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重庆市部分区县高一下学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4-2015学年重庆市部分区县高一下学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395dab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4

A B C D

CH4+2O2CO2+2H2O

2PbSO4+2H2O Cn(H2O)m+O2 CaO+CO2↑

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使用时放电,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热能转化成化学能

Pb+PbO2+2H2SO4mH2O+nCO2CaCO3

A. A B. B C. C

考点: 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分析: A.甲烷中含有化学能;

B.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充电时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C.太阳光是光能;

D.碳酸钙受热分解吸热. 解答: 解:A.CH4+2O2

D. D

CO2+2H2O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故A正确;

B.蓄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充电时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故B错误; C.mH2O+nCO2D.CaCO3

Cn(H2O)m+O2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正确; CaO+CO2↑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能量的转化,只要掌握常见的几种能量转化关系即可完成,题目难度不大.

14.在N2+3H2

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6mol/L,

在该段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mol/(L?s).则反应所经过的时间是( ) A. 2s B. 2 min C. 3s D. 3 min

考点: 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分析: 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根据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计算速率v(NH3),再根据速率定义计算反应时间. 解答: 解:由于v(H2)=0.45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NH3)=(H2)=×0.45mol/(L?s)=0.3mol/(L?s),所以反应所经历的时间为

=2s.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难度较小,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掌握.

15.已知X、Y、Z、W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于X、Y、Z、W四种元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2+

2﹣

A. 原子半径:X>Y>Z>W 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W>Y>X

考点: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

2+

B. 原子序数:Y>X>Z>W

D. 金属性:X>Y,还原性:W>Z

2﹣

分析: X、Y、Z、W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X、Y处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Y>X;Z、W处于同一周期,且处于X、Y所在周期上一周期,原子序数Z>W,所以原子序数Y>X>Z>W.再根据元素周期律递变规律判断.

解答: 解:X、Y、Z、W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X、Y处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Y>X;Z、W处于同一周期,且处于X、Y所在周期上一周期,原子序数Z>W,所以原子序数Y>X>Z>W;

A、Z、W处于同一周期,且处于X、Y所在周期上一周期,原子序数Y>X>Z>W,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X>Y,W>Z,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所以X>Y>W>Z,故A错误;

B、X、Y处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Y>X,Z、W处于同一周期,且处于X、Y所在周期上一周期,原子序数Z>W,所以原子序数Y>X>Z>W,故B正确;

C、X、Y处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Y>X,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Y>X;Z、W处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Z>W,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W,X、Y形成阳离子,Z、W形成阴离子,所以最外层电子数Z>W>Y>X,故C正确;

D、X、Y处于同一周期,形成阳离子,原子序数Y>X,所以金属性:X>Y;Z、W处于同一周期,形成阴离子,原子序数Z>W,所以非金属性Z>W,非金属性越强,阴离子还原性越弱,所以还原性:W>Z,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及应用,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确定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是解答该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1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金属钾与水反应:2K+2H2O═2K+2OH+2H2↑

﹣﹣

B. 氯气通入碘化钾溶液中:Cl2+2I═2Cl+I2

﹣+2+

C. 铜片放入稀硝酸中:Cu+4H+2NO3═Cu+2NO2↑+2H2O

﹣2﹣

D. 醋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2CH3COOH+CO3═2CH3COO+H2O+CO2↑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 A.钾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 B.氯气可置换出碘;

C.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

D.醋酸为弱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二氧化碳和水.

解答: 解:A.钾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K+2H2O═

﹣+

2K+2OH+2H2↑,故A正确;

﹣﹣

B.氯气可置换出碘,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故B正确;

﹣+2+

C.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NO↑+4H2O,故C错误;

D.醋酸为弱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CO3═2CH3COO+H2O+CO2↑,故D正确.

2﹣

2﹣

+2+

2﹣

2﹣

+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的书写,为高考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单质、弱电解质、沉淀等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7.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

B. 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 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 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考点: 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达到平衡时,N的物质的量为2mol,变化量为6mol,M的物质的量为5mol,变化量为3mol,反应的方程式为2N?M,结合图象解答该题.

解答: 解:A、达到平衡时,N的物质的量为2mol,变化6mol,M的物质的量为5mol,变化3mol,反应的方程式为2N?M,故A错误;

B、t2时,M、N的物质的量还在变化,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则正逆反应速率不等,故B错误;

C、t3时,M、N的物质的量不在变化,达到平衡状态,则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C错误; D、t1时,N的物质的量为6mol,M的物质的量为3mol,则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与图象问题的考查,侧重于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难度中等,注意把握图象曲线变化的趋势以及平衡状态的判断.

1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1molCH4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4NA B. 18g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A

C. 标准状况下,5.6LCCl4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 D. 28gN2和1molCH2=CH2所含电子数都是14NA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 A.1mol甲烷分子中含有4mol碳氢共价键;

B.重水的摩尔质量为20g/mol,重水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18g重水的物质的量为0.9mol,含有9mol质子;

C.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的状态为液体,不是气体;

D.28g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14mol电子,1mol乙烯分子中含有16mol电子. 解答: 解:A.1molCH4分子中含有4mol共价键,含有的共价键总数为4NA,故A正确; B.18gD2O的物质的量为:

=0.9mol,重水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则含有的质子

数目为9NA,故B错误;

C.标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C错误;

D.28g氮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1mol氮气分子中含有14mol电子,1mol乙烯分子中含有16mol电子,二者所含电子数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9.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该物质不应有的化学性质是( ) ①可燃烧 ②可跟溴加成;③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④可跟NaHCO3溶液反应;⑤可跟NaOH溶液反应;⑥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A. ①③ B. ③⑥ C. ④⑤ D. ⑥

考点: 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 专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 根据有机物结构特点,有碳碳双键决定具有烯的性质,有羧基决定具有羧酸的性质,有醇羟基决定具有醇的性质,有苯环还具有苯的性质.

解答: 解: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具有可燃烧,故①正确; ②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②正确;

③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醇羟基等,能被酸性KMnO4氧化,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③正确;

④分子中有羧基,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④正确; ⑤分子中有羧基,能与NaOH溶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故⑤正确; ⑥该有机物不含能水解的基团,不能水解,故⑥错误. 故选:D 点评: 以有机物的结构为载体,考查官能团的性质,难度不大,熟悉常见官能团的性质,进行知识迁移运用.

20.海带中含碘元素,从海带中提取碘有如下步骤:

①通入足量Cl2 ②将海带焙烧成灰后加水搅拌 ③加CCl4振荡 ④用分液漏斗分液 ⑤过滤 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⑤①③④ C. ①③⑤②④ D. ②①③⑤④

考点: 海带成分中碘的检验. 专题: 卤族元素. 分析: 按反应顺序分析:先将海带烧成灰,向灰中加水搅拌;再过滤,取滤液通入足量氯气,然后加入CCl4振荡,最后用分液漏斗分液.

解答: 解:按反应顺序分析:先将海带烧成灰,向灰中加水搅拌;再过滤,取滤液通入足量氯气,然后加入CCl4振荡,最后用分液漏斗分液. 即合理的操作顺序为②﹣⑤﹣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