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陵山文化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马陵山文化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8789d70a417866fb84a8e5e

第五章文化遗产

一、黑龙潭

马陵山中有两个大涧,北涧在马陵古道北段,又叫“独龙涧”或“庞涓沟”。 南涧在山的南段,因是东西走向,又叫“横涧”,传说是古人隐居求仙的去处。清代诗人屈复在其《南涧中作》一诗中写到:“青溪从东来,荡漾成深涧。涧深溪增波,涧高山嵯峨。溪尽山不尽,隔岭听樵歌。歌声落明霞,散作涧上花。采之万盈掬,旋被白云遮。去寒飞不起,半在龙潭里。”黑龙潭就在南涧的东端底部。

马陵山南段地区年降水量平均可达900mm以上,马陵山汇集了大量降水,西南涧几乎成了唯一出口,来自北、东、南三面的山洪,首先奔注潭中,在潭中如车轮旋转,然后出潭入涧。由于马陵山通体向斜成山,岩石较为坚硬,强烈的流水侵蚀、下切和搬运,潭越来越大,涧越来越深,其上终日水雾缭绕,传说有黑龙在这里架雾而去,腾云而来,故曰“黑龙潭”。黑龙潭水域面积3平方公里,水质清澈。黑龙潭有一个流水冲击形成的山涧,因为取其形似而称之\小三峡\,这里常年水流,景色宜人。

山涧之上有一石洞,名为

由吾洞,又名仙洞云壑。洞内有石床、石刻壁画,道家佛像、海水、龟龙水兽以及凤鸟云纹等图案,清晰可辨,栩栩如生。经考证形成于隋唐时期。其西侧有一较大的石室,长方形约20平方米,相传系由吾道人的厨房和储藏室。据《郯城县志》记载:由吾道人是琅琊人。另据《康熙海洲志》载,由吾道人为北齐时期人(公元560年),少为道士,隋开皇初年授封于沭阳县公,卒年85岁。据传由吾道人弃官后在此洞隐居20余年方得正果。故此,由吾仙洞成为历代旅游胜地。

细石器遗址主要分布在黑龙潭南侧,大涧沟以北地带,以及白鸡窝等处。该遗址于1982年10月发现,中科院考古所山东队和临沂文物处在1984年10月对该地点进行发掘。出土遗物有雕刻器、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等,并伴有皮毛犀、象、牛等类化石。细石器时代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向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过渡阶段。该地点于

37

1990年4月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6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黑龙潭西南处有周谷城教授题词:“古马陵道”石碑一座,每年吸引不少游人观光。

二、望海楼

望海楼位于大尚庄村东南约2.5公里的山顶上,是一座高大的石峰,巨石错叠,形如石楼。据传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出访郯国时,曾与郯国国君郯子到此登楼望海,并载入史志。公元前525年,孔子周游列国来到郯城,登此石楼望海,以此得名。登石楼望海,一轮红日从东海喷薄而出,霞光万道,瑞气千条,山光水秀,雾霭茫茫,云海相接幽然迷人,故有“海楼朝霞”之胜景。石楼峰顶高凹不平,南北长约数十米,东西宽约十几米,从北面看,状如睡狮。巨石屹立峰顶,人工一漏斗形深洞,犹如张嘴之狮头,使人望而生畏。从南面上,斜坡渐缓,尾形似卧虎,周围似独轮车压之槽沟,还有两个脚印坑,石楼顶部,有的石如方桌,菱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纵横交错,天工之赋,决非人工所为。

“海楼朝霞”巍然屹立,历代诗人前往游览都有诗文载入史志。清康熙时人屈复诗日:“半壁云开海宇清,石楼峰外日初红。岚光浮动朝蓬岛,霞气飞来过赤城。不辨青红熔晓色,安知山水有真情。每登绝顶空搔首,欲驾天风破浪行”。 清乾隆十三年太戊辰科进士王恒到此游览,赋\海楼云影\七律一首:\山峰削壁壁成楼,楼势穿云最上头,人去海天波渺渺,山街人影日悠悠,烟明九点乾坤静,翠挹三山晓夜浮。似为餮霞凌绝顶,乘风疑是在瀛州\。

望海楼东南30米处有一块较平坦的高台地,原有一座庙宇,称\大奶奶庙\,每年在古历3月15日和4月初8日两次逢庙会,南起望海楼,北至黑龙潭,约有2.5公里,四面八方的人云集于此,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望海楼的南侧有一大片红石海,山石本身就是红色的,层层叠叠,每当夕阳时分,霞光映在红石的上面,如同一大片红色的海洋,分外迷人。

38

望海楼

三、马陵古战场遗址

马陵古道南起孙家塘,北到九道湾,全程达40余公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马陵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公元前341年,魏国大将庞涓率兵攻打韩国,韩国求助于齐国,齐国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直攻魏国国都大梁。面对兵力强大的魏国,孙膑采用“减灶法”造成败退的假象,诱庞涓入马陵古道,大破魏国十万大军,将庞涓射杀于马陵。这就是史上有名的“马陵之战”。

众多的传说和出土的古代兵器作证,让这座并不高大的山峰充

39

满了传奇。

“马陵之战”最早记载于《 战国策》 和《史记》,但这两部书只是描述了“马陵之战”的大体过程,并未明说马陵在何处。清乾隆年间修的《沂州志》载:“马陵山在州东九十里,与郯城接,状如奔马,直抵宿迁??魏伐齐,孙子胜庞涓于此。”

现在郯城马陵山一带有很多地名、村名都与齐魏马陵之战有关,大战中,庞涓在古寨口北中箭,挂箭北逃,至独龙涧卸掉盔甲,起下箭。复向北逃途中,最后死于莒县。“射子”(今称“社子”)、挂箭区、卸甲营由此得名。独龙涧还有庞涓两次上马的上马石。另外还有庞涓被围的庞涓沟,古寨、马陵道、跑马岭、恨谷崖等地名。

马陵古道旁,村里老人给游客讲着千古往事。

在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膑兵法》中,关于马陵之战地势地形论述的佐证,加之郯城马陵山出土的大量战国时期的兵器,这使得齐魏马陵之战发生在郯城成为目前最有说服力的结论。1993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军事通史》,就将齐魏马陵之战决战场定在了马陵山。

多年来,马陵山沿线相继出土了大量的战国时期的文物证据。这些文物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兵器与锅灶炕,二是墓葬。1958年,在修黑龙潭水库时,出土了400—500枚铜箭头,孙塘村出土了铜箭头200余枚。1972年修跑马岭水库时,挖出数百个锅灶炕和若干枚三棱铜箭头,以后在清泉寺又出土了几十个锅灶炕和数千枚铜箭头、三棱式铜簇,并在大尚庄出土一把完整的青铜剑,卸甲营村出土一柄断剑,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