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如何制度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教学改革如何制度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2fb978c561252d380eb6efd

现。值得指出的是,“少年班”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缺乏办学自主权的时代,它为大学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机会,其积极意义在于强调教学改革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然而,“少年班”模式过于强调早慧少年的先天素质而不是突出人才培养本身。实际上,许多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发现,所谓“天才儿童”实际上并无过人之处。20世纪90年代后,“少年班”模式在许多大学都不了了之。

2.突破专业教育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特区的探索(1985~1999年)。1984年,浙江大学创办的工科混合班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人才培养特区。浙江大学是国内著名的理工大学,为了改变传统狭窄口径的专业教育模式,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浙江大学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放在了工程训练领域。1983年,浙江大学对本校28个工科专业的教学计划与16所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同型比较,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数理基础的薄弱严重地影响了工科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育过程的“一刀切”模式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不利于培养人才。1984年秋,浙江大学率先推出了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工科混合班。不同于“少年班”侧重选择早慧儿童,“工科混合班”是在入学新生中选拔5%的优秀工科学生,并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混合在一起。“工科混合班”按照“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和“起点高、内容新、进度快、着重培养能力”的理念进行设计。为了实现这种理念,“工科混合班”采取了如下政策措施:第一,实行理工交叉,让优秀的工科学生接受严格的理科训练;第二,实行因材施教,为学生配备高水平的专业导师;第三,实行政策倾斜,为混合班配备最好的师资和资源。为了将“工科混合班”体制化,浙江大学突破了原有建制,专门成立了教学二科作为混合班的常设管理机构,直属教务处,兼有管理、联络和研究职能。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制度创新。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颁布实施,提出要扩大和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办学自主权的落实激励更多的大学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985年,复旦大学针对大学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面过窄,启动了学分制改革。20

世纪90年代初,复旦大学进一步提出了“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新思路,希望通过选课,使专业开放、学科开放,从而形成跨学科教学的机制。20世纪80年代,华中科技大学率先在全国提出“第二课堂”的概念,主张在教学计划之外组

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各类具有教育意义的第二课堂活动。与传统的第一课堂不同,第二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1994年,华中科技大学又提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为通识教育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

基础。人文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都坚持教育要指向人的灵魂。人文素质教育与第二课堂一脉相承,它们都强调学生的主动性,重视知识的内化和精神的自我建构。在这些理念的引导下,华中科技大学涌现出Dian团队、联创团队等数十个具有全国影响

的课外创新团队。1988年,北京大学启动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1994年,北京大学开办了文科试验班和理科试验班,试图打破过窄的专业界限,让学生受到更加宽广的基础教育。1989年,南京大学成立了基础学

科教学强化部,不久后改为“大理科试验班”,旨在通过多学科综合培养知识面广、工作能力强的人才。为了推广强化部的办学经验,进一步打破专业人才培养

模式,1998年,南京大学组建了基础学科教育学院。值得指出的是,各重点大学积极创办创

新人才培养特区与1898年启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也有一定关系。

在重点大学的引领下,中国大学兴起了又一轮教学改革热潮。这次教学改革核心是突破过窄的专业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主要政策措施是管理体制改革。教育部通过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将教学管理权限下放,增强高校教学工作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然而,这次教学改革只实现了“以专业为中心”向“以学科为中心”的转变,“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范式并未彰显出来。在“传授范式”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任何“跨学科”的教学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

功,因为教师、课程、教学已经被固化在各个学科专业之中,而学科、专业被认为是固定的、永恒的。

3.“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特区的扩散(2000~2012年)。突破“传授范式”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结构和方式,教学改革需要整体构思。世纪之交的变革情势为这种改革提供了可能性。1998年5月,江泽民在北京大学校庆100周年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新人才事关国家兴衰成败。同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提出,高等教育的使命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998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式提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是: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2000年,教育部启动了“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申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

素质人才。其后,教育部又实施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旨在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初步形成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的新型本科教学模式。

在这种政策环境下,许多大学纷纷改革学校内部组织结构,推广和改进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2000年,浙江大学在工科混合班、工程教育高级班、创新和创业教育管理班的基础上,成立了“竺可桢学院”。在“竺可桢学院”的构架下,浙江大学将“工科混合班”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文理科大类的优秀学生,设立了文科实验班和理科实验班。文理科实验班的培养计划如下:第一年是成立文理基础平台的通识教育,第二年按学科大类培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第三、第四年在专业学院进行个性化培养,实行导师制。其后,“竺可桢学院”又不断增加新的项目,先后增设了金融实验班、公共管理强化班、计算机共班、医学实验班、求是班等,学生覆盖面越来越广。2001年,北京大学启动“元培计划”。“元培计划”的第一步是成立按照文理大类招生的“元培计划实验班”。2007年,为了全面改革学习制度,实行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实验班升格为“元培学院”。2005年,复旦大学成立复旦学院。2006年,南京大学在基础教育学院的基础上,成立匡亚明学院。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在前期教改的基础上,创办了独立建制、直属学校管理的启明学院。 把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建设推向高潮的是“珠峰计划”(2009)和“试点学院”(2011)。“珠峰计划”即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是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推出的一项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05年,钱学森发出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老是培养不出创新人才”的感叹,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自己回答了这一问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