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国家概况中文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德国国家概况中文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9ff1c0ca45177232e60a23c

德国

目录

简介 .................................................................................................................. 2 一、历史 ............................................................................................................ 2

(一)日耳曼部落及法兰克王国 .................................................................... 2 (二)德意志邦联及德意志帝国 .................................................................... 3 (三)魏玛共和及纳粹德国 ........................................................................... 4 (四)西德和东德 ........................................................................................ 5 (五)两德统一与欧盟 ................................................................................. 6 二、地理 ............................................................................................................ 7

(一)气候 .................................................................................................. 7 三、政治 ............................................................................................................ 7

(一)行政区域 ........................................................................................... 8 四、经济 ............................................................................................................ 9

(一)城市 ................................................................................................ 10 五、文化 .......................................................................................................... 11

(一)艺术 ................................................................................................ 11 (二)音乐 ................................................................................................ 12 (三)文学及哲学 ...................................................................................... 12

1 简介

德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一个中欧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德国领土面积为357,021平方公里,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人口约8,180万人,国土面积为357021平方公里,是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德国是欧洲大陆上政治经济强国,在文化、历史和技术领域都有历史性的人物。

一、历史

(一)日耳曼部落及法兰克王国

耳曼部落最早可追溯至北欧铜器时代(西元前17至前5世纪)或者最晚是前罗马铁器时代(西元前5~4世纪至西元前1世纪)。西元前1世纪,部落开始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和德国北部逐渐向南、向东和向西扩散,与伊朗人、波罗的人、凯尔特人的高卢部落以及东欧的斯拉夫人发生接触。在奥古斯都的统治时代,罗马帝国军队开始入侵日耳曼地区,该地区约为莱茵河至乌拉尔山脉之间,西元9年时,谢鲁斯克部落主阿尔米尼乌斯击败了由瓦卢斯领导的三个罗马军团,使奥古斯都放弃将罗马帝国边界扩张至易北河的意图。塔西佗于西元100年完成日耳曼尼亚志时,日耳曼部落已在莱茵河、多瑙河沿岸定居,占据了现今德国的大部分地区,而奥地利、巴伐利亚南部及莱茵兰西部则为罗马帝国所管辖。

3世纪时,出现许多较大的西日耳曼部落,包括阿拉曼人、法兰克人、夏登人、撒克逊人、图灵吉人等。日耳曼人约于西元260年进入罗马帝国控制地

2 区。匈人于375年西移至罗马帝国统治地区后,罗马帝国势力自395年起衰弱,日耳曼部落因而得以进一步向西南方迁移,同时,今日德国境内出现了较大的部落取代先前的小型部落。日耳曼地区大片土地(即墨洛温王朝时所称的奥斯特拉西亚一带)为法兰克人所占领,而北部则为萨克森人及斯拉夫人所统治 (二)德意志邦联及德意志帝国

拿破仑一世战争失败后,欧洲各国于1814召开维也纳会议,并建立由39个主权邦组成的松散联盟-德意志邦联。对欧洲协调政治不满在一定程度上促成自由主义运动,但随后遭奥地利政治家克莱门斯·梅特涅所镇压。于1834年成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则促成日耳曼邦国的经济整合。受法国大革命影响,民族主义及自由主义逐渐受德意志人支持,尤其是年轻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建立一个具备中央集权政府的民族国家。受1848年欧洲革命和法国建立共和国影响,德意志知识份子和平民也发动了革命,国民议会决议由普鲁士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担任德意志帝国皇帝,但威廉四世认为其权力将受限而拒绝,使革命运动暂时遭遇挫败。

