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2014年中考4月基础测试语文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上海市杨浦区2014年中考4月基础测试语文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57ab3a55ef7ba0d4b733b36

杨浦区2013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基础测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4年4月)

一、文言文阅读(39分)

(一)默写(15分)

1. ,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 2.欲把西湖比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 3. ,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4. 甚恐。(《黔之驴》) 5.呼嘘毒疠, 。(《捕蛇者说》)

(二)阅读古诗词,完成第6-7题。(4分)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诗中“春芳歇”的意思是 。(2分) 7.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山居秋日新雨之时的薄暮之景,清新宜人。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以静写动,以无声衬有声,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C.诗歌是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来源:Z_xx_k.Com][来源:Zxxk.Com]

D.诗歌寄托了诗人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洁的情怀。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8.本文作者是 朝的 。(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本文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来形容陋室之陋。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D.文中作者以诸葛、杨雄自比,含蓄表达了自己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初,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

朱生。”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⑤

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注释】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②名称:名声,名望。③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⑤赈赡:救济,周济。 11.解释加点字。(4分)

(1)素有名称( ) (2)吾以信于心也( ) ..

1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父亲您不和张堪为友,平常也不曾往来,我们暗暗责怪于你啊。 B.父亲您不和张堪为友,往常也不曾互通信息,我们暗暗责怪于你啊。 C.父亲您不和张堪为友,平常也不曾往来,我们私下对您的行为感到奇怪啊。 D.父亲您不和张堪为友,往常也不曾互通信息,我们私下对您的行为感到奇怪啊。

13.从文中看,朱晖“厚赈赡之(堪之妻子)”的具体原因是:① ;

② 。(2分) 14.下列从本则故事得到的启示,最恰当的是( )(3分)

A.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B.做一个重信义的人 C.做一个有责任感担当的人 D.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8分)

小议淡定

①写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诸葛亮,生逢乱世,世间豪杰贤才纷纷择主而仕,但他却静心隐居南阳十年,深入了解天下大势,潜心研究兵法战略,以天下为己任。刘备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就为刘皇叔谋划了三分天下的宏伟蓝图,并为之奋斗终生,成为一代名相而永垂青史。诸葛亮的事例很好地体现了淡定与实现人生抱负之间的关系。然而,身处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我们时常要面对生活的艰难、事业的挫折或是名利的诱惑,要做到淡定却不是那么容易。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迷失了自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因此,在喧嚣的尘世中拥有一份淡定的心态是一种可贵的人生财富。

②淡定可以涵养一股坚强的精神力量。晋代的孙康年少时酷爱学习,却因家境贫寒,晚上读书时连灯油都没有。然而正是淡定的心态使他忘却了生活的艰难,做到了心无旁骛,坚守住了对知识的渴求,内心始终葆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于凛冽寒冬中映雪苦读,最终完成了学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孙康映雪”也成为史册上一幅动人的画面。

③淡定可以炼成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淡定的心态使他始终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在风雨大作之时,尚能高吟:“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