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赛(汉译英)中文原文及参考译文和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第十七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赛(汉译英)中文原文及参考译文和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2a061cc85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2

第十七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赛(汉译英)中文原文及参考译文和解

如果是指女演员, 我们以为, 金先生应当可以接受, 因为女人留长发是理所当然的。但男人留长发在常人眼里确有点不伦不类。可是, 不少参赛者都把 \长发 \译成女性。原作者将祖辈所经历的封建社会和自己经历的民主社会进行对比, 是通过见皇帝的方式不同来表述的。结论是 \一代不如一代, 一代胜过一代 \不如 \是指遵循封建礼节,\胜过 \是指享有自由平等。从修辞考虑, 原句是隽语辞格 (paradox ), 即 : 看来自相矛盾, 实际道出真理的修辞手法。英语这种辞格, 往往是通过句法的妙用来体现的, 因此译文宜在句层找到对应。

4. 关于如何使译文切合原文风格的问题

我国学界前辈是提倡尽量使译文保持原文风格的。融惯中西的学者朱光潜和王佐良对此都有真知灼见。著名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家刘重德先生也提出了 \信、达、切 \的具体标准。 \切 \就是切合原文的风格(风格的定性概括-具有特定的形态化)。前面我们已谈到金克木先生 \学者散文 \的基本风格。从《老来乐》来看, 整个风格可以概括为 \简约平易 \concise and plain style) 。这种风格也是英美散文作家们所十分推崇的, 如大家所熟悉的英国散文作家培根、美国散文作家欧文等等。经过反复评议, 我们发现参赛译文中注意原文风格, 能基本做到文从字顺 ; 相反, 则牵强附会。

风格的体现首先在谴词造句上。不少译文选词时而高雅, 时而通俗。例如, 原作者在提到三个年龄段 ( 六 十、七十、和八十 ) 时, 并未用汉语 \花甲 \、 \古 稀\ \耄耋\等书面语;可很多参赛译文则用上英语较生僻的词语, 如 :septuagenarian, octogenarian 等等。 这样虽然显得高雅, 却损坏了原文的风格。段落结构也是如此, 译文若按英语写作的要则, 将 丰富的内容融入言简意赅的表达形式, 就能保留原文的风格。美国知名英语教授帕墨 (Palmer) 讲得好 :\凡能做到言简意赅的, 可称语言大师 \who can put much into a few.) 。原文多处用典, 如果我们只顾追求对原文的忠实, 而不去对其进行 \脱胎转世 \钱钟书语 ) 的化解, 就会使译文拖泥带水, 冗长繁杂。关于这一点, 沈雁冰先生早有过精辟的论述 :\太不顾原句的组织法的译本, 如昔日林琴南诸氏的意译本, 却又太和原作面目差异, 也似不足为训 ; 我以为句调的翻译只可于可能的范围内求其相似, 而一定不能勉强其处处相似, 不过句调的精神却一毫不得放过。 \见罗新璋编《翻译论集》第 341 页, 商务印书馆,1984 年版)。 5. 结语

我们主观认为, 几百份译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 以直译为主的和以意译为主的。两类中都有较优秀的译品。就是那些被筛选掉的译文中, 也有部分段落是翻译得十分得体, 对一些词语的处理也灵活多样, 妙趣横生。我们希望青年翻译工作者和在校学生, 认真继承我国优秀的翻译传统, 积极借鉴国外的翻译理论, 进行更多的翻译实践,做到依本求信, 神形兼容, 翻译出更多的优秀译品。( 集体讨论定稿, 萧立明、屠国元 执笔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