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军事理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20db710050876323012129d

2、承担国防科研生产任务、接受国家军事订货的义务

3、在交通建设中贯彻国防要求和优先保障军人、军车(船)通行的义务 4、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5、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6、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

7、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 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

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

2、对危害国防的行为进行制止或者检举的权利

3、因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在经济上受到直接损失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补偿的权利 ·《兵役法》

1998.12.29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江泽民主席第十三号主席令公布施行,共12章68条

“中国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征集年龄:每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 缓征:应征公民是维持家庭生活的唯一劳动力或者是正在全日制学校就学的学生,可以缓征 学生军事训练: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采取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为2至3周,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14天 ·《国防教育法》

2001.4.28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江泽民主席第五十二号主席令公布施行,共6章38条

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第三章 战略环境

第一节 国际战略环境判断及安全形势分析 ? 战略 决定因素:

战略思想、战略环境、军事力量 构成要素:

战略目的、战略方针、战略措施、战略力量 分类:

① 根据社会历史时期不同 古代战略、近代战略、现代战略

② 按军事行动的性质和基本样式

进攻战略、防御战略(攻势战略、守势战略)最基本

③ 根据作战行动的时间特征 速决战略、持久战略

④ 根据作战行动的主要手段

核战略、常规战争战略、高技术常规战争战略

⑤ 根据作战手段的使用方式

实战战略、威慑战略、实战和威慑相结合的战略

⑥ 根据战争规模和涉及的范围

全面战争战略、局部战争战略(有限战争战略)

⑦ 按军种不同

陆军战略、海军战略、空军战略 ? 战略环境 国家(集团)在一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影响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动态) 包括国际战略环境和国内战略环境两个部分 ·国际战略环境 决定矛盾:

1、世界上各主要大国之间的矛盾 (最主要) 2、世界大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矛盾

3、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最主要) 4、发展中国家、落后国家之间的矛盾 5、一些国家集团、地区组织之间的矛盾 构成因素: 1、时代特征 2、国际战略格局

3、主要国家的战略动向

4、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的趋势 5、周边安全形势 ·国内战略环境

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综合国力状况 ?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1) 维也纳格局(1815—1871)

2) 欧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对峙格局(1871—1918)

3) 世界法西斯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的战争格局(1918—1945) 4) 美苏争霸的两级格局(1945—1991) 5) “一超多强”的战略格局(1991— ) ? 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 多极化、复杂化、多极化长期曲折

第二节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军事战略 美国军事战略——先发制人 俄罗斯军事战略——现实遏制 欧盟军事战略——独立防务 日本军事战略——海外干预 印度军事战略——地区威慑

第三节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 周边概况及海洋国土

陆地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300余万平方公里

14个国家与我国领土接壤: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8个海上邻国:日本、朝鲜、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 (朝鲜、越南与我国海陆都相邻) (领海和专属经济区:

领海宽度直至从按照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界限为止 专属经济区外部接线至领海基线不应超过200海里) ? 和平稳定是我国目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 1) 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 2) 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3) 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 4) 与大部分国家解决了边界问题 ? 周边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美国对中国安全环境有综合性影响 政治上,加紧实施“西化”、“分化”战略 军事上,对我国全面遏制和防范 利用台湾问题进行战略牵制

2) 周边热点地区发生突变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3) 边界和海权争端的解决绝非易事 4) 台湾问题面临严峻挑战

第四章 军事高技术 第一节 军事高技术概述 【概念】

在最新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综合开发的,并能在一定历史时期对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新技术群 【特征】

高智力、高投资、高竞争、高风险、高效益、高渗透、高速度 【分类】

1) 军用微电子技术

电子元器件及由它组成的电子设计微型化的技术。核心是集成电路技术,集成电路是衡量微电子技术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特点:设备小型化、机器智能化、用途广泛化 2) 军用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 3) 军用信息技术 4) 军用光电子技术 5) 军用航天技术 6) 军用新材料技术 7) 遥感技术

8) 军事海洋开发技术 9) 军用核技术 10) 军用定向能技术 【影响】

? 新军事变革

人类在经过徒手作战、冷兵器作战、热兵器作战、机械化战争几个阶段之后,正在进入信息化战争阶段。现在正在发生第五次军事变革,即新军事变革。 作战理论变革:

1、信息能力是衡量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 2、作战目标的变化

3、战略、战役、战术的变革 ? 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1、高技术武器装备将明显改变现代战场与作战行动 2、高技术武器装备将强制性地引起作战方式的变革 3、作战指挥体系将“扁平网络化” ? 对军队建设的影响 1、军队规模将缩小

2、军队结构将不断优化,可能出现新的作战部队 3、军队人员构成和素质将大幅度改善 4、建立快速反应部队

第二节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技术

指挥(C)、控制(C)、通信(C)、计算机(C)、情报(I)、监视(S)、侦察(R) 第三节 精确制导武器技术 【概念】

西方文献中,指安装了引导系统、一次发射命中目标概率不低于50%的武器

俄罗斯文献中,指使用常规装药、在各种战斗使用条件下命中目标概率接近100%的武器 【特点】

具有自主制导能力、直接命中概率高、作战效能好 【制导技术】 以微电子、电子计算机和光电转换技术为核心,以自动控制技术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

制导方式:按照不同控制导引方式分为自主式制导、寻旳式制导、遥控制导、复合制导 【武器分类】 1) 导弹

短程导弹(小于100公里)、近程导弹(100—1000公里)、中程导弹(1000—3000公里)、远程导弹(3000—8000公里)、洲际导弹(大于8000公里) 2) 精确制导弹药

第四节 军事航天技术 ? 航天技术 ·火箭技术

液体火箭的创始人是美国的戈达德,推进剂是煤油和液氧 V-2火箭的缔造者是德国的冯·布劳恩 现代运载火箭与导弹 多级火箭

·军事载人航天系统

航天飞船、载人航天站、航天飞机 ? 航天器的军事运用 1) 侦察卫星

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 2) 通信卫星 3) 导航卫星 4) 气象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