威廉四世的继任者-威廉一世,与以自由派为主的议会渐生冲突,就军事预算有相当歧异,于1862年任命奥托·冯·俾斯麦为普鲁士首相,主导普鲁士改革及建军政策。普鲁士于1864年普丹战争及1866年普奥战争获得胜利后,并成立北德意志邦联,排除过去曾主导日耳曼地区事务的奥地利势力。俾斯麦欲将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及达姆施塔特等地并入北德意志邦联,与法国冲突渐增,遂于1870年爆发普法战争,法国于普法战争失利后,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宣布成立,统合奥地利以外的日耳曼国家,即采“小德意志”路线。普鲁士约占帝国三分之二的土地及人口,主导帝国事务,德意志帝国由霍亨索伦王朝统治,首都设于柏林。在德意志统一后,扩大了市场范围,统一货币及度量衡,原先的贸易障碍因此消除,而历经了繁荣时期,普法战争后,法国弥漫复仇主义,俾斯麦为防止其对德展开复仇战争,故透过外交上与他国结盟、拉拢俄国、孤立法国来避免战争。就1884年柏林西非会议达成协议,德意志帝国控制德属东非、德属西南非洲、多哥兰及喀麦隆等殖民地。而于威廉二世继任后,德国外交战略大为改变,在国际事务上积极介入,与其他欧洲列强的利益发生严重的冲突。原先有帝国参加的同盟不复存在,而新的同盟又将德意志排斥在外。与此同时,法国却通过《英法协约》与英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并巩固了与俄罗斯帝国的联系。除了与奥匈帝国保持接触,德意志帝国日益孤立。

奥匈帝国王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于1914年6月28日被刺杀,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意志帝国为同盟国成员,为协约国所败,德意志帝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超过200万名军人死亡。1918年11月,德国革命爆发,威廉二世被迫退位。1918年11月11日签订康边停战协定,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6月,德意志帝国被迫签署《凡尔赛和约》。由于条约被认为过于苛刻且令德国蒙羞,促进了纳粹主义的兴起。

3

(三)魏玛共和及纳粹德国

德国革命时,德国改行共和制,但权力争夺仍然持续,极左派共产主义者于巴伐利亚夺权。总统弗里德里希·艾伯特于1919年8月11日签署魏玛宪法,革命结束。1929年,大萧条发生,以及凡尔赛条约规定严苛的和平条件、政府长期不稳定,民众渐对政府失去认同。刀刺在背传说广泛流传,认为德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系由于欲推翻政府者。魏玛政府因签属凡尔赛条约而被认为背叛德国。德国共产党及纳粹党于1932年掌握议会多数。在连续数个政府内阁失败后,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总理。国会大楼于1933年2月27日遭到纵火后,颁布紧急法令取消民众部分基本权利。授权法案通过则赋予希特勒政府完全立法权,当时仅德国社会民主党反对该法案,而德国共产党国会议员则已遭捕入狱。希特勒借由其权力排除实际上及潜在的障碍,在数个月内即建立中央极权国家,各产业也因重新建军而复苏。

英法两国对于希特勒的种种要求采取“绥靖政策”,给予相当程度的让步,致使德国得以在1935年收复萨尔、1936年占领莱因非武装区、1938年与奥地利合并、并在同年10月的慕尼黑会议中支解捷克斯洛伐克。希姆莱行动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则为入侵波兰前的准备。德军于1939年9月1日对波兰展开入侵,后协同苏军迅速占领波兰全境,英国及法国向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展开。随着战争进行,德国及其盟国迅速控制欧洲大陆及北非,但迫使英国投降或停战的计划未能成功。1941年6月22日,德国违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入侵苏联。日本发动珍珠港事件使德国向美国宣战。德国于1942年6月28日—1942年9月13日—1943年2月19日的蓝色行动遭受失败而由东线战场撤退。德国的盟国意大利于1943年9月投降,迫使德国须防御意大利战线。诺曼底战役后增加了西线战场,同盟国军队进一步进入德国领土。1945年4月16日—4月30日/5月2日的柏林战役于4月25日红军攻入柏林城,4月30日红军完全占领柏林城区,当天下午希特勒自杀,当时柏林城防区司令打算向苏军进攻柏林部队的统帅做出有条件的投降,但因苏军进攻柏林的部队的统帅拒绝投降未果,最终几经交涉和斗争之后于5月2日在红军占领柏林之后对苏军统帅无条件投降,5月8日,德国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