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的教学案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的教学案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b1cd43c580216fc700afda1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学案例

陶孙禄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发

展过程、结果、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地点、奋斗目标、历史意义,培养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培养交流与合作、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以天下为已任、忧国忧民、不怕

牺牲、甘于奉献”的五四精神,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经过和意义,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的召开。

教学难点:本课有不少理论性概念,如何正确分析理解是难点。 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谈话、讨论、合作探究、辩论、竞答等方法。 教学流程:

一、播放团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学习“五四运动”

1、议一议,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小组探究后,挑选部分小组的学生代表来讲述。

老师引申提问: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在学生回答后,老师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弱后就要挨打,为了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每个同学都要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学好文化

知识,长大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2、老师提问: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口号分别是什么? 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作出回答。

老师指名一学生上黑板对以上内容进行板书设计。 3、小组合作学习,循序渐进地探讨问题:

(1)、五四运动经历了哪两个发展阶段?参与运动的主力和运动的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列表说明。

(2)、五四运动的结果怎样? (3)、五四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4)、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提示学生着重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比中得出结论)

4、各小组汇报交流探究结果。

5、开展辩论赛,领会“五四精神”的真谛。

导入:针对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有人赞成,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都应时刻关心国家命运,以天下为已任。也有人反对,认为学生应以学业为重,而不应耽误学业去参与政治运动。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要求:让学生根据不同意见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 目的: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五四运动中爱国青年忧国忧民、甘于奉献、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精神,进而学习这种精神。 三、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过渡语: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逐渐成为运动的主力,这

说明无产阶级已经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股政治力量,随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的成熟,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孕育而生了。

2、老师提问:今年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辰多少周年呢?中国共产党真的是在7月1日诞生的吗?(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

3、指导学生阅读文中小字部分,领会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4、老师提问:你能列举中国共产党的几个早期创始人吗?他们分别在哪些地方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学生思考后作答,教师归纳后板书。并请一个学生具体讲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小故事。

5、学生自编自演历史短剧《法国密探突闯中共一大会场》。 6、小组合作探究: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中共一大”与“中共二大”在提出的奋斗目标上有何不同?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7、各小组汇报交流探究结果。 四、课堂小结:

老师在作了课堂小结后,出示七言诗一首,以帮助学生记忆。 巴黎和会外交败,五四运动掀起来。学生集会大游行,工人阶级上舞台。

1921在上海,后来又到南湖上。中国诞生共产党,从此革命有方向。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我在学校上的一节公开课,在上完课后,听取了听课老师的点评,也认真地进行了总结反思,认为这节课的亮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体现新课程理念,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上学生唱“主角”,老师只是一个“配角”,课堂上多给学生思考、探究、交流的时间,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投入,使学生在疑惑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思考,在思考中有所发现。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谈话、讨论、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适当开展课堂竞答、辩论赛、编演历史短剧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智慧,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活跃了课堂气氛。

3、适时地渗透德育。

新课程要求老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同样,在历史教学中,老师不仅需要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历史学科道德情感教育的作用。如我在教学“五四运动的导火线”这一知识点时,就适时地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的教育。通过老师的总结,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受歁”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努力学习,长大为

祖国争光”的远大理想。

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一些地方:

1、课前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全面客观的了解,课前没有抓好预习这一环节,学生预习习惯还没完全形成,预习方法有所欠缺,以致在教学中部分学生反应冷淡,学生参与面不广。

2、教学时间分配不够科学。这一课要完成“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两项重要的知识内容的教学任务,如何分配好时间是本节课教学首先要面对的难题,而我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未充分考虑这一点,致使在课堂教学中,未合理把握时间,教学环节显得前松后紧,头重脚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