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文科)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5年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文科)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e45f11d7c1cfad6185fa79d

2015年宾阳高中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文科)

命题人:陆慕尘 审题人:高一地理组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题,合计60分)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2011年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示意图”,回答1~2题。

1.未来人口压力最大的国家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甲 B.最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丙 C.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乙 D.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是丁 3.下列可承载人口最多的地区是( )

A.青藏高原 B.长江三角洲 C.内蒙古高原 D.塔里木盆地

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完成4-5题。

年龄段(岁) ≥60 45-59 25-44 15-24 0-14

迁出人数(人) 700 1600 2000 2400 640 1

迁入人数(人) 800 5000 30000 27500 5000 4.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 )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5.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 ) A.环卫人员 B.中小幼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城市“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关于该区域发展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的服务功能与丁相同 B. 乙的地域结构分化最明显 C. 丙的某项服务功能可能超过甲 D. 丁的服务范围明显大于乙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呈正相关 B.城市规模等级模型呈倒金字塔形

C.合理的城市体系结构有利于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 D.等级高的城市,多位于城市群的边缘地带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习惯上被称为“亚洲的粮食”。据此回答8-9题。

8.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原因是( )

A.亚洲缺粮食 B.水稻只产于亚洲 C.亚洲人以稻米为主食 D.水稻营养最高 9.美国水稻种植业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明显差异是( ) A.产量不同 B.种植制度不同 C.产品品种不同 D.播种技术不同

2

10.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 B.商品谷物农场都是家庭经营方式 C.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商品谷物农场 D.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包括水稻种植业

右图为我国201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化水平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部省份城市化水平总体高于西部省份

B.青海城市化水平高于辽宁 C.西北省份城市化水平总体高于东北省份

D.黑龙江城市化水平最低

12.广东城市化水平高于新疆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条件优 B.知名度高 C.经济发达 D.矿产资源丰富

我国一些地区的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据此回答13~14题。

201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60@%-60 %-40.这种农业变迁最有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河西走廊 D.珠江三角洲 14.这种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政策 C.市场 D.交通 15.鲁尔区和我国鞍钢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水源充沛 ③内河航运便利 ④市场广阔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M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收到货。下图示意M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据此回答16-18:

3

16.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在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 ) A.设计 B.提供面料 C.加工 D.送货上门 17.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 )

A.大型服装超市 B.服装专卖店 C.代理销售商 D.信息交流平台 18.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 ) A.配送仓库 B.面料厂 C.制衣厂 D.仓储中心

读右图回答19—21题。

19.右图中③所表示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 )

A.采掘工业 B.钢铁工业 C.电视机装配工业 D.制糖工业 20.工业生产活动中,最可能有地域性特点的是哪一类工业( )

A.① B.② C.③ D.④

21.由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在不断发展变化,③的位置移向⑤处,其原因最可能是( )

A.信息通信网络越来越通达 B.该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提高 C.政府的影响力加强 D.工业污染严重,被迫搬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