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自查报告[精品文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自查报告[精品文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cd07dc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d

16. 我校教师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的总体安排和课程管理。教师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法制宣传周、心理健康月、百姓法律大讲堂、阳光社区、大学生自管会等实践平台,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实验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形式把课堂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集体与分散结合,实现了课堂教学向社会实践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17.教学模式改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以“课堂教学”为本体,以“参与性教学、体验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为支撑的“一体四翼”教学模式。“一体”即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完成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四翼”即课外教学:以教师设计论题,让学生利用网络平台、班级活动、团日活动等进行参与性教学,巩固课程内容;以校园文化艺术节、法制宣传周、阳光社区、大学生自管会等形式进行体验性教学,拓展课程内容;以公共选修课、人文素质报告、专题讲座讨论、影视讲坛等形式开展研究性教学,深化课程内容;以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实验实训、顶岗实习等形式开展实践性教学,应用课程内容。思政课教师能结合教学,主动深入学生,协助班主任开展工作,有1/3的老师本身就承担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有的还曾担任系部学生科、团总支负责人,其中魏小星老师现任校团委书记。有的教师担任学生社团和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如崔昌玺老师担任学生社团“赤子之心”的指导老师,陈志峰和蔡暄老师担任学生社团“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指导老师等。许多老师经常担任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组织课外理论学习活动,做到教书育人,多人次荣获省、市、校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新成立的学生社团——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挂靠思政部,成为我校学生课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学习的一个重要渠道。

18.根据学校教务处和教学督导室的统一部署,原有两个相关教研室每学期都于期中和期末对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文档、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教学检查。思政部成立以来,进一步突出了我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检查工作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19.自“05方案”实施以来,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和方法,坚持“教考分离”的原则,尝试新的考试方式,各门课程的考试和考核统一试题、统一成绩评定标准,采用闭卷、开卷、平时作业、撰写小论文等形式,注意加强平时考核,把考试与课堂综合考查结合起来,把期末的一次性的静态考试与教学全过程的动态考核结合起来,力求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使考核考评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发挥考核考评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杠杆作用。

20.我校教务处和教学督导室每学期以座谈、走访、问卷调查、学生给任课教师打分等形式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和“我最喜爱的思政老师”评选活动,建立了学生评教制度。学校教学督导室成员深入课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作出评价,同时将评价结果向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本人反馈,并结合其他结果评定教师年度考核的最终成绩。这一举措确保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敬业精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由于我们长期大力加强教学管理和课程建设,使得课程建设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高。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刑法学》等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思政课教师自编教材《大学生礼仪规范教程》获校2008年度教学成果三等奖、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高校优秀教材”、2009年度校级“精品教材”,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获学校2010年度教学成果一等奖。《伦理学概论》获江苏省多媒体课件竞赛二等奖。2008-2010年,卜慧芬、黄彬、张龙秀等思政课程教师在校青年教师赛课中连续获得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