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一单元 第七节、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19版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一单元 第七节、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d3ac47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d6

应用体验之旅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C.学而知之者,次也

B.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D.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解析:A项,“知”通“智”;B项,“亡”通“无”;D项,“出则弟”的“弟”通“悌”。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C.古之学者为己 ..

B.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D.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

解析:A.古义为“浇薄,不厚道”,今义为“偷窃”。B.古义与今义一致。C.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D.古义为“独自站立”,今义为“不依靠他人,自主地生存”。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不贰过.A.? ?鲤趋而过庭?.??恭而无礼则劳.C.?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亲?君子笃于.

B.? ?敏于事而慎于言?.?而有信?言.?D. ?不学《诗》,无以言?.

解析:A项,“犯错”/“经过”;B项,介词“对”/介词,“在”;C项,“辛苦”/“功劳”;D项均为“说话”。

答案:D

4.下列句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B.敏于事而慎于言

C.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解析:A、B、C均为状语后置句,D为定语后置句。 答案:D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5~9题。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论语·季氏》)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

(《论语·阳货》)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而知之者,上也 .B.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C.不如丘之好学也 .D.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解析:“困”意为“遇到困难”。 答案:B

6.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生而知之者?③十室之邑??..? ? ??不学④不如丘之好学也?②困而?..

(知道,有知识) (贫困) (比得上) (狂妄)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解析:①中的“而”为连词,表顺承关系。②中的“而”为连词,表转折关系。③中的“之”为结构助词“的”。④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答案:C

7.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C.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B.居!吾语女 D.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解析:C项中“忠信”为形容词用作名词,意为“忠厚诚实的人”。其他三项无词类活用现象。

答案:C

8.下列选项对选文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

A.孔子将人分成四个不同的层次,只是为了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而并非突出他的等级观念。

B.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既认为自己的忠信不十分突出,又坦言自己非常好学。

C.孔子对仲由提到“六言六蔽”,其实是在强调不学习的危害,并且对“仁”“知”“信”“直”“勇”“刚”进行了否定。

D.孔子在这里说的学习,并非单纯地指学习知识,更主要的还是指加强道德修养。 解析:C项中,孔子并未否定“仁”“知”“信”“直”“勇”“刚”六种品行。 答案:C

9.如何理解选文第2则中“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孔子的意识中,他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是“上智”之人;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文化知识,而且勤奋好学,思维敏捷。所以,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并非“天资”,而是后天的勤奋。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智者。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息 争 (清)刘大櫆

昔者孔子之弟子,有德行,有政事,有言语、文学,其鄙有樊迟,其狂有曾点。孔子之.师,有老聃,有郯子,有苌弘、师襄,其故人有原壤,而相知有子桑伯子。仲弓问子桑伯子,而孔子许其为简,及仲弓疑其太简,然后以雍言为然。是故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呜呼!此其所以为孔子欤?

至于孟子,乃为之言曰:“今天下不之杨则之墨,杨墨之言不息,孔子之道不著,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当时因以孟子为好辩。虽非其实,而好辩之端,由是启矣。唐之韩.

愈,攘斥佛老,学者称之。下逮有宋,有洛、蜀之党,有朱、陆之同异。为洛之徒者,以排击苏氏为事;为朱之学者,以诋陆子为能。

吾以为天地之气化,万变不穷,则天下之理,亦不可以一端则尽。昔者曾子之一以贯之,自力行而入;子贡之一以贯之,自多学而得。以后世观之,子贡是,则曾子非矣。然而孔子未尝区别于其间,其道固有以包容之也。

夫所恶于杨墨者,为其无父无君也;斥佛老者,亦曰弃君臣,绝父子,不为昆弟夫妇,..以求其清净寂灭。如其不至于是,而吾独何为訾謷之?大盗至,胠箧探囊,则荷戈戟以随之,服吾之服,而诵吾之言,吾将畏敬亲爱之不暇。今也操室中之戈而为门内之斗,是亦不可以

已乎?

夫未尝深究其言之是非见有稍异于己者则众起而排之此不足以论人也人貌之不齐稍有巨细长短之异遂斥之以为非人岂不过哉?北宫黝、孟施舍,其去圣人之勇盖远甚,而孟子以为似曾子、似子夏,然则诸子之迹虽不同,以为似曾子、似子夏可也。

居高以临下,不至于争,为其不足与我角也。至于才力之均敌,而惟恐其不能相胜,于..是纷纭之辩以生。是故知道者,视天下之歧趋异说,皆未尝出于吾道之外,故其心恢然有余;夫恢然有余,而于物无所不包,此孔子之所以大而无外也。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鄙有樊迟 .B.能言距杨墨者 .

C.绝父子,不为昆弟夫妇 ..D.至于才力之均敌 ..解析:A项,鄙:浅薄。 答案:A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未尝深究其言之是非/见有稍异于己者/则众起而排之/此不足以论人也/人貌之不齐/稍有巨细长短之异/遂斥之以为非人/岂不过哉

B.夫未尝深究其言之是/非见有稍异于己者/则众起而排之/此不足以论人也/人貌之不齐/稍有巨细长短之异/遂斥之以为非/人岂不过哉

C.夫未尝深究其言之是/非见有稍异/于己者/则众起而排之/此不足以论人也/人貌之不齐/稍有巨细长短之异/遂斥之以为非人/岂不过哉

D.夫未尝深究其言之是非/见有稍异/于己者/则众起而排之/此不足以论人也/人貌之不齐/稍有巨细长短之异/遂斥之以为非/人岂不过哉

解析:夫未尝深究其言之是非,见有稍异于己者,则众起而排之,此不足以论人也。人貌之不齐,稍有巨细长短之异,遂斥之以为非人,岂不过哉?

答案:A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人们认为他喜欢辩论。虽然这个说法不确切,然而好辩的苗头,从此开始了。

B.作者认为,真正懂得做学术的人,能心胸宽广地包容天下各种不同的流派学说,并且能用自己的学说逐渐影响各种流派,最终让这些学说为我所用。

C.作者认为天地间的阴阳二气化育万物,变化无穷,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不可能从一个方面概括罄尽。

D.作者对不深入研究别人言论的对与错,发现别人与自己的见解稍有不同,就群起而攻

(卑鄙) (反对) (兄弟)

(相等,分不出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