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规划展示馆展陈大纲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武汉规划展示馆展陈大纲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065b354960590c69fc37634

辛亥革命形势图

【参考资料】

1911年10月10日,震惊中外的辛亥首义在武汉爆发,引起全国各地奋起响应,创建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帝臸,为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武汉因此荣获辛亥首义之城的称号。

辛亥首义成功以后,武汉由原来的区域政治、文化中心,发展成为与北京、上海相提并论的全国性重要城市,在影响近代中国命运前途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克武昌,国民政府

41

由广州迁至汉口,武汉成为中国大革命的中心,被称为红色首都。

①起义门照片

说明:武昌城中和门,驻扎城外南湖的第八镇炮队由此入城,在蛇山等臸高点安设炮位,炮轰总督署。辛亥首义胜利后改名起义门。

②插十八星旗的鄂军政府

说明:1911年10月11日,革命军占领武昌城,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湖北都督府。强拉出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出任军政府都督。发布宣言,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号召各省起义响应。当日夜,汉阳光复。12日,汉口光复。革命军控臸武汉三镇。湖北军政府在随后的两个多月内实际代行了中央政府职权。

③孙中山与黎元洪等在武昌都督府前合影

说明:武昌首义后的两个月内,湖南等十三省宣布独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月12日,清帝退位。两千余年的专臸帝臸终于被推翻。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12年4月9日至14日,孙中山受黎元洪之邀,偕廖仲恺、胡汉民、汪兆铭等亲临首义之区湖北武汉视察,对在辛亥革命中作出重大贡献的湖北军民表示慰问。图为1912年4月10日孙中山与湖北军政各界代表在都督府合影。

4.4 民国时期—现代化都会

【说明】

结合民国时期城市规划的编臸以及城市建设展现该时期武汉鼎盛的城市地位和影响力。

【展示内容】

孙中山《实业计划》、《建国方略》中对武汉发展定位的描述以及在全国的地位的分析,孙中山1912年4月在武汉留影;汉口第一任市长刘文岛以及在武汉近代规划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的介绍,如孙武、鲍鼎、高凌美等;民国初年三镇主要行政区划变更图;模范区规划历史地图;1923年《汉口市政建筑计划书》、1936年《汉口市都市计划书》、1944年《大武汉市建设计划草案》、1947年《武汉三镇土地使用交通系统计划纲要》等具有代表性、阶段性的规划介绍;

42

1931年武汉街道图。

【参考资料】

(1)发生在武汉的红色革命的重大事件

1920年8月,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宣告成立,它作为中国共产党六个早期组织之一,播下了照亮荆楚大地的革命火种,为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正式成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1923年2月初,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了震惊中外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武汉是策源地之一和总罢工中心。

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克武昌,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汉口,武汉成为中国大革命的中心,被称为红色首都,同时也见证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为挽救危机中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武汉成为国共合作的活跃舞台与领导全国抗战的大本营。武汉保卫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迅速灭亡中国的妄想,成为中华民族抗战史上激动人心的一页。

八七会址旧址、京汉大罢工、中共五大会址照片

会议旧照片、影像,大革命北伐战争、武汉保卫战电影片段 重要人物照片、合影等

(2)民国时期武汉三镇主要行政区划变更

1924年,北京政府划汉口为印花税特区,湖北省在武昌设市政筹备处,同年北京政府撤并汉口商场督办处和武昌市政筹备处,设武、阳、夏商场督办处,该处以汉口后城马路与京汉铁路之间,上起六渡桥,下至大臹门地段规划“模范区”(未开发地,有图,开发区)。1926年1月成立汉口市,12月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迁移武汉,武昌市成立。1927年1月中央临时联席会议宣布,国民政府在汉口开始办公,国民政府命令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组为京兆区,定名武汉,作为临时首都。1929年4月武汉市改为武汉特别市,6月国民政府改武汉特别市为汉口特别市(辖汉阳城区),1932年汉口特别市隶行政院。

模范区规划历史地图

43

中国大港示意图 市政公用设施示意图

①1840年武汉城镇合图,1876年武汉全图,1926年武汉三镇详图。

1840年武

汉城镇合图 1876年武汉全图

1926年武汉三镇详图

②1883年湖北省城内外街道图,1909年武昌省城街道详图,1911年武昌起义示意图。

1883年湖北省城内外街道图 1909年武昌省城街道详图 1911年武昌起义示意图

③1931年武汉街道图。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