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2)(有答案)(已审阅)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人教版)2019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2)(有答案)(已审阅)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8dab2f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e8

//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验

一、选择题。(各3分,共4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氾水(fàn) 栖息(qī) 游说(shuǒ) 跌宕多姿(dàng) ....B.会稽(jǐ) 官宦(huàn) 更改(gèng) 摇曳生姿(yè) ....C.昳丽(yì) 窥视(kuǐ) 讽谏(jiàn) 寝食不安(qǐn) ....D.唾弃(tuò) 翁媪(ǎo) 沟壑(huò) 恃才傲物(shì) ....2.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共其乏困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因击沛公于坐 B 秦伯说,与郑人盟 失其所与,不知 距关,毋内诸侯 C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要项伯 D 沛公起如厕 令将军与臣有郤 趣舍万殊,静噪不同 3.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计未定(主意) 窃计欲亡走燕(打算) 廉颇蔺相如计曰(商量,商议) ...B 故幸来告良(所以) 故遣将守关者(特意)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 ...C 宁许以负秦曲(辜负) 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肉袒负荆(背负) ...D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则幸得脱矣(幸好,幸而) 大王亦幸赦臣 (侥幸)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沛公居山东时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形式与“吾得兄事之”中的“兄”不相同的一项是 A常以身翼蔽沛公 B沛公已去,间至军 C沛公军霸上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6.下列句子属状语后置的一句是( )

A此天子气也 B毋从俱死也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将军战河北 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活用情况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宁许以负秦曲 安能屈豪杰之流 ...B卒廷见相如 吾得兄事之 秋水时至 ...

C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常以身翼蔽沛公 ....D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且庸人尚羞之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8.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9.与“项伯杀人,臣活之”的“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以愚黔首 B.会盟而谋弱秦 C.常以身翼蔽沛公 D.外连衡而斗诸侯 ....10.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

A.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B. 赵氏求救于齐

C.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 D.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11.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晋国的军队在函陵。

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壮年的时候,尚且赶不上别人。

C.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而郑国要是灭亡了,对您的儿子也会有不利啊! D.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讨厌的呢? 12.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1)顷之,烟焰张天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6)臣请入,与之同命 (7)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 (8)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9)怅恨久之 (10)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A.(1)(9)/(2)(10)/(3)(5)/(4)/(6)(7)(8) B.(1)(3)/(2)/(4)(5)/(7)(10)/(6)(8)(9) C.(1)(9)/(2)/ (3)(5)/(4)(6)(10)/(7)(8) D.(1)(3)/(2)(10)/(5)(8)/(4)(6)/(7)(9) 1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1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 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计策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D.“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前四史”则指“二十四史”中的《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二、阅读《垓下之围》片段,完成15--21题。(共24分)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

//

//

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注:①檥(yǐ倚):整船靠岸。②面之:跟项王面对面。吕马童原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回过头来看见他,二人才正面相对。

(节选自《语文读本》)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垓下 壁:筑壁垒 .B.持短兵接战 兵:兵器 .C.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受 .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购:购买 .

16.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C.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D.我何面目见之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B.①汉军至,无以渡 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C.①骓不逝兮可奈何 ②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D.①乃令骑皆下马步行 ②乃自刎而死 ..18.从分句间关系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B.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也 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D.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19.下面诗词是后人对项羽的评价,对其表示同情肯定的两项是 ( )

①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 ②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 ③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 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在刘邦及诸侯的军营四面唱起楚歌,同时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悲剧。

B.项羽之所以乌江拒渡,是因为觉得没有脸面见江东父老。

//

//

C.节选的内容主要写了垓下之围和乌江拒渡,都表现了项羽在末路中的英雄本色。 D.垓下之围渲染悲剧气氛,乌江自刎精雕细刻神态,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 21.翻译画线句子(各3分)

(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2)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三、阅读下边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4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5分)

四、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各2分,共10分)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所以谴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五、补写出下面诗句中的空缺部分。(15分)

1. ,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

2. ,抱布贸丝。匪来贸丝,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子无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