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梳理与复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梳理与复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61d76a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c

第四单元知识梳理与复习

一、选择题

1.给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拿笔的人,_______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_______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_______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A.不管 还是 都 以及 B.凡是 尤其 都 以及 C.只要 以及 确实 还有 D.既然 尤其 那么 还有

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B.《佐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

C.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

D.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二、填空题

1.给画线的字词注音。

商酌( ) 躬行( ) 譬如( ) 丁卯( ) 累赘( )( ) 拖沓( ) 竹篾( ) 驿路( ) 晶莹( ) 修葺( ) 菌子( ) 契约( ) 案牍( ) 苔痕( ) 鸿儒( ) 甚蕃( ) 淤泥( ) 濯洗( ) 亵玩( ) 鲜有闻( ) 2.根据拼音写字词。

妥tiē( ) 朦lóng( ) diān pèi( )( ) 流离mù( )色 监dū( ) xún( )环 德xīn( ) 濯清lián( ) 3.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语。

(1)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 ) (2)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 )

1 / 7

(3)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 ) (4)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 ( ) (5)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 ( ) (6)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 ( ) (7)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 ( ) (8)那仁人志士的忧民优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 ( ) 4.比较下列画线词语,并解释。

(1)何陋之有 ( )

水陆草木之花 (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 (2)濯清涟而不妖 ( )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 ) 5.给下列句子重新排序:______________。 ①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②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

③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 ④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 ⑤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6.《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作者________,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________》。文章主人公叶圣陶是我国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童话集《________》。 7.《最苦与最乐》的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他是著名思想家、学者,曾参与过清末著名的________运动。

8.《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是____(朝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_______。《爱莲说》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人名)。 三、阅读题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下面问题。

2 / 7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面句中画线词。 (1)可爱者甚蕃( ) (2)濯清涟而不妖( ) (3)香远益清( ) (4)亭亭净植( ) (5)宜乎众矣( ) 2.翻译下列句子。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爱莲说》中渗透着哪几种人生观?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人生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3 / 7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老、病、死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开篇为什么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先否定其他说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1)“卸却”责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内) (2)“解除”责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内)

5.请简要说说你对“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一句的理解。(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