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9ae170fd15abe23492f4d03

第四章 元代后期杂剧

第一节 杂剧中心的南移和逐渐衰落

要点:元朝统一全国后,杂剧开始传播到南方。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杂剧中心转移到临安一带

元英宗至治年间(1321)左右,杂剧演唱会出还在继续,创作渐趋衰微

衰微原因:与原生地逐渐遥远;文人地位的变化;理学观念的影响,剧本体制的局限 第二节 郑光祖 要点:生平与剧作

《倩女离魂》的主题:情与礼的冲突。曲词艳丽流畅,婉转动人 文人剧表达了仕途失意的情绪;历史剧带有民间色彩

郑氏剧作曲词秀丽流转,音调和谐,但思想贫弱,艺术上过于雕琢 精读篇目:《倩女离魂》

第三节 元代后期其他杂剧作家作品

要点:爱情婚姻剧更多地表现文人才子的风流逸事和男女艳情 乔吉的生平与剧作,曲词以华美流丽著称 家庭剧的代表秦简夫,作品多道德色彩 历史剧与杨梓 文人题材剧与宫天挺

精读篇目:《两世姻缘》、《东堂老》、《霍光吞炭》、《范张鸡黍》

第五章 宋元南戏

第一节 南戏的发展及其体制

要点:南戏即南曲戏文,由宋杂剧、唱赚、宋词、民间歌舞戏等综合发展而来,约于两宋之际产生于浙江温州

宋代南戏《张协状元》

元前期南戏的发展,流行曲目,编剧与演出活动 元后期大兴

体制:一、结构形式:一本十多出或几十出;上场引子、定场曲;下场诗。二、音乐形式:一出用多宫调的曲子组成多套曲;一出中不限通押一韵;上场各角色皆可演唱,演唱形式多样;多用南曲,亦用北曲,称“南北合套”;伴奏以鼓板为主;不同地区有多种声腔,如弋阳腔、馀姚腔、海盐腔、昆山腔等。三、角色体制:以生、旦为主,以及净、末、丑、贴。明传奇基本沿用南戏体制

第二节 高明和《琵琶记》

要点:生平思想,仕途坎坷,浓重的封建道德观

33

版本与故事源流

高明对南戏旧作的改编,蔡伯喈与赵五娘的形象特征

艺术成就:结构布局双线并重,文言与口语兼用,意趣深隽,自然流畅;有些片断骈俪过重,开明传奇雕琢之风

《琵琶记》是将民间戏文与文人创作相结合的成功之作 精读篇目:《琵琶记》 第三节 “荆刘拜杀”及其他 要点:《荆钗记》,作者元柯丹丘 《刘知远白兔记》,永嘉书会才人作

《拜月亭》,作者未详,据关汉卿同名剧作改编 《杀狗记》,作者未详,据元杂剧改编 其他南戏作品

第六章 元代散曲

第一节 散曲的兴起和发展

要点:在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流行的俗谣俚曲与女真、蒙古少数民族乐曲相融合,形成了散曲 以仁宗延佑年间为界,可分两个时期;前期质朴、泼辣、浑厚,后期清新、细腻、典雅 又称“乐府”、“清曲”,包括小令和套曲,小令和套曲体制 曲与词的比较:结构形式,音韵,语言,风格 第二节 元代前期散曲作家

要点: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群体,代表是刘秉忠、卢挚、姚燧 杂剧作家、书会才人群体

关汉卿的套曲《一枝花套》(不伏老),思想深刻,比喻生动,语言泼辣;描写恋情的小令纯真泼辣

王和卿《醉中天》(咏大蝴蝶)的象征意义 白朴的抑郁牢骚、男女风情之作

马致远扩大题材,提高艺术境界,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叹世、咏景、恋情之作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南吕一枝花》(不伏老)、《醉中天》(咏大蝴蝶)、《天净沙》(秋思)*

