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文言文阅读_侧重文意的疏通性阅读专题三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核心突破一理解实词含义讲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第六章文言文阅读_侧重文意的疏通性阅读专题三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核心突破一理解实词含义讲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0bc6f5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b

“烟涛微茫信难求”(状语,确实) .“楚王贪而信张仪”(谓语,信任) .(2)看搭配

“辍耕之垄上”,“之”后接表地点的“垄上”,很明显,“之”在这里只能译成动词.“到”才能与之搭配。

“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文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

边练边悟3 利用语法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谢贞)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对……感到惊奇 .(2)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指传主花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保护

(3)诸山越(指偏远地方)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指传主黄盖)为守长:宾服,顺从,服.从

(4)天下之势,譬如病者,陛下既得良医矣,信任不疑,非徒愈病,而又寿民:愈,使……..痊愈;寿,使……长寿

5.对称推断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相反或相对,因此,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进行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边练边悟4 充分利用句中加“△”的字来推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 弥(1)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津,青雀黄龙之轴:满 .

(2)△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佩戴,与前面的“戴”词性一样,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慎

(3)则思△始而敬终:慎重 .用

(4)忠不必△兮,贤不必以:任用 .众(5)人△车舆,万物殷富:众多 .

(6)父未尝△,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责备 ..

6.语境推断法

主要是利用语境(句内语境和句外语境)语句连贯、相承相接,其意义也是上下连贯、相承相接的特点来推断实词含义。这是推断最主要的方法。

需要强调的是,语境有小、大之分。最小的语境即词语所在的句子,稍大的语境是词语所在句子的上下句,最大的语境即词语所在句子的所有相关文句。有时候,对词语的解释符

13

合小语境,甚至还符合上下句构成的语境,但不符合完整的大语境。这种符合局部语境,但与完整语境不符的情况极具迷惑性。所以,结合语境来辨析对词语的解释是否恰当的时候,绝不能只是将解释带入句中,看在本句中是否恰当,也不能只满足于推敲其是否符合上下句的意思,而必须找到所有的相关语句,在完整的语境中揣摩词语解释是否恰当。如下例:

滕宗谅大兴学校,费钱数十万。宗谅去,通判、僚吏皆疑以为欺,不肯书历。宿(指传主胡宿)诮之曰:“君辈佐滕侯久矣,苟有过,盍不早正?乃俟其去而非之,岂昔人分谤之.意乎?”(诮:讥诮,讽刺)

将“诮”解释为“讥诮,讽刺”,仿佛顺理成章。之所以给人这种感觉,一是因为“诮”的常用义为“讥诮”;二是因为将“讥诮”义带入句中,说通判、僚吏处事不当,使得胡宿“讥诮”他们,似乎也未尝不可。但全面联系语境,特别是准确把握下文胡宿所说的一番话,就可以判定“诮”是否应该解释为“讥诮,讽刺”了。揣摩胡宿话语的意思,是在直接指出通判、僚吏的错误,这不是“讥诮,讽刺”,而是“责备”。因此,“诮”应该解释为“责备”。

将与疑难词句相关的语境找准、找全,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推断准确。 边练边悟5 利用语境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王充)书日进,又无过失。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背诵 .(2)(汪中)性质直,不饰容止,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弃置、放弃 .

(3)世祖勇(指传主王充的曾祖父王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揆”,揣度,估量;“凶”,庄稼收成不好

(4)李仲昌开六塔河,民被害,诏狱薄其罪。(胡)宿请斩以谢河北,仲昌由是南窜:流放 .(5)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庆封相景公,景公苦之。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趸诛封。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讨伐

7.联想推断法

联想推断法有课本联想推断法和成语联想推断法两种。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不少成语源于文言文,因此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边练边悟6 (1)利用课本联想推断法,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

听:准许

联想课文《陈情表》中的句子:听臣微志。

14

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 .C.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 .

迫:逼迫

联想课文《指南录后序》中的句子:时北兵已迫修门外。

壁:营垒

联想《史记选读》中课文《高祖本纪》中的句子: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或《项羽本纪》中的句子: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答案 D

解析 度:常态。

(2)利用成语联想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接近、到。联想成语“若即若离” .②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掩饰。联想成语“文过饰非” .③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迫近、接近。联想成语“日薄西山” .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寻找、寻求。联想成语“求全责备” .

实词推断常常联想到的成语 干名采誉(求取) 形影相吊(慰问) 严惩不贷(宽恕) ...亟来问讯(屡次) 既往不咎(责备) 细大不捐(抛弃) ...披荆斩棘(拨开) 不期而遇(约定) 不速之客(邀请) ...毁家纾难(解救) 冠盖相属(连接) 屡试不爽(差错) ...不赞一词(助) 垂帘听政(管理) 求全责备(要求) ...口诛笔伐(讨伐) . 度:考虑

联想《史记选读》中课文《刺客列传》中的句子: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解答文言实词题的实战技巧

1.巧识设误手法判断实词词义

高考命题者在设置实词释义题时常用的设误手法有:

(1)不辨词义:主要是针对一词多义的现象,命题者常常用以“甲义项”代替“乙义项”的方式设置错误。

(2)忽略活用:命题者有意忽略某一词的活用现象,用活用现象前的词义解释它,设置答题陷阱。

(3)以今释古:命题者常借用以今义释古义的方式考查考生对实词的掌握情况,这种设误角度多针对古今异义词。

15

(4)不看语法:命题者常常会通过故意忽略词间搭配,造成词性错误的方式命题。 (5)不明单双:命题者常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当成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双音词来解释,造成释义错误。 现学现用

下列错义设置用了何种手法?

(1)(2010·浙江)A.有屈焉 屈:屈辱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1·浙江)D.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 方:仿效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3·浙江)B.岂天下之人固可诬 诬:诬蔑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5·浙江)B.当涂兵之冲 冲:突袭,冲击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6·浙江)A.开门肃茂先入 肃:恭敬的样子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7·浙江)B.真可惜也 可惜:令人惋惜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辨词义 (2)不辨词义 (3)以今释古 (4)不辨词义(或:以今释古) (5)不辨词性 (6)以今释古

2.两次代入法

即要让词回原句,句回原文。也就是说,首先把解释好的词放回原句中,把整个句子翻译一下,一般情况下,译得通顺,就说明解释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如果词回原句还不能判定解释的正误,那么我们还可以把整个句子放到原文中,结合上下句,根据语境来判断解释的对错,这样,我们基本就能得出正确的判断了。 现学现用

(2014·浙江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欧阳行周文集序 [唐]李贻孙

欧阳君生于闽之里。幼为儿孩时,即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处。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每见河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于其间。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窅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未甚识文字,随人而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长吟高啸,不知其所止也。父母不识其志,每尝谓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为汩没之饥氓也。未知为吉凶邪?”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自此遂日日知书,伏圣人之教,慕恺悌之化,达.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