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信管3+2马飞毕业论文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10信管3+2马飞毕业论文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b211b9d31b765ce04081411

1.2 项目开发目的

基于《计算机基础》的网络答疑系统的开发目的是使高校《计算机基础》的网络答疑模式从手工记录转变成信息管理,为《计算机基础》的网络答疑人员提供方便条件。对高校答疑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之后,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开发出一套新型的管理系统,从中领悟系统开发的思想,掌握系统开发的流程和方法。随着高校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将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化的管理。所以系统开发将围绕高校计算机基础答疑工作的实际情况,使之能迅速适应高校的需要。

基于《计算机基础》的网络答疑系统的实施的现实意义:减少管理答疑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浏览查看,而且更加直观;改变了以前工人手工记录的方式,电脑录入更加方便快捷;实现了《计算机基础》的网络答疑的计算机化。

2 需求分析

2.1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在进行系统业务流程分析时,需要按照原有信息流动过程,逐个地调查分析所有环节的处理业务、处理内容、处理顺序和对处理时间的要求,弄清各个环节需要的信息、信息来源、流经去向、处理方法、计算方法、提供信息的时间和信息形态(报告、报单、屏幕显示)等。

业务流程分析可以帮助开发者了解该业务处理过程,发现和处理系统调查工作中的错误和疏漏。业务流程分析是通过业务流程图来进行,即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

具体的系统业务流程如图2-1所示。

5

用户非注册用户注册学生信息表非注册用户已注册用户浏览系统信息登录系统信息课件下载课件信息进入聊天室上传课件教师人工答疑退出

图2-1 系统业务流程图

2.2 数据流图分析

数据流程是指数据在系统中产生、传输、加工处理、使用、存储的过程。数据流程分析是把数据在现行系统内部的流动抽象的独立起来,舍去了具体组织机构、信息载体、处理工具、物质、材料等,单从数据流动过程来考查实际业务的数据处理模式。

数据流程与数据流程分析是今后建立数据库系统和设计功能模块处理过程的基础。描述数据流程的工具是数据流程图以及其附带的数据字典、处理逻辑等图表。其中数据流程图是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以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存储和传递。

在业务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对数据流进行了分析,从数据流动过程考察了实际业务的数据处理模式。该系统的数据流图分为顶层、一层、二层。现行的顶层数据流图如图2-2所示。

6

学生学生信息相关信息教师信息P0相关信息基于《计算机基础》的答疑系统管理信息管理员教师相关信息

图2-2顶层流程图

具体分析第一层数据流图,该层数据流图如图2-3所示。

学生信息P1学生信息注册用户管理学生信息自动答疑信息D2P2自动答疑信息自动答疑管理自动答疑信息站内新闻P3学生站内新闻站内新闻管理密码密码P4密码信息修改密码管理员信息学生个人信息D1学生信息站内新闻管理员D3站内新闻自动答疑信息D1学生信息D4教师信息管理员信息P5D4课件信息管理员管理课件信息P7D7课件信息课件信息教师教学课件管理教师信息P6教师信息教师信息管理D6教师信息教师信息 图2-3 第一层流程图

7

2.3 系统需求分析

2.3.1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也称为可行性研究,是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新系统的开发是否具备必要性和可能性,对新系统的开发从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以避免投资失误,保证新系统的开发成功。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下面将分别从技术、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对基于《计算机基础》的网络答疑系统的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

1.技术可行性

根据高校提出的系统功能、性能及实现系统的各种约束条件,根据新系统目标来衡量所需的技术是否具备,本系统是一个数据库管理和查询的系统,现有的技术已较为成熟,硬件、软件的性能要求、环境条件等各项条件良好,估计利用现有技术条件应完全可以达到该系统的功能目标。同时,考虑给予的开发期限也较为充裕,预计系统是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开发的。

由以上分析可知,基于《计算机基础》的网络答疑系统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2.经济可行性

高校具有信息化的处理设施,并且拥有支持本系统的应用平台。因此无需再投入资金购买其他设施。

系统的开发基于本人对程序开发的实践学习而来,学校无需资金投入,并且软件开发过程投入的成本不高,因此开发经费完全可以接受。

由以上分析可知,基于《计算机基础》的网络答疑系统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3.社会可行性

本系统的社会可行性主要从法律因素、用户使用可行性两方面进行研究。 (1)法律因素

本系统是根据基于《计算机基础》的网络答疑的实际工作情况开发研制的,是通过大量的调研得出的,系统的软件设计是在独立的环境下完成的,无可供抄袭的软件产品。

(2)用户使用可行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