第三节 元代后期散曲作家

要点:张可久生平,抑郁感愤、山林隐逸、写景之作;风格雅正典丽,讲究曲律和音韵 乔吉风格婉丽、构思奇巧俊丽,语言不避俚俗 贯云石和徐再思

34

张养浩的警世、归田之作,语言浅显流畅,感情真朴醇厚,风格以豪放、清逸为主 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构思巧妙,语言犀利 刘时中《正宫·端正好套》(上高监司),以散曲为政论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醉太平》(人皆嫌命窘)、《山坡羊》(潼关怀古)*、《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正宫·端正好套》(上高监司)

第七章 元代诗文

第一节 基本特征

要点:以延佑年间为界分前后两期

前期特征:延续宋金习气,诗人“宗唐得古”,散文宗唐、宋,提出理学和古文合一的观点 后期特征:南北文风融汇,诗文兴盛。元末社会矛盾尖锐,现实性增强 第二节 元前期作家

要点:前期作品多怀念故国、感叹身世、向往田园

前期北文诗文源于金末赵秉文、元好问,风格遒健宏敞,代表作家有王恽、姚燧、刘因 前期南方诗文承袭宋季滔靡之风而稍变之,风格清婉深秀,代表载表元和赵孟頫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白沟》、《观梅有感》、《饮山亭雨后》、《感旧歌者》 第三节 元后期作家

要点:虞集生平,诗坛领袖,提倡宗唐宗宋;诗风清和淡远,声律圆熟。散文多为应酬文字,乃盛世之文。精当圆熟,境趣自生

元诗四大家 王冕生平与创作

杨维桢生平与创作,“铁崖体”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挽文山丞相》、《白梅》、《题苏武牧羊图》、《鸿门会》

第八章 宋元话本

第一节 宋元说话及话本概况

要点:话本是说话人演讲故事的底本,是与民间说话伎艺有关的一种文学形式 唐代说话艺术,敦煌藏唐五代话本

宋、元说话伎艺。现存宋元话本;小说与讲史 第二节 宋元小说

要点:多从现实生活取材,形式短小精悍,内容新鲜活泼 现存宋元小说概况。爱情婚姻题材、公案题材 语言通俗生动,标志着白话文体的正式出现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错斩崔宁》、《碾玉观音》、《快嘴李翠莲记》、《简帖和尚》

35

第三节 宋元讲史

要点:一般结构散乱,人物性格模糊,故事、情节前后不连贯,语言文白夹杂

现存宋元讲史话本:《宣和遗事》、《薛仁贵征辽事略》、《全相平话五种》、《三国志评话》等,文字平实质朴,叙事简略粗率

阅读篇目:《宣和遗事》、《三国志评话》

第七编 明代文学

概 说

要点:明代社会、思想文化特点及对文学的影响,以嘉靖为界分前后两期,都以小说、戏曲成就最突出,诗文以公安派为主

第一章 《三国演义》

第一节 章回小说的产生及其形式特点

要点:章回小说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元讲史话本有分节讲述和每节以题目标示内容的特点,这是章回小说分章叙事、标明回目的形式的起源。元末明初出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等讲史小说初具章回小说的特点;至明嘉靖、万历时期,《金瓶梅》、《西游记》的出现,章回小说的形式更加成熟

第二节 《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及其作者

要点:《三国演义》从故事产生到成书,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西晋初陈寿的《三国志》及南朝时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宋元时期讲史话本《三分事略》、《全相三国志平话》及杂剧中的三国故事剧。罗贯中在此基础上编成我国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经清初毛宗岗改定为《三国志演义》,通行本作《三国演义》

罗贯中生平

第三节 《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

要点:此书主要描写汉末至晋初魏、蜀、吴三国在政治、军事、外交上的斗争,以及中斗争中出现的各类人物的活动。作品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与丑恶,寄托了明君贤相和渴望天下安定统一的政治理想,具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三国演义》在思想上还突出赞美了封建时代忠义等伦理道德观念。

第四节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形象

要点:中心人物是蜀汉集团中的诸葛亮,与全书明君贤相的政治理想和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是一致的。在作品中,诸葛亮被塑造成政治抱负远大、节操忠贞、才能超世、德才兼备的完人,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其他主要人物还有曹操、刘、关、张等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