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西和印度经济发展主要特征的比较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关于巴西和印度经济发展主要特征的比较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9ef8198aeaad1f346933fb6

关于巴西和印度经济发展主要特征的比较研究

摘要:巴西和印度,作为“金砖国家”的两名重要成员,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全世界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与日俱增,也对现有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是发展中国家里正在迅速崛起的代表。两国的经济特征和发展道路有相似之处,也各有特点,探究两国经济特征异同背后深层的产业结构及变化,可以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 巴西;印度;经济增长;产业结构 一、概述

巴西和印度的经济特征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两国都是发展中的大国,都有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和资源丰富、工业化起步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的特点,但都以不同的发展模式走向了经济振兴之路。

巴西的工业化起步相对较早,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进入了次发达国家的行列,20多年前就具备了冲击经济大国的基础条件,但由于通货膨胀久治不愈,患上既攀不上发达国家、又没有廉价劳动力优势的“拉美病”,被全球经济边缘化了30年,现在,它终于走出了低谷,凭借连续多年的强劲经济增长,走上了与西方大国直接对话的讲坛。

印度的工业化进程相对较晚,目前还处于工业化初期,但在软件、制药等产业领域已处在国际先进水平,印度开发的软件在全球各大公司企业中广受欢迎,印度也因此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印度药业也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世界上约40%的“学名药”(专利期已过的药品药剂)是在印度生产的。 二、农业

1、巴西

巴西是世界农业生产和出口大国,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土地和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气候适宜,日照充足,雨水充沛且降水均衡,旱涝灾害较少,是世界上适于农、牧、林、渔各业全面发展的少数国家之一。

巴西的农产品种类多样,主要包括大豆、甘蔗、玉米、稻米、咖啡、子棉、

木薯、柑桔、烟叶、芸豆、香蕉、小麦、马铃薯、西红柿和葡萄等。其中咖啡、甘蔗、柑橘产量居世界第一,大豆产量世界第二,玉米产量世界第三。咖啡、橙汁、蔗糖、大豆、牛肉、鸡肉、烟叶、皮革等农产品出口量世界排名第一。

巴西的传统农作物种植以玉米、稻谷、小麦和大豆为主。经济作物中咖啡是巴西农业的传统优势项目,也是巴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甘蔗也占有重要地位,约占全国作物种植面积的十分之一。甘蔗是生产乙醇和糖的主要原料,巴西甘蔗产量在世界上一直名列第一,巴西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乙醇出口国。除此之外巴西出口的经济作物还包括大量热带水果及其制品。

林业在巴西的农业部门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巴西全国有天然林面积约4亿公顷,占全国森林面积的80%,但商业产品主要来自人工林,主要产品包括原木、木炭和人造板,产值约占巴西国内生产总值的3%一5%。

巴西的畜牧业以巴西高原的养牛业为主,蛋、奶产量丰富,有出口优势。渔业以海洋捕捞为主,主要包括沙丁鱼、金枪鱼和虾类产品,生产能力比较低,发展潜力较大。

巴西政府历来坚持实行农牧业是经济发展基础的宏观战略,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强调农业在经济建设中的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农牧业的发展。政府采取各种措施,调整农产品结构,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支持和鼓励农业科研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农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2、印度

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50%,居亚洲之首。全年气温变化小,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粮食作物产地分布均匀,一年可以两熟到三熟。但旱涝灾害频繁,对生产有一定影响。

印度主要农产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油籽、棉花、黄麻、茶叶等,其中黄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棉花、水稻和小麦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是世界重要的水果、蔬菜和茶叶生产国,牛、水牛头数和产奶量均居世界前列。印度也是世界最大的豆类生产国之一,主要包括鹰嘴豆、豌豆、黑豆、绿豆和小扁豆。

由于人口基数大,农业在国家的战略地位异常重要,印度历届政府都实行扶持农业的政策,坚持以价格补贴的方式规定粮食购销价格,实施政府配售制度和建立缓冲库等措施来稳定农民的收入,通过就业、培训、扶贫和区域规划等综合

