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一遍过专题23电解池及其应用(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一遍过专题23电解池及其应用(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32b688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84

专题23 电解池及其应用

1.用“四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H3PO2是一种具有强还原性的一元弱酸;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B.工作过程中H+由阳极室向产品室移动

C.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a,导致H3PO2的产率下降 D.通电一段时间后,阴极室中NaOH溶液的浓度一定不变 【答案】D

【解析】A项、阳极中阴离子为硫酸根离子和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阳极上氢氧根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故A正确;B项、阳极上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H通过阳膜向产品室移动,故B正确;C项、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阳极生成的氧气会把H3PO2氧化成H3PO4,导致H3PO2的产率下降,故C正确;

D项、阴极上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溶液中氢氧根浓度增大,原料室中钠离子通过阳膜向阴极室移动,通电一段时间后,阴极室中NaOH溶液的浓度增大,故D错误。

2.如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min内甲池消耗1mol O2转移的电子是乙池Ag电极转移电子数的4倍 B.甲池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2H2O===CO32-+8H+

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 D.甲池中消耗280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g固体 【答案】D

【解析】A项、1min内甲池消耗1mol O2,反应转移的电子为4mol,甲池和乙池中,转移的电子数目相等,

乙池Ag电极为阴极, 转移的也为4mol,析出2molCu,故A错误;B项、甲池是燃料电池,CH3OH燃料通入的极是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因电解质是氢氧化钾,所以电极反应不会生成氢离子,故B错误; C项、电解硫酸铜时,阳极放氧气,阴极析出金属铜,所以要让电解质在电解后复原,应加入氧化铜,故C错误;D项、丙池中电解氯化镁溶液,电解的离子方程式为Mg+2Cl+2H2O

2+

-

H2↑+Cl2↑+Mg(OH)2↓,

甲池中标准状况下消耗280mLO2的物质的量为0.0125mol,转移的电子为0.05mol,此时析出氢氧化镁的物质的量为58g/mol×0.025mol=1.45g,故D正确。 3.电解法制取Na2FeO4的总反应为Fe+2H2O+2OH

FeO4+3H2↑,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Na2FeO4

2-

只在强碱性条件下稳定,易被H2还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铁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生成FeO4 B.通电一段时间后,阳极区pH下降

C.通电后Na+向右移动,阴极区Na+浓度增大

D.当电路中通过1 mol电子时,阴极区有11.2 L H2生成 【答案】B

【解析】A.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O42-,故A错误;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6e-+8OH-=FeO42-+4H2O,阴极反应式为6H2O+6e-=3H2↑+6OH-,电解过程中阳极消耗OH-,故阳极区pH下降,故B正确;C.为保障阳极区的强碱性条件,该电解池中离子交换膜只能是阴离子交换膜,因此通电后,阴极区的OH-向左移动,故C错误;D.阴极电极反应:2H2O+2e-=H2↑+2OH-,2mol电子转移生成1mol氢气,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生成0.5mol氢气,温度压强不知,无法计算气体的体积,故D错误。

4.二甲醚(CH3OCH3)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用二甲醚燃料电池电解甲基肼(CH3—NH—NH2)制氢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X、Y、M、N均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M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NH—NH2+12OH??10e?CO32-+N2+9H2O

B.若忽略水的消耗与生成,甲中电解质溶液的pH减小,乙中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 C.乙中的交换膜是阴离子交换膜,OH?透过交换膜向N极移动 D.理论上,当生成6.72 L H2时,消耗CH3OCH3的质量为2.3 g 【答案】A

【解析】A、乙装置为电解池,M为阳极,CH3—NH—NH2在阳极失去电子生成N2、H2O,生成的CO2与OH反应生成

,电极反应为:CH3—NH—NH2+12OH??10e?=

+N2+9H2O,A项正确;B、甲为二甲醚燃料电池,电

?

?

?

池总反应为:CH3OCH3 +3O2=2CO2+3H2O,电解质溶液的pH基本不变,乙中N电极反应为:10H2O+10e=5H2↑+10OH,M电极消耗的OH大于N电极产生的OH,溶液pH减小,B项错误;C、乙中的交换膜是交换OH,为阴离子交换膜,OH?透过交换膜向M极移动,C项错误;D、生成6.72 L H2不一定是标准状况,无法得出消耗CH3OCH3的质量,D项错误。

5.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下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

?

A.当有0.8mol电子转移时,b极产生4.48LO2

B.为了增加导电性可以将左边容器中的水改为NaOH溶液 C.d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H+ +2e-=H2

D.c极上进行氧化反应,A池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B 【答案】B

【解析】A.没有指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气体的体积,A项错误;B.电解NaOH溶液,实质是电解水,所以将左边的电解水装置中的水改为NaOH溶液,增大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增强导电性,B项正确;C.a电极为阴极,a电极上产生的是氢气,所以d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H2-2e-=2H+,C项错误; D.b电极为阳极,b极上产生的气体Y为氧气,c极上是氧气发生还原反应:O2+4e-+4H+=2H2O,c极为燃料电池的正极,d极为燃料电池的负极,B池中的H+通过隔膜进入A池,D项错误。

6.以CH4、O2、熔融Na2CO3组成的燃料电池电解制备N2O5,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1为电池负极,Pt2为电解池阳极 B.石墨2上的电极反应为:

C.阳极的电极反应为:N2O4+H2O-2e-=N2O5+2H+ D.每制得1molN2O5,理论上消耗标况下2.8L的CH4 【答案】C

【解析】A.根据上面分析可知石墨1为电池负极,Pt2为电解池阴极,故A错误;B.石墨2上的电极反应为:O2+4e-+2CO2=2CO3,故B错误;C.阳极的电极反应为:N2O4+2HNO3-2e═2N2O5+2H,故C正确;D.电极反应式:CH4+4CO32--8e-=6CO2,N2O4+2HNO3-2e-═2N2O5+2H+,根据转移电子数相等,每制得1molN2O5,理论上消耗标况下CH4

2--+

1?22.4 =2.8L,故D错误。 82+

7.锌电池是一种极具前景的电化学储能装置。VS2/Zn扣式可充电电池组成示意图如下。Zn可以在VS2晶体中可逆地嵌入和脱除,总反应为VS2+xZn

ZnxVS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不锈钢箔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负极的反应为Zn-2e== Zn C.充电时锌片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D.充电时电池正极上的反应为:ZnxVS2+2xe+xZn==VS2+2xZn 【答案】D

【解析】A. 根据上述分析,放电时不锈钢箔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B. 放电时,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的反应为Zn-2e-== Zn2+,故B正确;C. 充电时,原电池的负极接电源的负极充当阴极,因此锌片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故C正确;D. 充电时,原电池的正极接电源的正极充当阳极,失去电子,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