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3第1-3知识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化学选修3第1-3知识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9aac726a5e9856a56126093

(引入)水中的H-O键断开需要吸收能量,因为要破坏化学键这种作用力。 液体水变为气态水,需要吸收热量,但是水中的化学键破坏了吗?没有。 但是肯定也是克服了某种作用力,是什么呢?

(概念)分子内有化学键,分子间有作用力――范德华力。 特点:1、比较弱,比化学键少1~2个能级。 2、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阅读)教材P49的表2-3,理解1

“学与问”理解2

(引入)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小,但熔沸点却不低。(与Cl2,CO2比较),为什么呢? 分子间作用力除了范德华力还有一种――氢键。

氢键:有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与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例如H2O中的H与O)

H-O-H??O-H 可能形成缔合分子。

水结冰后,形成较多的氢键,分子间的孔隙增大,密度变小。同体积水变成冰后体积会增大。(冰浮在水面上,石头的破裂,树木的防冻) (看图)P50的图2-33和2-34

氢键的分类:分子间:H2O,HF,NH3,对羟基苯甲醛(沸点高) 分子内:邻羟基苯甲醛。(沸点低) (作业)教材课后1,4,5,6 《同步》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第一课时)

Cl2、HCl、CO2、H2O的电子式

一、 极性键:不同原子形成,电子对发生偏移

非极性键:相同原子形成,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极性分子:正电性中心和负电性中心不重合 HCl,H2O,NH3,CH2Cl2(模型) 非极性分子:正电性中心和负电性中心重合 Cl2,CO2,BF3,CH4,CCl4 二、分子间有作用力――范德华力。

特点:1、比较弱,比化学键少1~2个能级。 2、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2、知道“相似相溶”规则的实际应用。

3、运用分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4、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角度解释分子的某些性质,并预测某些性质。 教学难点: 1、手性分子

2、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教学安排:

(评讲)课后习题1,4,5,6

(引入)物质的溶解度和什么有关系?温度,压强??

还有溶质与溶剂的极性,氢键的形成,结构的相似性以及互相反应的因素有关。

1、溶质与溶剂的极性

相似相溶――经验性规律

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例如:I2易溶于苯、CCl4 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例如:氨气易溶于水 2、氢键的影响

存在氢键,则氢键的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例如:乙醇溶于水 3、分子结构的相似性

溶质和溶剂结构相似溶解度会较大。例如:乙醇与水和戊醇与水。 4、发生反应

发生反应,增大溶解度。例如:氨气溶于水,氯气溶于水,溶于NaOH溶液 (模型)给出两个互为镜像的分子结构模型。

体会互为镜像、不能重叠的意义,找出有镜像分子的结构特点。

手性异构体: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的一对分子,不能在空间重叠,但互为镜像。

手性分子:具有手性异构体的分子。

结构特点:C原子连接四个不相同的基团,就可以形成手性分子。 (阅读)手性分子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手性合成。 (重点)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羧酸的酸性体现在:-COOH上的-OH上的H

同理,无机含氧酸的酸性也是由-OH上的H决定的

(举例)1、硝酸和硫酸的结构表明,酸中的氢来自与-OH电离出来的H+ 2、硫酸酸性>亚硫酸酸性 硝酸酸性>亚硝酸酸性

说明:对于同一种元素的含氧酸来说,化合价越高,酸性越强 分析:含氧酸通式 (HO)mROn H2SO3 (HO)2SO

H2SO4 (HO)2SO2

n值越大,R的正电性越高,HO中O的电子向R偏移,越易电离出H+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第一课时) 四、溶解度

1、溶质与溶剂的极性 2、氢键的影响 3、分子结构的相似性 4、发生反应 六、无机含氧酸的酸性(越易电离出H+的酸性越强) (HO)mROn

n值越大,R的正电性越高,HO中O的电子向R偏移,越易电离出H+ (作业)P59的1~9 教学后记:

第三章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教学目标:

1、掌握晶体与非晶体的性质差别和结构上的本质区别; 2、掌握晶体、晶胞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1、晶胞的结构;

2、晶胞与晶体的关系;

3、晶体与非晶体的性质和本质区别。 教学安排:

(引入)教材彩图:金刚石结构(晶胞)、冰花、钻石,自然界中多种矿石的组成。 (感想)奇妙、漂亮、规则??

(要点)物质 大多数是固体 晶体 基本单元为晶胞 分子晶体 非晶体 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金属晶体 性质:熔点、密度、硬度、延展性、溶解性?? (概念)晶体与非晶体(玻璃态)的差别:

1、自范性: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自发指自动发生(在一定条件下)。 例:水晶球剖开后的结构,外层玛瑙(快速冷却),内层水晶(缓慢冷却) 得到晶体的方法:(1)熔融态物质凝固。

(2)气态物质冷却直接凝固。(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常用) (分析)晶体具有自范性的原因本质上应从结构特点来解释

2、微观结构: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 (拓展)结构引发的性质:强度、导热性、光学性质?? 3、各向异性:反映了晶体内部质点排列的有序性。 (应用)判断晶体、非晶体的方法:

1、测量熔点:晶体有固定熔点,非晶体无固定熔点。

2、最可靠的科学方法:X-射线衍射实验(各项异性)

(引入)晶体的微观结构既然是周期性高度有序的,那么就可以研究和表示出来。 (模型)晶胞模型。

晶胞: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蜂巢和蜂室的关系。 重点:1、晶胞是平行六面体。

2、晶体是大量晶胞“无隙并置”(没有间隙,并行排列)形成的。 (模型演示或图解)

3、晶胞中原子的计算。顶角为1/8,棱(边)为1/4,面为1/2。 (用图解释数据),习题加强理解记忆。 (练习)“学与问” 习题

(小结)五一假期作业情况。 姓名

作业名称 评析 得分

天然药物化学家-朱任宏 字数内容均符合、排版较好

刘长庚 陈健伟

中国化学家-侯德榜

字数内容均符合、排版基本符合 75

刘嘉欣 陈佩珊 化学史

题目与内容不太符合、排版较好 75

梁健东 梁伟程 化学史

题目与内容不太符合、排版基本符合 70

梁兆华 马建升

化学家

字数太多、主题不够突出 65

张舒明 何锦聪 化学的历史发展

内容字数均符合、排版较好 80

何嘉尧 雅可比

内容字数符合、排版不够得当 70 何家诚 两次争论 非word文档

盘洁霞 黄建禧

化学史

内容字数符合、排版不够得当、但有“个人感受”,很好! 90

梁凤琼 梁伟汉

1、开创化学发展新纪元的拉瓦锡 2、苯的发现者—法拉第 1、字数太多、排版较好

2、字数内容符合、排版较好 75

85

黎智辉 卢嘉铭 卤族元素发现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