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7a18edbdf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b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知识与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三角形的特性(1) 备课教师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能力 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过程与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也十分广泛,学生学习时并不陌生。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找出各种类型的三角形的高。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直观演示 教学手段 课时 课型 第1课时 新授课 设计意图 及修改意见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找出户图中的三角形。 2、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请你画出一个三角形。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组织交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引导:大家对三角形的特征达成了一致的看法。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 (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或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3)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 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5)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阅读课本:课本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 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出示教材第61页上的三角形。提问:这是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吗?在这个三角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的底和高吗? P61做一做 4、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例3:用3根小棒摆三角形,用4根小棒摆四边形,看看各能摆出几个?(小棒的长度都一样。)你发现了什么? 三、实验解疑,探索特性 1、 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第62页插图:图中哪儿有三角形?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它具有什么特性? 2、实验解疑。 下面,请大家都来做一个实验。 学生拿出预先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学具,分小组实验:拉一拉学具,有什么发现? 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四、巩固运用,提高认识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五1、2、3题。 五、总结评价,质疑问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对三角形有了哪些进一步的认识?还有什么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板书设计 目 标 达成度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缺 点 及打算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特性(2)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备课教师 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并运用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经历用纸条摆三角形来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的过程,体验实验发现、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方法 情感态在学习过程中,沟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度与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问题的策略意识,发散思维。 值观 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也十分广泛,学生学习时并不陌生。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引导发现 教学手段 课时 课型 第2课时 新授课 设计意图 教 学 过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