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防治手册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脑卒中防治手册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bdc1466e2bd960590c6777e

以首先考虑选择华法林,但使用华法林需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保持INR在2~3的范围。2、如果当地医院没有条件监测INR,则不要选用华法林而选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3、如果有消化道不适或其他禁忌证不能使用华法林或阿司匹林时,可选用氯吡格雷。4、如果经济条件限制不能承受氯吡格雷的价格,可选噻氯匹啶,但应特别注意其白细胞降低的问题,应密切监测血象。

以目前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药物治疗为例,推荐常规使用(即多数患者可用)的特异性药物为:阿司匹林75mg~150mg/天。推荐选择性使用的药物有: 3小时内静脉使用r-tPA,或6小时内静脉使用尿激酶;根据患者情况及我国国情可考虑酌情选用的有:降纤制剂;依达拉奉;某些特定条件下的抗凝药物等;一些中成药,如川芎嗪、丹参、银杏叶制剂及其他活血化淤药物等。不推荐:激素、静脉使用尼莫地平及无选择地使用抗凝剂等。

关于一般(不伴房颤者)缺血性脑卒中后再发脑卒中的预防(二级预防),推荐常规使用的药物有:降压药、他汀类调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

(1)降压药:最重要的是要能很平稳地降低血压,减少血压大幅波动,可选用一天服用一次的降压药物(如:络活喜等)。降压需要达标,如服用一种药效果不理想时,应该联合使用降压药,联合利尿剂如吲达帕胺、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培哚普利等。

(2)他汀类调脂药:现已有充分的证据证实他汀类药(如:立普妥等)可用于多数患者,可减少脑卒中患者的复发和其它心血管病危险。

(3)抗血小板药物:首选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强调早期开展二级预防。也可选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潘生丁)缓释剂的复合制剂。

总的原则是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循证医学研究显示,更多的脑卒中药物为有潜在疗效但当前证据尚欠充分。例如市面上很多具有改善血流或神经保护机制的西药及活血化瘀的中药或中成药。用或不用这些药物当前尚无从证明是否恰当。对这类药物其选用原则为:根据当前可得到的最好证据及个体病情,选用人体研究相对较多且未显示有害证据的药物。除考虑其潜在的效果外,还要充分考虑副作用、经济承受能力、易使用性和患者及亲属的意愿等问题。

七、脑卒中的康复

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对于减轻患者的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住院期间康复治疗开始的具体时间要由神经科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开始康复训练的时间不同。脑卒中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不仅可以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缩短恢复期限,还可以避免各种并发症及误用综合症的发生。脑功能的恢复一般在卒中发生后的前3个月恢复最快。因此康复训练应在神经科医生指导下积极地尽早开始。

1、康复治疗的手段

主要有运动疗法治疗、作业疗法治疗、言语疗法治疗、文体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假肢矫形器使用、康复护理、按摩针灸等。

2、脑卒中康复护理

经过康复工作者的大量实践证明,康复要从疾患发生之时(生命体征平稳)开始,康复必须与治疗同时进行。早期康复可以增加感觉信息的输入,可杜绝或减轻废用综合征的发生,如压疮、肌肉萎缩、关节疼痛和挛缩,可缩短康复疗程。

3、介绍几种简单并且在医院和社区均可以实施的康复护理方法 (1)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

良肢位--是将患侧肢体置于抗痉挛的位置。换言之,就是正确的肢体摆放。 在急性期患者大部分时间在床上过,床上正确的体位摆放是预防关节挛缩、变形的重要措施之一。有仰卧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

仰卧位

尽可能少采用仰卧位,因为这种体位异常活动最强;使偏瘫侧骨盆后旋,患侧下肢外旋,同时也增也加了骶尾部、足跟外侧和外踝处褥疮的发生。作为一种替换体位或者患者需要这种体位时采用。

患侧卧位

患侧卧位是所有体位中最重要的体位。该体位增加了知觉刺激,并使整个患侧上肢被拉长,从而减少痉挛;另一个明显好处是健手能自由活动。

健侧卧位

患侧上肢:放松前伸,放于枕头上,高于心脏,肩前伸,肘伸直,腕背伸,五指伸展。患侧下肢:在前稍屈曲放于软枕上,健腿在后自然屈曲。

(2)床上正确的坐姿

保持床上正确的坐姿较为困难,当床上不可避免要坐位时,必须选择正确的直立坐位姿势。

床头柜应放在偏瘫侧

无论病人坐位或卧位取物时,床头柜的放置;护理者或家属看望病人,与病人交谈时均应放在或站在患者的偏瘫侧,这样视觉、听觉均来自病侧,有利于引起病人对患侧的注意,从而促进大脑认知功能的恢复和意识到患肢的存在,可加强康复训练。

(3)帮助患者床上正确的坐起

(4)床上活动—桥式运动

目的在于早期训练双上肢负重,利于上肢功能的恢复,同时桥式运动时腰背肌的收缩及髋关节的伸展,可稳定髋关节及脊柱,训练骨盆的控制能力,诱发下肢的分离运动,缓解躯干、下肢痉挛,有利于早期下地及步行;另一好处是提高床上生活自理能力,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熟练的桥式运动利于便盆的放置,给卧床的病人带来生活上的方便。

(5)翻身训练

翻身是最有治疗意义的活动,它能刺激全身的反应和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肺部感染和泌尿系感染,预防压疮的发生和预防关节挛缩,变性等并发征;在康复方面翻身,尤其是躯干的旋转,不仅是抑制全身张力的有效反复法,还能在张力正常之后增进主动控制。一般患者采用摆动翻身和健腿翻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