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9年广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7776a5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b

5.【答案】 A

【考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A.导线与灵敏电流计相连,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灵敏电流计发生偏转,说明了电磁感线现象,A符合题意;

B.导线内通以电流后,放在其周围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B不符合题意; C.两磁铁悬挂起来,当同名磁极相对时,相互排斥;当异名磁极相对时,相互吸引,C不符合题意; D.导体棒与电源相连,当通以电流时由于受磁场力的作用,导体棒会发生运动,故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是制成电动机. 6.【答案】 D

【考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在塑料绳上捋几下,手与塑料绳反复摩擦,使塑料绳带上了同种电荷,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细丝会张开;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解答. 7.【答案】 C

【考点】功率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已知AB=BC,根据W=Gh可知,物体在AB段和BC段做的功相等,即W1=W2; 由于小球在自由下落时做加速运动, 根据v=

得t=

可知,小球在BC段运动的时间短,

可知,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功率小于BC段重力做功功率,即P1<P2 .

根据公式P=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W=Gh可知这两段物体做的功大关系;因小球在加速下落,所以根据速度公式可知经过相同路程的时间关系,再根据功率公式P=8.【答案】 D

【考点】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种类,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

得出它们的功率关系.

【分析】①当一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在两物体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它们之间相对滑动的现象,

谓之“滑动摩擦”.当物体间有相对滑动时的滑动摩擦称动摩擦.当物体间有滑动趋势而尚未滑动时的滑动摩擦称为静摩擦.

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跟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

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④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解答】A、因为木块和木板之间发生了相对滑动,因此这时的摩擦属于滑动摩擦,不合题意. B、木块A相对于地面,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不合题意.

C、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无关,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会变化,不合题意.

D、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因为木板水平向左运动,所以,木块相对木板来说是水平向右滑动了,因此它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摩擦力的分类,以及对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分析,都属于基础知识

9.【答案】 C

【考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解答】解:A、水由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叫汽化;冰变成水叫熔化;故A错;

B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叫凝华;冰变成水叫熔化;水由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叫汽化,故B错、C正确; D、水蒸气直接变成冰,叫凝华;冰变成水叫熔化;故D错 。 故选C 。

【分析】水的循环过程实际就是水不断发生物态变化的过程,结合水的物态变化进行解答 。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变为气态是汽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 。 10.【答案】A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力与运动的关系,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断变小,动能不断变小,高度不断增大,重力势能不断变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故A正确; B、由于整个过程中,是不计空气阻力的,所以机械能守恒,故各点的机械能相同,故B错误; C、小钢球在ab段和bc段重力不变,hab=hbc , 根据W=Gh可知克服重力做功相等.故C错误; D、不计空气阻力,小钢球运动到最高点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所受的合力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其中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在分析各个能量的变化时,根据各自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不计空气阻力,整个系统中机械能守恒.(2)根据W=Gh分析即可得出答案;(3)对小球在最高点时进行受力分析即可对D选项做出判断; 11.【答案】 C 【考点】机械运动

【解析】【解答】解:A、抛出的石块在空中运动时,相对于地面位置不断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B、小船在水面上滑行,小船相对于岸的位置不断变化,小船的滑行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C、生产技术革新运动是生产科研活动,不是机械运动,符合题意;

D、在月亮绕地球的运动中,月亮秀对于地球的位置不断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1)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位置发生变化时,我们说物体做机械运动; (2)判断物体是不是做机械运动,关键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是否改变. 12.【答案】 B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设物距为u、焦距为f,由题知u=12cm, 因为物体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像, 所以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得f<u<2f, 即f<12cm<2f, 可得6cm<f<12cm,

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则可知: A图中的焦距小于6cm, B图中的焦距等于10cm, CD两图中的焦距均大于12cm,

可见,只有B项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图可知u=12cm,物体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像,据此求焦距的取值范围;利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确定各个选项的凸透镜的焦距,选出正确选项. 二、填空题

13.【答案】 32;8×104;小 【考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解:大气对吸盘的压力F=G=mg=3.2kg×10N/kg=32N; 大气压的测量值p=

4

=8×10Pa;

若吸盘内的空气很难完全被排出,拉动过程中的形变、接触面有可能带有杂质等因素都会使拉力变小,这样大气压的测量值也会相应偏小。

4

故答案为:32;8×10;小。

【分析】利用p= 计算大气压的测量值;再结合拉动过程中的形变、接触面有可能带有杂质等因素都

会使拉力变小来分析大气压测量值的变化情况 14.【答案】89;400 【考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从天平砝码和游码读出铜丝的质量是:m=50g+20g+10g+5g+4g=89g, 利用密度公式计算铜丝的体积为: 所以铜丝的长度为:

;铜丝的横截面积为 2.5 mm2的铜丝,

【分析】天平读数时,要将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相加;已知铜丝的密度,根据公式V=m/ρ可求铜丝的体积;再利用公式V=Sh求出铜丝的长度. 15.【答案】(1)匀速 (2)78.4%

(3)2.4;0.3 (4)大;大

【考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解析】【解答】(1)在实验操作中应该使钩码匀速缓慢上升,这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才有可比性; ×100%=×100%=×100%=(2)进行第2次测量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η=(W有用/W总)(Gh /Fnh)( G /Fn)( 4N×0.05m)/( 1.7N×0.15m )×100%=78.4%;

(3)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4N,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W有用=Gh= 6N×0.05m=3J; (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重分别为2N、4N和6N时,机械效率分别为66.7%、78.4%和83.3%。所以,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若提起同样的重物,用轻质塑料动滑轮代替实验中的铁质动滑轮,做的额外功减少,则机械效率将变大. 故答案为:(1)匀速;(2)78.4%;(3)2.4;0.3;(4)大;大.

【分析】利用滑轮组提升物体,W有=Gh,W总=Fs,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实验中要注意竖直向上匀速提升测力计,且被提升的物体越重(有用功越大),动滑轮的重力越小(额外功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16.【答案】2:1;16:27;大于

【考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

得:

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所以 因为: 则

乙的底面积为:

,故

,所以

.

, p

甲叠放在乙上方时,压力与第一次相同,受力面积小则压强大,所以 故答案为:2:1;16:27;大于 .

【分析】根据两种情况下对桌面的压力不同,分别列出压强的表达式,再求比值;根据二者的质量比和体积比,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它们的密度比;根据两次叠放时的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比较得出压强之比 . 17.【答案】 粗;并;3400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焦耳定律

2

【解析】【解答】解:(1)空调功率远大于冰箱,其流过插头线的电流远大于冰箱的,由Q=IRt可知,

在I与t一定的情况下,为使与空调串联的导线减少发热,应选用电阻较小的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