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第三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d50ebe5650e52ea5418980e

3.选择和组织社会教育活动内容应遵循哪些原则?应如何具体运用?

4.学习重点运用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特殊方法,设计2~3个活动。

本 章 附 录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

一、总目标

(一)引导幼儿初步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二)引导幼儿遵守最基本的规则,培养幼儿基本的社会技能。 (三)引导幼儿初步接触、观察和关心周围的社会环境及社会活动。 (四)引导幼儿逐步适应并喜欢集体生活,产生初步的爱集体的 (五)初步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行为和习惯,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六)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劳动的情感,以及初步的爱好和平的情感。

(七)引导幼儿初步感受中华民族和世界的优秀文化,激发幼儿初步的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分类目标 (一)人际关系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有关自己成长的最基本的知识。

2.初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尊心、独立性,以及最基本的自我控制和应变的能力。

3.使幼儿逐渐了解父母、老师、同伴及其他社会成员,引导幼儿逐渐学会同情、关心他人,并乐于帮助他人,激发幼儿初步的爱父母、爱长辈、爱老师的情感。

4.引导幼儿积极地同他人交往,并培养幼儿合作、交往、分享、谦让等方面的基本社会技能。

5.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所在的集体,使幼儿逐步适应并喜欢集体生活,初步产生对集体的关心、喜欢之情。

6.初步培养幼儿的诚挚、勇敢、守纪律等基本品质,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二)社会环境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家庭、幼儿园,初步认识主要的生活机构和设施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激发幼儿初步的热爱劳动者的情感。

2.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周围的主要自然景观,初步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所在地的名称。

4.引导幼儿感知我国的国名、国旗、国歌、国徽,初步了解我国几个主要的民族及几个主要的风景名胜区。激发幼儿初步的爱祖国的情感。

5.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重大的节日和重大的社会事件。

6.使幼儿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民族,激发幼儿爱和平的情感。

(三)社会行为规范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公共卫生规则,并初步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并逐步掌握基本的公共交通规则。 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并逐步掌握各种学习活动的规则。 4.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并逐步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规则。 5.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并逐步掌握生活中的各种规则。 6.引导幼儿初步懂得要保护环境。

7.引导幼儿初步养成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习惯,激发幼儿初步的热爱劳动的情感。

8.引导幼儿初步懂得正确与错误,激发幼儿初步的是非感、爱憎感。

(四)社会文化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文化。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我国主要的人文景观、文化精品和民间节日等。

3.引导幼儿初步感受世界著名的人文景观及优秀的艺术作品,引发幼儿对世界文化的兴趣。

三、阶段目标 (一)小班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身体主要部分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初步学会自我保护。

2.使幼儿知道自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初步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最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

3.引导幼儿逐步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认识幼儿园中的同伴和成人,初步了解他们与自己的关系,使幼儿初步适应幼儿园生活。

4.使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愿意与他人交往,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集体生活。

5.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使幼儿初步学会有礼貌地同他人交往,见了老师和长辈会鞠躬、问好。

6.使幼儿初步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卫生要求,养成初步的卫生习惯。

7.使幼儿初步懂得最主要的交通安全常识。

8.引导幼儿遵守最基本的学习活动规则,初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9.激发幼儿从事简单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父母和老师的劳动。

10.使幼儿初步懂得不提无理要求、不无故发脾气的道理。 11.教育幼儿与同伴共同活动时不争夺或独占玩具。 (二)中班

1. 使幼儿初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异同。

2.使幼儿初步了解自己的与他人的情绪,初步学会同情和关心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