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1节《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省优质课一等奖课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最新)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1节《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省优质课一等奖课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692d863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0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知识的基础上,教材首先带我们走进的是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人口稠密,工农业经济发达,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这些都和本区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所以第一节首先介绍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内容包括本区的位置范围、三大地形区、气候类型及特点、土壤特征和以旱田为主的农业。本节设计灵活多样,文字叙述言简意赅,图表、活动和阅读材料穿插其中,丰富了学习内容,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有利于开展多种教学活动,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后面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第一节,大致也是按照这个模式编排的。因此,本课的学习也会为以后章节的学习起到示范作用。 学情分析: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七年级下册——世界的分区和主要国家,已经积累了一些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这对于中国区域地理的学习来说很有帮助。另一方面,虽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初步学会利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都需要进一步提高。有时在某些具体的、稍有难度的问题面前仍感到茫然,不知从哪下手,不能够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也有待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地创设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1.通过阅读教材P9图6.3,描述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通过阅读教材P9图6.3和第2自然段内容,能够在北方地区地形图上找出本区的主要山脉、河流、地形区,了解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 3.通过阅读教材P9第3自然段内容,总结北方地区的知识与技能 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4.通过阅读教材P10图6.4及文字内容,了解北方地区的土壤特点及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目标 5.通过阅读教材P11图文资料,开展教材P12“活动”,总结本区的农业特色,理解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通过对北方地区地形、气候图的阅读,掌握分析过程与方法 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从中归纳总结地理事物的构成要素并分析其原因。 通过学习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让学生感受情感态度 北方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旱作农业区,增强学生热爱祖与价值观 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北方地区以旱作为主的农业区:自然条件、耕地类型、主要农教学重点 作物。 教学难点 黄土地和黑土地的形成原因。 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重要的旱作农2

业区,要充分利用北方地区的景观图和我们所学习的关于北方地区的诗词引入对北方地区的学习,要联系原来学过的地形、气候等知识来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 过程与方法 步骤 复习旧知识,引出展示:四大地理区域空白图。 新知识,以旧推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新,衔接自然。在大家还记得它们的名称吗?大家知道我国的首都导入 ——北京位于哪个区域吗? 新课 学生:北方地区。 一课的学习,而且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开门见山,直奔主概况。 题。 (多媒体出示北方地区地形图)安排同学们结要求学生带着明中,学生开始了新一问一答的对话设计意图 合教材P9前两段内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并把确的目标读图,边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在图上做标记。 黑土地 1.描述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黄土地 2.找出本区的主要山脉、河流和三大地形区。 (学生边看图,边查找,边做标记。) (教师分别请学生到黑板前指图介绍。其他学生作生面前指图介绍,巩固强化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3

读边找边做标记,然后再在全体学补充。) 学生1:(指图)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纬度范围:33°N~53°N,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学生2:(指图)北方地区包括东北三省黑、吉、辽;黄河中下游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天津以及甘肃东南部、宁夏的南部,安徽、江苏两省的北部,内蒙古的小部分。 学生3:(指图)北方地区的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主要河流有:黑龙江、松花江、海河、黄河、淮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