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上学期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1-2单元)(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6-2017学年上学期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1-2单元)(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7fa97d8192e45361166f5d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正确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原子,错误; B、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错误; C、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错误; D、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正确; 故选D.

【点评】明确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会判断阴离子、阳离子或原子是解答本题关键.

10.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 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

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

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A、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分析判断.

B、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C、根据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解答;

D、根据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

【解答】解: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和e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4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e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化学符号为Mg2+,故选项说法正确.

D、图中d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1.下列符号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 A.2H+ B.2H C.H2 D.2H2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解答】解: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2.下列仪器,既能做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是( ) A.烧杯 B.集气瓶 C.锥形瓶 D.试管 【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

【分析】试管可以直接加热,又可以做少量药品的反应容器.烧杯不可直接加热;量筒和集气瓶不能加热.

【解答】解:A、烧杯可以作反应容器,但不能直接加热,故A错误; B、集气瓶不能加热,故B错误;

C、锥形瓶不能加热,能作反应容器,故C错误;

D、试管可以直接加热,又可以做少量药品的反应容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常见仪器的作用,同学们一定要了然于心.

13.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

B.

闻药品的气味

C.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4.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③带负电荷 ④不显电性 ⑤不能再分

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 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 B.②⑦ C.③④ D.②⑥⑦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分析】根据原子核的组成和特点来考虑本题.

【解答】解: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正电荷,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几万分之一,但却集中了整个原子的主要质量,因为电子质量太小了,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基本粒子是质子和中子.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原子核的认识,知道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情况. 15.用“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分析】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因此在判断是否为化合物前首先要确定为纯净物;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而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确定为纯净物后,再判断分子是否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

【解答】解:A、图中有两种分子,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表示物质为混合物;故A不正确;

B、图中有1种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而该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图所示物质是化合物;故B正确;

C、图中4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而该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图所示物质是单质;故C不正确;

D、图中有两种分子,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混合物,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分子同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

16.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氢气+氧气水 B.锌+盐酸→氢气+氯化锌 C.过氧化氢水+氧气 D.铝+氧气氧化铝 【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分解反应的概念进行分析,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另外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解答】解:A、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 D、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类型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反应的特征进行.

17.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 A.O2 B.Mg2+ C.H D.2N 【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A、该符号是氧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Mg2+是镁离子符号,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