手段,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业稳定发展。 三、工业

1、巴西

巴西矿产资源丰富,是目前世界主要产钢国和矿产出口国,水电建设能力和技术居于世界前列,飞机制造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电子通讯工业发展迅速,其卫星移动通讯和数字化网络技术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巴西的钢铁行业占有重要地位,净收入超过GDP的3%。特殊的铁矿石资源优势和劳动力的低成本,增加了巴西钢铁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美国、韩国、墨西哥、阿根廷、西班牙、意大利和智利等。

纺织业是巴西的传统优势产业,包括服装、纺织和化纤三个部分,其中牛仔裤、内衣和泳衣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粗斜纹布、针织布产量和服装生产均居世界前列,但主要供应国内市场。

巴西的航空工业近20年来发展很快,飞机制造技术和生产能力接近美欧发达国家,目前巴西航空公司是巴西第一大出口企业,并已跻身于世界三大商用飞机制造商之列,成为世界喷气客机的最大生产商。巴西制造的飞机不仅销往飞机生产强国和大国如美国、法国和英国,还销往世界各大洲的40多个国家,占据了全世界近50%的市场份额。

巴西工业起步较早,上世纪中叶对外贸易已有良好发展,但资金资源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技术水平发展缓慢,生产效率逐年下降,受几次经济危机影响产值一直波动不断,总体来看制造业并不发达,不仅无法支撑经济的较快增长,也不利于巴西利用国际市场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

2、印度

印度的工业发展一直相对滞后,传统的行业主要是以丰富的矿产资源位依托的钢铁和有色金属行业,以及以廉价劳动力为最主要成本优势的纺织服装业。

近十几年来,伴随着国际产业格局的变化,印度政府在提升制造业国家战略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科技产业特别是生物制药的投入,设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如浦那的“国家药品实验室”和莫哈里的“国家药物教育和研究所”,企业在研究、开发和生产领域上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规模,有大约80家生产企业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和FDA认证,已经成为美国本土之外通过FDA认证的药品生产基地

最多的国家,符合CGMP的工厂或车间超过了200个。印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药品制造国之一,从产量来看,印度制药产业占了全球1/4,从产值来看,制药产业占全球1/13,从药品用量来看,印度医药市场占全球医药市场的8%,名列全球第4位。此外汽车制造业和电子通讯行业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主要工业产业聚集区域有:孟买一浦那综合工业区、以机械制造业为主的加尔各答工业区、以传统工业为主的阿默达巴德工业区、以新兴工业为主的马德拉斯一班加罗尔工业区和以煤炭钢铁为主的那格浦尔工业区等。 四、第三产业

1、巴西

巴西的第三产业部门主要包括商业、金融业、电讯产业、不动产、旅游、保险、广告和传媒等。在巴西的经济发展中,第三产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产值最高的产业,也是创造就业机会最多的行业,目前巴西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60%、占就业人口的50%以上,也是吸引外资最多的部门。

巴西金融体系比较健全。1990年以来,巴西银行业结构进行了现代化改革,鼓励更多的外资银行参与到巴西的商业银行中来,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建立多层次的银行体系,国有、私有和外资银行共同形成了多元化发展格局,提高银行业的规模和竞争实力,确保了金融和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在贸易、外汇及生产领域,为企业提供融资和交易便利,对经济活跃和繁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历经了多次国内和区域性危机之后仍然保持稳健,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有所增强。

巴西旅游服务业非常发达,是世界10大旅游创汇国之一,旅游已成为继大豆和豆粕出口以外巴西的第三大外汇来源。巴西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主要旅游项目包括里约热内卢、圣保罗、伊瓜苏大瀑布、亚马逊河、马瑙斯自由港、黑金城、巴拉那石林和大沼泽地等,独特的桑巴风情和足球效应也带来了大量观光者。巴西政府一直很重视发展旅游业,将旅游业发展列入到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中,并积极推动政策的配套和规划的实施,鼓励旅游主管部门不断开发新的旅游项目,扩大旅游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巴西的运输业中水路运输占比达到六分之一,铁路总长度远低于中国、印度等国家,铁路运输能力明显落后,成为制约巴西经济发展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