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组基本特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组基本特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5a37d7c31b765ce050814b2

物组合,其自下而上可分为五个岩性段及10个油层组(长1、长2、长3、长4+5、长6、长7、长8、长9和长10),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灰色中厚层粉细砂岩、粉砂岩和深灰色,灰黑色泥岩。延长组为鄂尔多斯内陆湖盆形成后发育的第一套生储油岩系,也是盆地中生界最主要的勘探层系。

纸坊组:属三叠系中统,除在北部的柳沟缺失外,鄂尔多斯盆地均有分布。地层厚300-1000米,上部主要为灰绿、棕紫色泥质岩夹砂岩;下部为灰绿色砂岩、砂砾岩。普遍含灰质结核,具虫迹,并从向南沉积变细,厚度增大。与下伏和尚沟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和尚沟组:属三叠系下统,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命名地点在山西宁武孙家沟一带的和尚沟。地层厚度100-300米,岩性相对稳定,主要为一套橘红色、棕红色、紫红色泥岩和砂质泥岩的沉积,富含钙质结核,夹有少量的紫红色砂岩或砂砾岩,含北方雕饰叶肢介、锥顶叶肢介、小达尔文虫、古老陕西蚌、贺家畔府谷鳄等化石,与下伏刘家沟组呈整合接触。

刘家沟组:属三叠系下统,分布于华北地区,命名地点在山西宁武孙家沟一带的刘家沟。地层厚度400米左右,岩性以灰紫、紫灰、灰白色块状斜层理砂岩为主,夹灰紫、紫灰、灰白色泥岩、砂砾岩,与下伏石千峰组呈整合接触。

石千峰组:属二叠系上统,广泛分布于华北各地,鄂尔多斯盆地,甘肃河西走廊及新疆北部等地,命名地点在山西

太原以西25公里的石千峰。石千峰期华北地台整体抬升,海水退出,鄂尔多斯盆地演变为内陆湖盆,以发育河流、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为特征,并且受气候干燥影响,形成了一套棕红色沉积建造。地层厚度150~300米,岩性为棕红色含砾粗砂岩与棕红色泥岩-灰绿色砂质泥岩呈不等厚互层,与下伏石盒子组呈整合接触。石千峰组千5段是神木-米脂地区主要含气层系之一。

石盒子组:属二叠系中统,分布于山西、河北、河南、安徽及鄂尔多斯盆地,命名地点在山西太原东5公里的石盒子沟。鄂尔多斯盆地石盒子期沉积格局继承了山西期的特点,以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及浅湖沉积为主。地层厚度200~350米,上部主要为紫红色、黄绿色泥质岩夹砂岩;下部为灰白色块状砂岩、含粒砂岩夹泥岩,与下伏山西组呈整合、假整合和不整合接触。石盒子组盒8段是苏里格气田的主力含气层系。

山西组:属二叠系下统,分布于山西、河北以及河南、山东的一些地区,命名地点在山西太原一带。山西期海水从鄂尔多斯地区退出,盆地由陆表海盆转变为近海湖盆,沉积环境由海相逐渐转变为陆相,发育冲积扇、冲积平原及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地层厚度50~120米,岩性为深灰色、灰黑色泥质岩,灰白色中细砂岩夹煤层,与下伏太原组呈整合接触。山西组是榆林、子洲等气田的主力含气层系。

太原组:属二叠系下统,分布于华北及东北南部等地区,

命名地点在山西太原西山月门沟。鄂尔多斯盆地太原期,受地壳下沉影响,中央古隆起沦于水下,东西两侧形成统一的海域,表现为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潮坪-浅水陆棚碳酸盐岩等海陆沉积体系共存。地层厚度40~70米,为灰色、黑色泥(页)岩,灰色、深灰色砂岩及煤层,与下伏本溪组呈假整合接触。太原组是神木、米脂气田的主力含气层系之一。

本溪组:属石炭系上统,分布于华北及东北南部,命名地点在辽宁本溪以西6公里新洞沟与蚂蚁村沟之间的牛毛岭。鄂尔多斯盆地本溪期,受中央古隆起影响,自西向东以潮坪-泻湖-障壁岛-浅水陆盆环境为特征。地层厚度10~50米,为灰黑色泥岩夹灰色薄层灰岩及砂岩,底部为铁铝岩,与下伏奥陶系呈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本溪组是神木、米脂气田的主力含气层系之一。

背锅山组:属奥陶系上统,分布于宁夏固原、陕西陇县和泾阳一带,命名地点在陕西陇县背锅山。鄂尔多斯盆地背锅山期,中奥陶世海退继续,仅在盆地南缘局部地区接受了一套浅海灰岩相沉积,含丰富珊瑚、腕足类、头足类、腹足类化石,地层厚度150-300米,岩性为块状灰岩、砾状灰岩及瘤状灰岩,与下伏平凉组呈假整合接触。

平凉组:属奥陶系中统,分布于宁夏贺兰山、固原,甘肃平凉,陕西陇县一带,命名地点在平凉官庄。鄂尔多斯盆地平凉期,受加里东构造运动抬升作用的影响,鄂尔多斯台

地及整个华北台地全部抬升为陆,仅在盆地西缘沉积了一套碎屑岩和南缘沉积了一套碳酸盐岩,地层厚度150米左右,岩性为灰绿色泥(页)岩夹灰岩及中细砂岩。

马家沟组:属奥陶系下统,分布于华北及东北南部,命名地点在河北唐山开平盆地冶里附近的马家沟。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期沉积环境为陆表海碳酸盐岩台地。地层厚900米左右,根据旋回和岩性特征划分为马一~马六共六段,马五又分马五1~马五10十个亚段,岩性为灰色、深灰色块状白云岩、灰岩夹泥质云岩及膏盐岩。受奥陶世末加里东构造运动抬升作用的影响,马家沟组上部地层经受了长期的风化侵蚀,顶部风化壳白云岩岩溶孔洞型储层发育,是靖边气田的主力含气层系。

亮甲山组:属奥陶系下统,分布于华北及东北南部,命名地点在河北秦皇岛北石门寨北1公里的亮甲山。鄂尔多斯盆地亮甲山期,海水继续海侵,鄂尔多斯盆地古陆依然存在,沉积区域分布在鄂尔多斯古陆的东、南缘及贺兰山地区,为一套浅海相碳酸盐沉积,地层厚度50-150米,岩性为富含燧石条带及团块的中厚层白云岩,与下伏冶里组呈整合接触。

冶里组:属奥陶系下统,分布于华北及东北南部,命名地点在河北唐山赵各庄冶里。晚寒武世后,鄂尔多斯盆地整体抬升为陆,遭受风化剥蚀,直到早奥陶世冶里期,海水从盆地南、东及西南地区入侵,仅在盆地东、南和西部边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