30 ‰下降到了2010年的4.72 ‰。人口增长速度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对有限资源的需求压力,为妇儿事业创造了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发展空间。

(三)社会事业全面提升,和谐社会进程加快

石柱县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大对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广大妇女儿童在医疗、卫生保健、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保障质量得到明显加强。2010年,医疗卫生经费投入12853万元,是2000年的近19倍,十年来,全县医疗设施设备质升量增,医疗卫生机构覆盖面扩大,村级卫生点实现全覆盖,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环境大幅改观;我县狠抓妇女儿童保健与疾病控制 ,经费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其中妇幼保健经费由2000年的仅为20万元增长到2010

2

年的394万元,经费增加近19倍。疾病预防控制经费2010年为210.6万元,而2000年仅为35万元,增加超过5倍;教育方面,特别是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000年27.1%上升到了2010年的80.2%,高中阶段学生由2000年的3419人增加至2010年的13200人,增加近3倍,我县教育已由初级教育正向中级教育快速转变;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0年的6.8%下降到了2010年的3.1%,城镇经济单位中女性就业人数增长速度快于男性,城乡医疗保险覆盖面超过90.0%,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全面启动并加速推进。

二、妇儿事业成效显著

十年来,按照《重庆2001-2010年妇女发展规划》和《重庆2001-2010年儿童发展规划》,我县认真组织开展事关妇女儿童发展的各项工作,制定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将妇女儿童规划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领导和督促检查,逐级落实责任,层层抓好落实,取得了可喜成绩。经济、卫生保健、教育、就业与社会保障、妇女参政议政、法律保护等各项事业不断进步,与之相关的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指标稳步提高,社会、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妇女充分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使男女平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领域进一步得到实现;在儿童健康、教育、法律护障、生存环境等全面优化了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一)妇女发展大为改观

1.积极投身经济建设。运用各种积极手段,全面保障妇女平等参与经济决策和建设权利。拓宽妇女就业渠道,提高就业层次,

3

促进妇女职业选择的多样化,保障多元化分配形式中的男女同工同酬,减少贫困妇女数量。2010年城镇单位就业女性人员0.85万人,较2000年增长51.8 %,增速超过男性8.1个百分点。

2.平等参与政治管理。我县通过多种途径扩大妇女民主参与的渠道,注重妇女在基层民主参与中作用的发挥;倡导妇女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保障了妇女与男子平等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权利。2010年,我县的县人大女性代表人数为32人,县政协女性委员为44人,县委、县人大、县政协均有一名以上女领导干部,县管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女性比例达30.2%,明显高于重庆市20.0%的目标。行政村女牧业技术人员配备率达100%,每个村上都配备至少一名以上的女性牧业技术人员,达到重庆市目标。

3.教育层次提升较快。《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指出:国家的人才发展战略要体现男女平等原则,将妇女教育的主要目标纳入国家的教育发展规划。十年来,我县学前教育发展良好,在校在园人数逐年增加。2000年为9532人,2010年为16217人,女性儿童同步增长;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中小学女性适龄儿童受教育人数明显增多;特别是高中教育发展迅猛,200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仅为27.1%,2010年达则达到80.2%。高中阶段学生由2000年的3419人增加至2010年的13200人。女性占比由2000年的 33.3 %提升到了2010年的34.6 %。成人妇女识字水平稳步提高,文盲率进一步降低。2010年我县成人妇女识字率、青壮年妇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