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应急管理咨询委员会关于基层应急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 (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珠海市应急管理咨询委员会关于基层应急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 (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974ea89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33

珠海市应急管理咨询委员会关于基层应 急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市“加速”发展、营造“净畅宁美”、建设幸福珠海的重要 之年, 也是做好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创新之年。 根据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先试要求和全市 应急管理工作会议部署及 2011年市应急管理咨询委员会工作计划, 2月 28日,在原市人大 常委会常务副主任、 市应急管理咨询委员会主席关玉嘉同志带领下, 市应急管理咨询委员会 委员等一行 8人对香洲区、 前山街道办、 横琴新区和斗门区乾务镇基层应急体系建设情况进 行了专题调研。

此次调研主要围绕如下五个方面进行:(一 各级党委政府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 基层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 基层应急管理办事机构、 人员及 办公场地、设施配备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四基层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建设方面存在 的困难和问题; (五应急管理经费、应急物资保障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调研人员以 座谈和实地调研相结合, 采取 “一听、 二看、 三询问、 四交流” 的方式, 分别听取了香洲区、 前山街道办、 横琴新区和斗门区乾务镇相关负责人的情况介绍, 重点走访了香洲区前山街道 办、 横琴新区和斗门区乾务镇, 查看了上述单位应急管理办事机构、 办公场所和应急物资器 材储备情况, 围绕调研主题与上述单位领导、 应急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了意见交流, 共同探讨 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体系建设的思路和做法。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基层应急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通过调研和走访, 我们认为上述四个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总体情况较好, 基本做到了班子有 人抓、工作有人做、队伍有发展、办公有场所、制度有建设、培训有安排、事件能处置。好 的方面主要有四点:

(一 应急管理机构基本健全。 调研的四个单位均成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或应急指挥中 心, 由各单位一把手或分管领导担任主任, 并下设应急管理办事机构, 负责应急管理日常工 作和应急值守。各村(居均成立了相应的应急工作小组,做到人员落实、责任落实、工作 落实。如:斗门区乾务镇成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由镇长担任主任,下设镇应急办;全 镇 18个村(居均设立了应急工作小组,落实了相应人员;

镇委、镇政府将突发事件应急 预案和应急处置等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各级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范围。

(二 应急管理机制初步形成。 调研的四个单位均能按照市应急委的部署和要求, 建立应急 管理工作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 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立了应急值守机制, 落实应急管理值班 人员,坚持 24小时在岗值守或电话值班;二是建立了信息报告、通报和发布机制,确保上 情下达、 下情上报; 三是建立了分类分级响应和快速反应机制; 四是建立了风险评估和隐患 排查机制, 确保及时发现隐患, 防范于未然; 五是建立了应急联动机制,努力形成应急处置 和救援合力; 六是建立应急宣教机制, 不断提高公众应急意识; 七是建立应急预案管理机制,

落实应急培训演练, 不断提高应急队伍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 八是落实应急管理 考核机制,促进了应急管理工作的落实。如:横琴新区根据新区成立时间短、人员新、居民 少和施工单位、 外来人员不断增多的实际情况, 调整了区突发事件应急委员成员, 制定了区 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并指导全区危化品单位、 人员聚集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制定了相应 应急预案 15个; 与驻岛部队、 边防武警等单位组成了全区统一协调的应急联动机制。 又如:斗门区乾务镇每年确定一个村、一家企业、一所学校作为示范点,坚持以抓机构、抓预案、 抓队伍、抓宣传、抓信息、抓排查、抓保障、抓培训、抓演练、抓联动等“十抓”为突破口, 形成了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理等“五个早”工作 机制; 根据不同季节和行业特点,对辖区、业务范围内重要危险源、隐患点实行定期和不定 期相结合的隐患排查; 建立应急管理目标考核制度, 年终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部门应急管理工 作的组织领导、应急值守、预案建设、隐患排查、预警信息发布、应急能力评估、应急知识 宣传普及、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进行全面考核,有效地促进了全镇应急管理工作的落实。 (三应急救援队伍基本建立。调研的四个单位均高度重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落实人员, 加强培训,组织演练,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如:香洲区制定了 22个应 急预案,成立了应急大队,每个镇(街均有 30— 50人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香洲区前山 街道办制定了专项应急预案 10个、社区预案 9个,建立了由基层民兵应急小分队、森林防 火护林队、 安全生产巡查

