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时作业人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时作业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ae0fc3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5

第五章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选择题

1.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和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个事实说明( B )

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

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解析] 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因此,题干信息表明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正确说法是( A )

A.植物的叶、芽及细胞中的光敏色素等可以感受多样化的物理信息 B.动物的特殊行为只对同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

[解析] 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都能传递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利用的是化学信息,但属于生物防治。

3.下图为生态系统成分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图中的各成分之间均可以传递信息

B.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调整种间关系 C.无机环境发出的信息种类只能是物理信息

D.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解析]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可以发生在生物与非生物之间,A项正确。通过信息传递,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可以调整种间关系,B项正确。无机环境发出的信息可以是物理信息,也可以是一些营养物质发出的化学信息,C项错误。生态系

1 / 6

统的功能不仅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D项正确。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C )

A.“温柔陷阱”——捕虫草“绝技”: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食

B.“臭名昭著”——野生海芋: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传粉 C.“我最闪亮”——孔雀开屏:鸟类的求偶炫耀 D.“我的地盘”——美洲猎豹:撒尿标记自己的领地 [解析] 孔雀开屏进行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

5.假设动物“沟通”的定义是:发信息者发出信息以改变接收信息者的行为。则下列不属于“沟通”的是( D )

A.亲鸟假装翅膀受伤,以吸引天敌的注意,使其远离雏鸟

B.捕食性萤火虫模拟他种萤火虫的发光信号,以吸引该种雄虫前来,将之捕食 C.母土拨鼠发出警告叫声,使小土拨鼠及时躲避天敌 D.老鼠在草丛中跑动的声音,吸引了天敌的注意

[解析] 根据题干中对动物“沟通”的定义,老鼠在草丛中跑动的声音,并不是用来改变接收信息者的行为。

6.(2017·衡阳八中)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多种多样。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地甫鸟的雄鸟在发现天敌后急速起飞,扇动翅膀向雌鸟发出信号;有人迅速将一只椿象杀死,尽管做得干净无声,还是引起了其他椿象的逃跑。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B )

A.以上信息分别属于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 B.生态系统中信息是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而发挥其作用的 C.种间关系的调节和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D.信息传递的负反馈调节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

[解析] 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还可以来源于无机环境,如颜色、湿度、温度、磁力等。 7.(2017·襄阳四中)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是无机环境 B.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D.生态系统中植物都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的

[解析] 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还可来自生物,A错误;动物可以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进行信息传递,B正确;信息传递可以是双向的,能量的传递是单向的,C错误;生态系统中植物除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外,还可通过物理信息进行传递,如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

8.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种a和物种b的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2 / 6

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在物种a和物种b之间都是单向的 B.进化过程中物种a和b通过捕食关系相互选择

C.物种a和b的个体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是因为二者存在生殖隔离 D.物质在物种a和b之间不能循环流动

[解析] 由图可知,物种a与物种b之间形成捕食关系,能量只能由a传递给b,即单向流动;但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实现这种动态的制约关系的是双方之间彼此进行的信息传递,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调节种间关系中的作用,A错误;物种a和物种b相互作用,相互选择,共同进化,B正确;由于物种a和b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所以两物种的个体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正确;由于物种a与物种b之间形成捕食关系,所以物质在物种a和b之间不能循环流动,D正确。

9.(2017·天津一中期末)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是( C )

A.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 C.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D.播放集群信号录音招引鸟类

[解析] 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属于物理信息,A正确;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属于化学信息,B正确;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属于染色体变异,C错误;播放集群信号录音招引鸟类属于物理信息。D正确。

10.下列各项,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C )

①哺乳动物的体温 ②鸟类鸣叫 ③红外线 ④萤火虫发光

⑤植物分泌的化学物质 ⑥电磁波 ⑦昆虫发出的声音 ⑧昆虫的性信息素 ⑨植物开花 ⑩蓟的刺 ?紫外线 ?蜜蜂跳舞 A.①⑤?

C.①②③④⑥⑦⑨⑩?

B.?? D.①②③⑧?

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例是由孵

11.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

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且温度较低处,则产生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B )

A.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C.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 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

3 / 6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B ) A.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为作物传粉 B.向田间喷洒杀虫剂杀灭害虫 C.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家禽的产蛋量

D.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音信号来驱赶鸟类

[解析]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指组成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分之间以某种形式传递某些信号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故B项不属于信息传递的范畴。

二、非选择题

13.为了探究昆虫交配求偶与信息传递之间的秘密,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某昆虫未交配的雌虫(只有未交配的个体才能分泌性外激素)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

实验二:将未交配的雌虫先放到封闭的玻璃管中,再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发现捕捉到雄虫。

实验三:将未交配的雌虫腹部用小刀割下,再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发现捕捉到雄虫。

实验四:将未交配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在诱捕器的周围浇一桶汽油,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雌雄昆虫之间实现了信息的传递,这种信息被称为__化学信息__。

对比 实验一与实验二 结论 ①__昆虫间进行交流的信息是__ __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__ 实验一与实验三 ②__这种物质是由昆虫的腹部分泌的__ (3)实验四汽油的作用是__干扰雌雄虫之间信息的交流__,但仍能“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这说明__这种起信息传递作用的激素具有较强的专一性__。

(4)这个实验使人们受到启发,可能通过这种方法来控制和诱杀害虫,请指出一种可能的做法__将这种物质提取出来,制成诱芯,置于诱捕器中,用于诱杀昆虫(或将这种物质提取出来,制成溶液,喷洒于田间,干扰雌雄虫之间的正常交尾,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目的。其他情况,只要答案合理即可)。__。

[解析] (1)雌雄昆虫间通过性外激素传递信息,这种信息属于化学信息。(2)①实验二中因为玻璃管的封闭作用,雌性昆虫不能向其他昆虫传递信息,与实验一对照,说明昆虫间进行交流的信息是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②实验三与实验一对照,结合实验二,说明传递信息的挥发性物质是由昆虫的腹部分泌的。(3)汽油具有挥发性,浇汽油的目的是干扰雌雄昆

4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