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入门到精通 - PID自动调节纵横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由入门到精通 - PID自动调节纵横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1ff5dd276a20029bd642d7b

糊化的东西清晰化去实现控制。够费劲吧?实际中的模糊控制策略确实够费劲的。

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自己根据模糊控制的原理编辑了一个低加水位控制程序。火电厂热控的人员都知道,低加水位控制应该算是最简单的控制了。我把水位模糊化为安全区、调节区、危险区三个区域,又把水位波动的趋势模糊化为缓慢、中速、急剧三个层次,再把输出调节划分为细调、匀调、大幅度调节三个阶段,经过复杂的调节策略,最终实现了模糊控制。水位不高不低的时候,不调节;水位小波动也不调节;水位快速波动的时候快速调节;急剧波动的时候急剧调节。

正当我在欣赏自己的成绩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PID调节中,再简单不过的调节系统,用模糊控制就需要至少7个参数,串级系统需要十几个参数,控制策略又这么复杂,还不把人给累死啊!这个参数是我自己整出来的,估计每个人整出来的也会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控制策略很复杂,调节参数又多。

因为模糊控制对精细调节的优势不明显,后来又诞生了模糊+PID控制,精细的区域用PID调节,之外用模糊——绕了一个大弯,又回到了PID。当初??.

如果说它对危险区域(大幅度偏离设定值)的控制有优点的话,那么前面咱们提过的PID输入偏差加平方运算似乎也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恩,模糊控制有它的优点,可是它的缺点也太明显了。控制策略很复杂。

2-18再说智能控制

可能是上面模糊控制的表述太简单了,有些人对我的表述有异议。那么咱就进一步说一下:

很简单常用的一个例子:假如一个人头上一根头发都没有,那么,毫无疑问他是一个秃子。如果这个人头上只有一根头发,我们仍旧可以坚决的认为他是秃子。如果有两根呢?三根呢?哪怕有十根也是。我们就这么不断问下去,有100根呢???有1000根呢?如果你没有不耐烦的话,我相信你的底气开始不够充足了。

那么到底有多少根头发才不算秃子?低于多少根不是秃子?没有人知道。我们的数学很难告诉我们这个问题。

模糊数学建立起来后,这个问题开始被重视了。

假如说我们的头发大约有五十万根吧,那么至少30万根的时候,他还不是秃子。我们可以设定一个界限:30万根不是秃子。他有三十万根头发的时候,是秃子的可能性为0。如果他有299999根头发的时候,是秃子的可能性为1/30万。这时候不管从现实中还是从数学上,他仍旧不是秃子。当这个可能性增加到10%左右的时候,我们会有点模糊的描述:那个人,头发有点稀;当这个可能性增加到20%左右的时候,我们会说他头发微微有点秃;随着可能性的增加,说他秃的人也在增加,模糊的表述也越来越少。当这个可能性增加到90%左

右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他秃了,虽然还有头发,不多。

模糊数学就是这样,他把一个系统集合化。制定一个规则,然后判断符合这个规则的相似度。

我们骑自行车,目标值是一条路,而不是一条直线。只要在安全范围,我们的控制就不需要大脑干预调节,而只需要稳定平衡。我们的目标只是一个模糊的范围。

模糊控制要把被调量模糊化,但不需要过细地判断相似度。拿一个水池水位来说,我们可以制定一个规则,把水位分为超高、高、较高、中、较低、低、超低几个区段;再把水位波动的趋势分为甚快、快、较快、慢、停几个区段,并区分趋势的正负;把输出分为超大幅度、大幅度、较大幅度、微小几个区段。当水位处于中值、趋势处于停顿的时候,不调节;当水位处于中值、趋势缓慢变化的时候,也可以暂不调节;当水位处于较高、趋势缓慢变化的时候,输出一个微小调节两就够了;当水位处于中值、趋势较快变化的时候,输出进行叫大幅度调节??

如上所述,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控制规则表,然后制定参数判断水位区段的界值、波动趋势的界值、输出幅度的界值。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模糊控制的优点在于:

1、 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只要合理的制定规则就可以了;

2、 如果规则和参数制定合理,那么系统具有小偏差和静差根据情况灵活调节、大偏差快速调节的效果。比单纯的PID调节反应灵活且快速;

3、 执行机构要么不动,要么一下子调节到位。

模糊控制的复杂在于:

1、 规则的制定要占用较大的精力;

2、 参数(界值)过多,整定起来较为复杂;

3、 虽然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但是我们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还要对系统相当的熟悉,知道什么情况下怎么调节。

上面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单回路调节系统。如果让我们来制定减温水调节系统的规则,那么系统规则会变得更复杂,参数也会更多;制定一个三冲量调节系统,系统就更庞大。如果再加上与PID控制的结合,系统就显得臃肿了。

自动调节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