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人教版八年级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1b8db31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b

1.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悠闲 拂晓 张皇失错 丰功伟绩B.能耐 键忘 安兵不动 血雨腥风 C.阴惨 央告 月明风青 转弯末角D.瓦烁 掬躬 荡然无存 出奇不意

2.不属于“通讯”特点的是[ ]

A.可以通过典型事例,细节描写,对所报道的事实,作全方位、多侧面的观察和描写。 B.在表达上除叙述外,还可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 C.用事实说话,时效性不及消息。

D.具备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等要素。

3.下列句子中所标重音与提供的情境最相符合的一项是[ ]

小陆参加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好朋友小海得知比赛结果后,兴冲冲地跑来告诉他: A.你荣获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第一名啦! ..B.你荣获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第一名啦! ..C.你荣获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第一名啦! ......D.你荣获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第一名啦! ...

4.找出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消耗(hào) 飒飒(sà) 蹿上(cuàn) 地窖(jiāo) B.阻遏(è) 瞥见(pié) 荻港(dī) 瑰宝(gǔi) C.呵护(hē) 箱箧(qiè) 纳粹(cuì) 提防(dī) D.寒噤(jìn) 鞠躬(jū) 给予(jì) 惊骇(hǎi)

5.新闻的结构包括五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________,它扼要地揭示________;________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________,是对________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________和________有时可以含在________中。

6.《芦花荡》的作者是________,本文是他的“________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________》。 阅读,然后回答问题

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实行英勇的进军以来,一年多时间内,除歼灭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以外,最大的成绩,就是在大别山区(鄂豫区)、皖西区、陕南区、桐柏区、江汉区、江淮区(即皖东一带)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并极大地扩大了豫皖苏军区老根据地。除江淮军区属于苏北军区管辖外,其余各军区,统属于中原军区管辖。豫皖苏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现已联成一片,没有敌人的阻隔。这四个军区并已和华北联成一片。我武装力量,除补上野战军和地方军一年多激烈战争的消耗以外,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今后当有更大的发展。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7.文中“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创立了七个军区,并极大地扩大了豫皖苏军区老根据地”一句中的“恢复”和“建立”能否互换?“创立”和“扩大”能否互换?为什么? 8.文中引用白崇禧的话有什么作用?

9.文中最后一句话如何理解?

10.上文主要从哪两个方面来回顾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的?

11.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则新闻的作者是毛泽东。

B.《芦花荡》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本文是作者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C.《蜡烛》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作品。

D.《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的作者是美国女作家聂华苓。 12.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 ]

(1)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2)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了老头子的心。

(3)圆明园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

(4)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A.比喻 比喻 夸张 反问 B.拟人 比喻 设问 反语 C.比喻 拟人 设问 夸张 D.拟人 比喻 反问 反语

13.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中,有个“倒拔垂杨柳”的好汉,他的名字是________。《西游记》中,最能体现出孙悟空叛逆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请用概括性的语言再写一个有关孙悟空的故事名字________。 阅读《新闻两则》选段,回答问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3)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到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4)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5)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6)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7)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8)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9)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10)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1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1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13)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1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

封锁长江。(17)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4.用“‖”在文中隔开导语和主体两个部分,然后用“|”画出主体部分的层次。 15.第(1)句中,说明战线之长的词语是“________”;表现解放军攻势凌厉、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两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和“________”。第(2)句话中高度概括渡江战役战线之长、我军胜利之大的两个字是“________”。 16.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先写西路军后写东路军的主要原因是[ ] A.长江是自西向东流的 B.西路军是在东路军之前渡江的

C.为了详写东路军D.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

17.第(2)句中加粗的“不料”一词在文中表现了我军的________(不超过4个字),对敌人来说,这个词具有强烈的________意味。

18.第(9)句中“南京”一词,不宜改为“蒋介石政府”,原因是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联系当时历史回答)

阅读《芦花荡》选段,回答问题。

一天夜里,老头子从东边很远的地方回来。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老头子载了两个女孩子回来。孩子们在炮火里滚了一个多月,都发着疟子,昨天跑到这里来找队伍,想在苇塘里休息休息,打打针。

老头子很喜欢这两个孩子:大的叫大菱,小的叫二菱。把她们接上船,老头子就叫她们睡一觉,他说: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到苇塘里,咱们还有大米和鱼吃。 孩子们在炮火里一直没安静过,神经紧张得很。一点轻微的声音,闭上的眼又睁开了。现在又是到了这么一个新鲜的地方,有水有船,荡悠悠的,夜晚的风吹得长期发烧的脸也清爽多了,就更睡不着。

眼前的环境好像一个梦。在敌人的炮火里打滚,在高粱地里淋着雨过夜,一晚上不知道要过几条汽车路,爬几道沟。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一心想:找队伍去呀,找到队伍就好了。

这是冀中区的女孩子们,大的不过十五,小的才十三。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雁在她们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来。她们长大成人了。

19.第一段的环境描写“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从老头子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选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从这两个孩子的经历入手,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根据相关名著内容,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

的解放而斗争。”

选文出自________(填写书名),作者是________(国籍)的________(填写作者),文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

(2)有一篇新闻的标题是:纯净水市场“李鬼”泛滥。这个典故出自________,“李鬼”在这里指代________。 作文

请以“________的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与提示: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题目的横线上可选填“真诚”、“宽容”、“知识”、“春风”等词语;

②中心明确,内容健康,条理清楚,书写整洁;文中不必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500字。

作文

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丝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

请你以“家”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