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全雄1号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黄颡鱼全雄1号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d4c1cc276eeaeaad1f330c6

脊椎骨总数36~38个。 4.2.3腹膜

腹膜白色。 4.2.4性别

均为雄性 5生长 5.1生长

长江中游湖泊中黄颡鱼自然种群和黄颡鱼“全雄1号”不同年龄组鱼的体长和体重实测值见表4-2(长江中游湖泊中黄颡鱼自然种群参考水产行业标准SC1070-2004黄颡鱼)。

表4-2各年龄组鱼的实测体长和实测体重

年龄 性别 体长 /cm 体重 /g 雌 7.1~ 11.4 7.1~ 27.1 1 雄 6.9~ 10.7 6.1~ 28.5 全雄 10.5~ 14.2 12.8~ 32.0 雌 10~ 13.3 20.8~ 51.3 2 雄 11.8~ 14.5 21.9~ 67.1 全雄 雌 3 雄 全雄 23.1~ 28.9 10.1~ 11.69~ 11.8~ 18.8 22.7~ 129.8 14.8 28.7~ 60.5 20.2 34.1~ 130.2~ 136.6 202.5 注:年龄,主要依据脊椎骨上的年轮数 5.2繁殖

黄颡鱼“全雄1号”的父本为超雄黄颡鱼,母体为普通雌性黄颡鱼。用作黄颡鱼“全雄1号”亲鱼培育的普通雌性黄颡鱼和超雄黄颡鱼的外部形态应符合SC1070规定,年龄2龄以上。父本全长20cm以

上,体重在120g以上;母本全长15cm以上,体重在50g以上。 6 生化遗传学特征

黄颡鱼“全雄1号肝组织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电泳酶谱见图4-2,同工酶扫描图谱见图4-3。

图4-2黄颡鱼“全雄1号”肝组织LDH同工酶电泳图谱

图4-3黄颡鱼“全雄1号”肝组织LDH同工酶扫描图谱。

7细胞遗传学特性 7.1体细胞染色体数

2n=52。 7.2核型公式

24+m+14sm+10st+4t(图4-4)

图4-4黄颡鱼“全雄1号”染色体组型 8检测方式 8.1抽样

按GB/T18654.2-2003的规定执行。 8.2性状测定

按GB/T18654.3-2003的规定执行。 8.3生化遗传分析

按照常规的生化遗传分析法进行 8.4染色体检测

按GB/T18654.12-2003的规定执行。 8.5综合判定

按GB/T186541.1-2003的规定执行。 8.6性别鉴定方式

黄颡鱼“全雄1号”雄性率检测方法包括分子检测法(附件12-2)和性腺解剖法(附件12-1)。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SC1070-2004黄颡鱼》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苗种管理文件汇编》中水产原、良种审定标准制定。

本标准检测方法采用目前国内通用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由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由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汉勤,田华,管波,林茂寒,徐江,侯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