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全册全单元 测试 期中期末试卷(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9春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全册全单元 测试 期中期末试卷(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230277f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8

4.选词填空。(6分)

屹立 耸立 挺立

(1)大路两旁( )着许多梧桐树。 (2)小河旁( )着一座高大的烟囱。 (3)中国像雄鸡一样( )在世界的东方。 5.将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9分) 情有( )钟 连( )起伏 依依不( ) 饱经风( ) ( )名于世 千( )百态

(1)形容形态很多的词语是 ,形容接连不断的词语是 。(2分)

(2)第四个词语的意思是 。(2分)

(3)用第三个词语造句。(2分)

二、句子乐园。(10分)

1.运河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用“像”写一个比喻句)

2.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仿写设问句)

3.“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这句话中的“不朽”能否换成“动人”呢?为什么?

4.“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你能补充省略号的内容,再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吗?

5.写写下面诗句的意思。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三、课文精彩回顾。(13分)

1. 学习了《黄山奇松》后,我知道了“三大名松”指 、 和 。“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这句话将 比作 。学完课文后,我想到了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 。

2. 《长城和运河》中将长城比喻成 ,将运河比喻成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景色的 之情。

3.《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动态描写的诗句是 , 。 四、阅读加油站。(20分)

(一)课内阅读。(9分)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1.写出“闻名于世”的两个近义词。(4分)

2.第二句话写出了黄山松的哪些特点呢? (3分)

3.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黄山的热爱之情,为写“黄山四绝”埋下伏笔 B.这段话说明黄山的美景很多,数不胜数,因此作者要一个一个地写 C.这段话强调了奇松在“四绝”中处于第一,自然吸引读者的兴趣 (二)课外阅读。(11分)

春游白云山

春天,周末,我和学校的同事起了个大早,经过数小时的跋涉,来到了白云山游玩。

至山门,7个金色大字——“人间仙境白云山”赫然显现在我们面前。这7个大字是著名书法家启功亲笔题写。

我们手扶栏杆,开始向山顶攀登。沿青石台阶,拾级而上,一路风光旖旎,美不胜收。花草树木满山遍野,悬崖峭壁、怪石嶙峋,不远处两块酷似鳄鱼和乌龟的大石尤为奇特,犹如鳄鱼戏水和乌龟晒盖,使人过目难忘。

穿云海,过索道,再穿过一条长长的隧道,便来到九龙潭瀑布面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九龙潭的瀑布从云海之中倾泻而出,气势磅礴。

踏着云雾,我们登上号称中原第一峰的玉皇顶。陡峭处,竖着一块石碑,碑上是汪国真的一句诗:“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脚踏玉皇顶,头顶是蓝天,脚下是白云。白云变幻莫测,或俯伏于深邃的峡谷,或萦绕在山腰峰头,如女士个性十足的发髻,斜斜地飞掠在山巅,飘忽不定。我被这奇观妙景陶醉,振臂高呼。大家被我的情绪感染,也都挥动着手臂舞了起来。一时间,白云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分) 变幻莫测: 美不胜收:

2.“我被这奇观妙景陶醉”中“奇观妙景”指什么呢?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2分)

3.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请举例说明。(2分)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3分)

五、习作芳草地。(25分)

中国地大物博,河山锦绣。你游览过哪些著名的风景胜地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美景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