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淀粉厂废水处理毕业设计方案说明书计算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某淀粉厂废水处理毕业设计方案说明书计算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7979ae8d8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a

据上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两者之间的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可分为:一段(级)处理流程,二段(级)处理流程, 多段(级)处理流程。

其中一段(级)处理流程最为常见,其处理流程见图6。

原污水 初次 接触 二次处理水沉淀池氧化池沉淀池污泥图6 特点:

a使用多种型式的填料,有利于氧的转移,溶解氧充沛,生物膜上能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与食物链,无污泥膨胀之虑;

b填料表面全为生物膜所布满,形成了呈立体结构的密集的生物网,能够有效提高净化效果;

c生物膜上能保持较高浓度活性生物量,有机负荷率高,处理效率较高,有利于缩小池容,减少占地面积;

d对冲击负荷有较强适应能力,操作简单,运行方便,易于维护管理,勿需污泥回流,污泥生成量少,易于沉淀;

e运行得当还可以脱氮。

缺点: 设计或运行不当,填料可能堵塞。此外,布水、曝气不易均匀,可能在局部

9

出现死角。

(四)厌氧处理工艺选择

近年来,厌氧处理技术得到很快发展,常用的先进技术有厌氧接触工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和厌氧过滤器。

厌氧接触法属于传统厌氧消化技术的发展。它采用完全混合式消化反应器,适合于处理含悬浮固体很高的废水,预处理要求低,一需要设置池内完全混合搅拌,池外还要设消化液沉淀池。其处理效率比传统厌氧消化技术有提高,但中温消化时容积负荷只有1.0—3.0 kgCOD/(m3·d),其水力停留时间仍然较长,要求的消化池容积大。本设计处理对象为较好生化处理的废水。为提高处理效率,节省工程投资和占地,因此不宜采用厌氧接触法。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属采用了滞留型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在底部有污泥床,依据进水与污泥的高效接触提供高的去除率,依靠顶部的三相分离器,进行气、液、固分离,能使污泥维持在污泥床内而很少流失。因而生物污泥停留时间长,处理效率高,适合于处理较易生化降解,CODCr和SS浓度均较高的废水(一般要求进水SS不大于4000mg/L)。常温条件下对于较易生物降解有机废水,容积负荷可达4—8kgCOD/(m3·d)。 厌氧过滤器采用附着型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在反应器内充填一部填料,使生物污泥附着在填料上生长,不易随出水流失,且填料对于改善水流均匀性有益,并起到—定过滤截留作用。但反应器内填料易发生堵塞现象,因此不适合处理有机物浓度过高的废水,且要求进水SS浓度应较低,—般要求SS<200mg/L。尽管厌氧过滤器抗冲击负荷能力大,处理效率亦高,但不适合本次设计进水水质(SS浓度较高)。

综合以上分析,结合类似工程资料,本设计厌氧处理装置采用UASB。

(五)好氧处理工艺选择

有机废水经厌氧处理,出水的BOD5/CODCr会降低,出水可生化性较原污水差。采用一般好氧生物处理方法(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处理厌氧处理出水,其CODCr去除率约只有60%,而处理同等浓度的原有机废水,CODCr可达80%。尽管采用生物膜法处理效果可能会稍好,但难以适应BOD5大于250mg/L的来水。近年来开发了一些处理此类废水(进水浓度较高,可生化性较差,不易生化降解)的工艺技术,如A-B法活性污

10

泥工艺、氧化沟活性污泥法、SBR法等。这些方法均能对不易生化降解有机废水或厌氧处理出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以上三种方法中,SBR法具有特别显著的特点:首先由于采用间歇运行,运行周期每一阶段有适应基质特征的优势菌群存在;污泥不断内循环,排泥量少,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长;沉淀和排水时水流处于静止状态,故处理效果优于一般活性污泥法。其次由于进水、曝气、沉淀、排水等工序在一个池内进行,省去了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设施,故而其工程投资和占地面积均小于一般活性污泥法。

综合以上分析,本设计好氧处理采用SBR工艺。 工艺流程见图7。

沼气预曝沉淀池废水格栅调节沉淀UASBSBR出水集泥井污泥浓缩污泥脱水泥饼图7 工艺流程图

六、污泥处理方案的确定

(一)污泥浓缩、脱水方式选择

污水处理厂沉淀池的排泥水含固率一般仅为0.2%—1.0%,需经浓缩后缩小污泥体积,再将浓缩后的污泥送往后续工艺进行污泥脱水,通常要求浓缩污泥的含固率达到3%左右,以满足污泥脱水机械高效率地进行污泥脱水的需要。

常用的污泥浓缩、脱水方式有重力浓缩、机械脱水和机械浓缩、机械脱水两种。重力浓缩本质上是一种沉淀工艺,属于压缩沉淀。浓缩前由于污泥浓度较高,颗粒间彼此接触支撑。浓缩开始后,在上层颗料的重力作用下,下层颗料间隙中的水被挤出界面,

11

颗料间相互拥挤的得更加紧密。通过这种拥挤和压缩过程,污泥浓度进一步提高,从而实现污泥浓缩。重力浓缩、机械脱水方式的优点是减少了需脱水污泥的体积,有效减少脱水机数量,设备投资大大节省,降低电耗,脱水污泥浓度较均匀,使脱水机运行稳定;其缺点是需建浓缩池,土建费用较高,占地面积较大。而机械浓缩、机械脱水方式恰好相反,可取消浓缩池,节省占地面积,减少土建费用,但由于需脱水泥量大,浓度低且不均匀,致使浓缩脱水设备处理能力下降,数量增多,因而设备费用大大提高,电耗增大,且泥饼含固率不稳定。

综上所述,重力浓缩、机械脱水方式技术上优于机械浓缩、机械脱水方式,重力浓缩、机械脱水方式虽土建费用较高,但设备费用较低,总费用低于机械浓缩、机械脱水方式,因此本设计采用重力浓缩、机械脱水方式。

(二)污泥脱水方式的基本构造及特点

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机械,目前主要采用的有带式压滤机、板框自动压滤机和离心脱水机三种类型,三类污泥脱水机械的基本特点分别简述如下:

1.带式压滤机

带式压滤机是由上下两条张紧的滤带夹着污泥层,从一连串按规律排列的辊筒中呈“S”型弯曲经过。靠滤带本身的张力形成对污泥层的压榨力或剪切力,把污泥层中的毛细水挤压出来,获得含固率较高的泥饼,从而实现污泥脱水。带式压滤机的处理能力取决于脱水机的带速和滤带张力以及污泥的脱水性能,而带速张力又取决于所要求的脱水效果。如果进泥量太大或固体负荷太高,将降低脱水效果。国产带式脱水机处理能力一般较小,污泥固体负荷仅为150—250kg/m·h,进口优质带式脱水机处理能力可达250—400 kg/m·h。

不同种类的污泥要求不同的工作状态,实际运行中,应根据进泥泥质的变化,随时调整脱水机的工作状态,主要包括带速的控制,带张力的调节。

2.板框自动压滤机

板框自动压滤机是间隙操作的加压过滤设备,广泛用于制糖、制药、化工、染料、冶金、洗煤、食品和水处理等部门,以压滤形式进行固体与液体的分离。它是对物料适应性较广的一种大、中型分离机械设备。

板框自动压滤机过滤机构由滤板压缩板、橡胶隔膜等组成。滤板采用增强聚丙烯模压而成,强度高、重量轻,机架全部为高强度的钢焊接件,采用液压装置仟为压紧、松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