队、劳动监察巡查队、司法调解员等组成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在 9个股份制公司组建了十支兼职消防队, 专门组建退伍军人专职应急救援队并在每周四开展 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学习培训。

(四 应急物资储备和经费基本落实。 调研的四个单位基本做到了有应急物资仓库、 有应急 救护器材、 有应急管理经费。 如:香洲区每年从区财政安排 500万元应急经费, 并预留 1300万元应急经费, 在全区设置应急庇护场所 134个。 香洲区前山街道办应急救援物资和经费都 比较到位, 财政常备 30万元应急资金; 近年来投入 20多万元购置了一批抢险救灾专业器材 和救护装备,分别存放在应急储存仓库;在前山敬老院内设立了 30个床位的街道办庇护中 心,辖区各社区也设立 5万多平方米的临时避险场所。斗门区乾务镇每年从镇财政安排 100万元应急预留经费,近年来投入 50多万元建设应急设施用于物资储备和应急管理。

二、我市基层应急体系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看, 我市基层应急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 应急管理机构人员不完备。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层应急管理办事机构目前处于“三无 状态”,即:无编制、无职能、无级别,直接造成经费无出处、工资待遇低、无专职干部、 队伍不稳定、人员配备不足、组织协调难、指挥无力度等问题,难以适应 24小时应急值守 工作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是基层应急管理办事机构隶属 管理关系不统一,有的隶属武装部管理(香洲区前山街道办 ,有的隶属警务和综合管理局

管理(横琴新区,有的隶属政府办公室管理(香洲区、斗门区乾务镇,可谓五花八门, 造成全市应急指挥协调上的困难。

(二 应急管理职责不明确。 一是防范职责不明确, 有的把常态防范工作归专业应急指挥机 构负责,有的归职能部门负责, 缺乏统一规定;二是有的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应急归属指挥 不明确。如:在应对台风、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方面,气象、水

利、国土资源、公共建设等 部门都有监管职责, 但又各管一面, 必须通过明确各自职责才能做到既相互配合、 防止出现 漏洞, 又避免项目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三是应急组织指挥职责不明确。 大部分应急救援队 伍隶属于上级行业主管部门指挥派遣, 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往往各自为阵、 各自为战, 而 统一的应急指挥往往到事件发生一段时间后才启动,造成指挥滞后和现场指挥职责不明确。 (三 应急管理场所和设施不完善。 从调研走访的几个单位看, 普遍存在基层应急管理办事 机构办公场所小、办公设施简陋的问题,没有按照珠府办函〔 2010〕 56号文要求配齐“三 室一间一柜”(办公室、值班室、休息室、洗手间、资料图书柜和“三电三机”(电脑、 电话、电视、录像机、传真机、复印机,特别是横琴新区更为突出。

(四 专业应急队伍不健全。 一是应急救援队伍人员多为兼职; 二是缺乏系统专业技能培训, 救援技能单一, 处置能力较弱; 三是有的应急救援队伍的防护器材简单,救援装备不全,没 有专用应急交通工具,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救援人员和一些大型救援装备、 器材、 物资不能 及时送往现场,延误处置的最佳时机;四是有的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的人员经费无从解决。 (五 应急经费和物资储备不足。 一是基层应急经费没有专门财政预算保障, 基本由各单位 自筹, 但经济基础差的单位无从解决; 二是一些专职应急救援队伍的工资和办公费用无支出 依据, 难以落实。 如香洲区前山街道办成立了一支由退伍军人组成的专职应急救援队, 虽然 街道办能筹措到经费, 但在财务上没有开支名目, 造成该救援队经费开支困难和不便; 三是 在装备、器材和物资储备方面,大多数单位有购置、有储备,但均存在数量少、陈旧、单一 的问题。

(六 应急宣教工作开展不深入。 从走访调研的情况看, 各单位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都在 推进, 但不够深入, 普及面不广, 基层各级领导干部及公众的危机意识和应急意识有待进一 步加强。

三、当前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市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从内外部环境看,近期国外突发事件接二连三,日本、缅甸先后发生地震, 中东和利比亚等 地发生社会动荡,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增多, 国际应急形势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