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政策与法规总复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旅游政策与法规总复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03c7b35a32d7375a4178024

旅游政策与法规总复习

1.我国现行旅游法主要是由法规构成的。

2.根据《旅行社条例》规定,外商投资旅行社不得经营出境旅游业务。 3.导游人员等级考核标准规定中级导游员的游客反映良好率不低于90%。 4.消费者的权利和权利的保护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两大核心内容。 5. L字签证发给前往中国旅游、探亲、或因其它私人事务入境的人员。 6.旅行社对保险公司请求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权利,自其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2年不行使便自动消失。

7.饭店接待境外旅客住宿,应当在24小时内向当地公安机关报送住宿登记表。

8.我国对外国旅游者进行的“一关四检”检查制度中的安全检查是对进出境的人和物进行检查。

9.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死亡或者重伤致残,经济损失在10万元至100万(含100万)元人民币者。

10.游客与旅行社之间发生纠纷,如果双方都同意在没有第三者参与的情形下解决纠纷,那么,其途径就只能是协商。

11.合同变更实质上就是合同内容的改变。

12.当事人一方向另一方发出的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是要约。 13.为加强对导游员执业行为的动态管理,导游员从业所在地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负责具体执行导游人员计分管理制度。

14.消费者协会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团体。

15.中国消费者协会于1984年12月26日在北京成立。

16.甲旅行社由于航空公司不能提供机票而对旅游者造成违约,甲旅行社应当向旅游者承担违约责任。

17.旅游突发公共事件按其对旅游者造成的伤亡程度不同,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三级。

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19.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划分原则及排列秩序,我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

20.旅游投诉管理机关审查投诉决定是否受理的期限是7日,从接到投诉诉状或者口头投诉的第二日起算,其间有节假日的,往后顺延。

21.某当事人迟延履行合同后发生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某当事人不能免除责任。

22.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应当增存120万元人民币的质量保证金。

23.导游员张某在带团中,擅自减少旅游项目,应当受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暂扣导游证三至六个月的处罚。

2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协会不得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

25.南昌市居民张某应聘在深圳市某公司短期工作,他欲报名参加当地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应当向户口所在地的市、县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出境证件。

26.出国旅游团队是指由有经营权的旅行社组织的3人以上的出国旅游团。 27.导游人员组织游客游览自然保护区时允许开展活动的区域是实验区。 28.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29.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旅游安全管理的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基层为主。

30.《旅游投诉暂行规定》规定,旅游投诉管理机关请求保护合法权益的投诉时效期间为60天。

1.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可申请变更或撤销。

2.遭遇不可抗力一方当事人的义务有通知义务、提供证明义务。

3.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服务是导游人员概念的主要特征。

4.《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被吊销导游证的人员,不得颁发导游证。

5.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接受所在地旅游行政部门的行业管理、不作为权利义务主体、其民事责任由设立社承担等是对旅行社设立的分社的正确表述。 6.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都是无效的合同。

7.旅行社提供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旅游者团队餐时食物中毒都属于旅游安全事故。

8.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均属于国家所有的文物。

9.张某想单独去欧洲旅游,如果他想选择“绿色通道”通关,应当不携带文物出境、携带物品不超出海关规定的限制标准。

10.目前,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总量控制、配额管理制度、组团社审批制度、出国旅游目的地审批制度。

11.《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中所指的娱乐场所包括歌舞娱乐场所、游艺娱乐场所。

12.导游人员在进行导游活动时,私自承揽导游业务,进行导游活动;为迎

合个别旅游者的低级趣味;在讲解中掺杂庸俗下流的内容、导游人员向旅游者兜售物品等都是违反其职责的。

13.导游员黄某进行导游活动时,与景点定点商店串通起来,欺骗旅游者消费,使该团旅游者购买大量假玉石,造成恶劣影响。对此行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处罚黄某和黄某所在的旅行社。

14.一般而言,持有公务护照、外交护照的外国人入境,可以根据与我国订立的互免签证协议,免办入境签证。

15.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服务者、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出租者、生产厂家要求赔偿。

16.给导游人员一次扣10分的情形有:殴打或漫骂旅游者、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的。

17.旅游保险的受益人具有以下的特征:受益人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指定产生的、受益人享有保险金的请求权、受益人只存在于人身保险合同中。

18.旅游保险合同的客体有:旅游者的财产及有关利益、旅游者的身体。

19.旅行社设立的分社与服务网点的共同点有: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接受所在地旅游行政部门的行业管理、为设立社招徕游客并提供咨询、宣传等服务。

20.关于风景名胜区的正确描述是:风景名胜区的主管部门是建设部门;国家对风景名胜区实行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规划、永续利用的原则;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期一般为20年。

21.《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均属于行政法规。

22.外商投资旅行社的业务经营范围包括:入境旅游业务、国内旅游业务。 23.旅行社根据业务经营和发展的需要可以设立非法人分社、营业部等分支机构。

24.旅行社不得采取为招来旅游者提供虚假的旅游服务信息、假冒其他旅行社的注册商标、以低于正常成本的价格参与竞销等不正当手段从事旅游业务。

25.导游员职业道德修养的特点是:消化自汲、自我定型、循序升高。 。 26.从法律渊源的角度来看,《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属于行政法规。

27.诉讼的法律特征有:国家强制性、严格的规范性。

28. 旅游经营者不履行合同、旅游经营者没有提供价质相符的旅游服务、旅游经营单位员工私自收受回扣和索要小费、旅游经营者有欺诈投诉者损害投诉者利益的行为均属于旅游者的投诉范围。

29.因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某人在被胁迫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均可以撤消。

1.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组织。√

2.凡我国境内正式开业一年以上的住宿企业可申请评定星级。√

3.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一方可单方面解除合同。√ 4.领队证由申请人自己向旅游行政部门领取。×

5.护照是一个主权国家为维护本国主权、尊严、安全和利益而实施的一项入出境管理措施。×

6.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就是要使对方的请求权消灭或使其效力延期发生。√ 7.导游员道德结构包括德形和德心两个方面。德形是导游员道德要求的外在表现,德心是导游员道德要求的内在诉求。√

8.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禁止出境展览。√ 9.中文导游员的服务对象是国内旅游的中国公民,但不包括港、澳、台同胞。×

10.中国民航规定,中美和中加国际航线上的免费行李额适用计件。√ 11.调解是处理旅游投诉案件的必经程序。× 12.外交签证签发的对象都具有外交身份。× 13.我国颁发的护照有效期都是5年。×

14.外商投资旅行社可以经营我国公民赴香港、澳门的旅游业务。× 15.导游人员在导游活动中不能收取小费。√

16.经批准进入中国境内的外国人,持有效护照和居留证可以进入我国任何地区旅游。×

17.入境旅游业务包括招徕、组织、接待在中国内地的外国人,在内地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和在大陆的台湾地区居民在境内旅游。√

18.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主要体现在: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的条件。√

19.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0.国际旅行社连续两年未按规定组织管理人员及导游员、领队人员等从业人员参加培训或集中培训时数不够规定标准的,则暂缓通过业务年检。×

21.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正式开业接待旅游者1年以上的旅游区(点)均可申请参加质量等级评定。√

22.旅游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及内容三要素构成。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旅游者与旅游组织。×

23.论文答辩是考核特级导游人员的一种方式。√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是代替护照使用的国际旅行证件,与护照具有同等效力。√

25.在解决旅游纠纷的过程中,双方当事人一旦申请仲裁,就不能再向法院提起诉讼。√

26.经授权的边防检查站作为口岸签证机关,可以为在外事旅游活动中确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