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金东方高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7-2018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金东方高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77db2a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5

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 【分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在难以区分是时间还是时刻时,可以通过时间轴来进行区分.

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位移的大小等于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与运动的路线无关.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

【解答】解:A、“21点10分”对应一个点,是时刻,“90分钟”对应一个线段,表示“时间”故A正确;

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位移是0,路程是周长,故B错误;

C、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属于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只要运动其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故C正确;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不能看成质点,否则没有姿态可言,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对于物理中的基本概念要理解其本质不同,如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

12.(4分)2016年10月,金东方高中举行了秋季运动会,同学们展现了金高学子良好的精神面貌,其中,有关下列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高一男子200米比赛中,某同学以25秒的成绩获得冠军,则他的平均速度大小为8 m/s

B.高一男子100米年级记录为11.5s,其中11.5s为时间

C.高一女子实心球年级记录为9.69m,其中9.69m为实心球出手后的位移大小

第13页(共18页)

D.百米冲刺时,运动员的速度变化率很小

【分析】同学的路程为s=200m,但位移x不是200m的时间为t=25s,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可求出平均速度大小.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位移是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

【解答】解:A、由于运动场的跑道没有200m的直道,所以200m只是路程,不是位移,所以平均速度也不是:=

=8m/s。故A错误;

B、高一男子100米年级记录为11.5s,其中11.5s为时间段,故B正确; C、实心球出手后的位移是从抛出时手的位置到落点的有向线段,而实心球的成绩是从地面上规定的起点到实心球的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二者不能等同。故C错误;

D、百米冲刺时,运动员几乎以最快的速度、几乎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速度变化率很小。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的物理概念,设置了好多陷阱,不能被迷惑,要严格对照平均速度、位移、时间与时刻等定义求解.

二、实验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13.(10分)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1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第14页(共18页)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下列选项中:A.时间间隔 B.位移 C.平均速度 D.瞬时速度

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 ,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是 B ,通过计算能得到的物理量是 CD .

(2)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没有标出.

(3)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隔0.1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

vB vC 0.479 vD vE vF 0.721 数值(m/s) (4)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如图2的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分析】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电源频率是50Hz,相邻计时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能够熟练使用打点计时器便能正确解答该题;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记数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

用描点法作出v﹣t图象,求出斜率即为加速度大小.

【解答】解:(1)打点纸带上任意相邻的点间的时间间隔与交变电流的周期相同, 所以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时间间隔,利用刻度尺测量的是长度,计

第15页(共18页)

算出的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2)由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打点周期为0.02 s,所以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某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vB=vD=vE=

===

×10﹣2 m/s=0.400 m/s; ×10﹣2 m/s=0.560 m/s; ×102 m/s=0.640 m/s;

(4)利用得到的各点瞬时速度进行描点连线,不在直线上的点要分居直线两侧.

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A,B,CD;(2)4;(3)0.400,0.560,0.640;(4)如上图所示. 【点评】对于基本实验仪器不光要了解其工作原理,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实际操作,达到熟练使用的程度;

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三、计算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14.(14分)子弹击中木板时速度为800m/s,经过0.02s穿出木板,穿出木板时的速度为300m/s,则子弹穿过木板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 【分析】明确初末速度,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即可求得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答】解:令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已知v1=800m/s v2=300m/s t=0.02s 设速度变化量为v,加速度为a,对子弹射穿木板过程中加速度为:a=

第16页(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