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高分技巧 - 判断对策是否比较完备的4个思考角度(正灵樊政名师团队)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申论高分技巧 - 判断对策是否比较完备的4个思考角度(正灵樊政名师团队)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767ad2c2af90242a895e56e

www.tjok.com

3.1000--1200字。

一、根据“给定资料1”,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H总经理采取停水36天的举措,形成强烈的社会舆论。这种舆论的实质是什么?(5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00字。

解析:这是一道概括题。考生要透过现象看到实质。

参考答案:舆论的实质在于对无偿享用水等公共资源的行为的不认可。水资源属公共资源,但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不交水费、拖交水费等行为,导致水资源被供水企业亏损,影响整个社会群体生活的正常进行。

2.座谈中涉及的观点,需要加以整理。假定你是座谈会主办方的工作人员,请对这次座谈涉及的主要问题逐一进行概括。(15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300字。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概括题。 参考答案:

这次座谈会主要涉及以下问题:首先,供水企业是否要追求盈利;其次,供水企业的盈利是否要靠调价来实现;第三,目前水价是高还是低;第四,如何解决公共事业长期发展滞后的问题;第五,外资企业和水价的关系。

二、座谈会的主持人说“关键是我们如何来平衡”。这里所说的“平衡”指什

么?为什么说这是“关键”?(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解析:该题包含两问。第一问是概括题;第二问是原因分析题。 参考答案:

平衡的是公用事业的公益性和商品性。

17 / 29

www.tjok.com

一方面保障其公益性,实现公共资源的的共享,另一方面实现公共事业的市场化,使用消耗公共资源的同时应承担相应的成本。公用事业对经济发展具有先导、基础的作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载体,因而我们应该建设和管理好公用事业。但是也必须保证实现城市居民对公共资源的有偿共享。

三、记着在报道中大声疾呼,痛斥败家子行为(见“给定资料4画横线处”)。

有关职能部门准备对记者的这一论断给予回应。请你以该部门工作人员的身份,草拟一份回应稿件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

1.写出内容要点不必写成文章;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解析:该提示整合分析和对策的公文类试题。 参考答案:

回应稿件的内容要点:

1.公用事业民营化出让的是经营权,而不是所有权;

2.公用事业本身具有公益性,政府不能完全交给社会资本来经营,更不能放任其赚钱,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监管; 3.公用事业单位民营化有利于减少政府的财政负担,且仅靠政府的力量,很难满足未来20年的对于公用事业的巨大市场需求;有利于公用事业的整体发展,引入民间资本,充分调动民间主体的积极性,使其发展更加灵活;有利于激活民间资本的参与,推动市政改革。 4.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加强对进入公用事业领域的民营主体的资质的监管,完善审批制度,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的予以纠正;完善政策法规,对产权进行明确清晰地界定,防止出现分歧,保障民营主体的正当权益;做好基础调研,针对市场的需求、民间主体的运营机制进行充分的调研;完善应急机制,当出现突发状况时 能够灵活的处理。

5.只要认真的对待和分析出现的问题,一定能充分发挥社会资金、和国外资本在公用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18 / 29

www.tjok.com

四、参考给定资料,以“作好水资源这篇大文章”为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

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并根据自己选定的角度拟一个副标题; 2.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1000——1200字 参考答案: 作好水资源这篇文章

——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第一部分:现在水资源危机,提出论点:多策并举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针对对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问题,政府高度重视,但还有一些不足(分析造成现有水资源危机的原因) 第三部分:提出对策

1.完善法律,,对产权进行界定; 2.加强监管,保护水源重复利用; 3.高度重视;

4.技术方面,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培育抗旱品种; 5.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投入。 第四部分:结尾。

19 / 29

www.tjok.com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 给定资料:

1.海洋是人类家园的组成部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富贵的资源。海洋资源包括旅游、可再生能源、油气、渔业、港口和海水六大类。我国海域内,有海洋生物两万多种,其中,海洋鱼类3000多种。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海洋可再生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长,全球海洋污染愈益严重。海洋污染的治理难度非常大,特别是像渤海这样的内海。海水封闭性强,自身交换能力差,一旦污染,它的自我更新周期至少需要15年。渤海素有我国“鱼仓”、“盐仓”和“海洋公园”的美誉,但近30年来污染加剧,情况堪优。调查显示,1983年渤海鱼类有63种,2004年只有30种,带鱼、鳓鱼、真鲷、银鲳等几乎绝迹。2000年至2007年,渤海发展赤潮灾害87次,累计赤潮面积2.05万平方公里。

200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由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海洋局、交通部等有关部门和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四省市联合制定的《渤海碧海行动计划》(以下简称《碧海计划》),旨在促时渤海近岸域海洋环境质量的改善,努力实现海洋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碧海计划》总投资500多亿元,实现项目427个,主要包括城市污水处理、海上污染应急、海岸生态建设、船舶污染治理等内容。实施区域包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辖区内的13个沿海城市和渤海海域,以每五年为一个阶段实施。近岸海域环境保护拟分阶段推进,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2001年至2005年要实现的近期目标是:渤海海域环境污染得到初步控制,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初步缓解。

科学调查与监测结果证明,陆源污染对渤海威胁最大,入海河流流域周边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及化肥污染是三大陆源污染源;此外,船舶石油泄漏、海上石油开采和海水养殖中的添加剂也会对海洋造成严重污染。在近期治理阶段,为遏制陆源排污,做了大量工作,但我国四大海区中,渤海沿岸超标排放的入海排污口最多,比例高达90%以上。渤海沿岸有分属在三省一市的13个城市,渔、盐、农、航运、石油、旅游、工业等众多行业在

20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