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课后题答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互换性课后题答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8ad5f2eb4daa58da0114a8a

累积值 0 +6 +12 +12 +10.5 +9 +12 +15 +24

1).两端点连线法

连接误差曲线的首尾两点成一连线,这个连线就是评定基准。平行于这个评定基准,作两条直线(理想要素)包容被测误差曲线。平行于纵坐标轴在图上测量这两条直线的距离即纵坐标值f’就是直线度误差值。从图中可以看出,f’=12μm。 2).最小条件法

按最小条件法的定义,要在误差曲线上找到两高一低或者是两低一高的三个点。在图中的误差曲线上,可以找到两高一低三点,连接这两个高点作一条直线,平行于这条直线,过低点作包容误差曲线的另一条直线。平行于纵坐标轴在图上测量这两条线的距离即纵坐标值f=9.5.μm就是直线度误差值。

2.坐标变换法

1)最小条件法:首先在误差曲线上找到两个最低点,一个是0点,另一个是5点, 高点是8点,所以对这两个最高点来说,它们的坐标值应该相等,于是有下列等式:

9 0=+9+5p 解方程求出p= -5=-1.8

其次,将所有的坐标值作相应的变换,求出其它点的坐标值,表中为坐标变换的全过程。 0 1 2 3 4 5 6 7 8 测点序号i 相对示值 累积值 转换坐标 0 0 0 0 +6 +6 +6+p +4.2 +6 +12 0 +12 -1.5 +10.5 -1.5 +9 +9 +5p 0 +3 +12 +12 +6p +1.2 +3 +15 +15 +7p +2.4 +9 +24 +24 +8p +9.6 12+2p +12+3p +10.5+4p +8.4 +6.6 +3.3 f=9.6-0=9.6 μm 2) 两点法:令0点坐标与8点坐标相等 0=24+8p 解方程求出p= -3

将所有的坐标值作相应的变换,求出其它点的坐标值 0 1 2 3 4 测点序号i 相对示值 累积值 转换坐标 0 0 0 +6 +6 +6+p +3 +6 +12 0 +12 -1.5 +10.5 5 -1.5 +9 +9 +5p -6 6 +3 +12 +12 +6p -6 7 +3 +15 +15 +7p -6 8 +9 +24 +24 +8p 0 12+2p +12+3p +10.5+4p +6 +3 -1.5 0 f=+6-(-6)=12 μm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8 6

f-′ f- 1 2 3 4 5 6 7 8

13、某三块平板,用打表法测得数据后,经按最小条件法处理后获得如图4-168(a)、(b)、(c)所示的数据(μm),即求出了评定基准或者说误差平面。试根据这些数据确定其平面度误差的评定准则及其误差值。

-2 +10 +6 +7 +6 0 -4 -3 +9

-3 -5 +4 -9 +4 -9 +3 -5 0

-4 -5 +7 ) +3 c+2 +10 (a +10 (b) +9 +7 () 图4-168 评定平面度误差的误差平面 解:(a) 数据符合三角形准则(三高夹一低)。平面度误差f=+10-(-5)=15μm.

-2 +10 +6

-3 -5 +4

+10 +3 +10 (

b)数据符合交叉准则。平面度误差f=+7-(-9)=16μm.

+7 +6 0

-9 +4 -9

-4 -5 +7

c)数据符合直线准则。平面度误差f=+9-(-5)=14μm

-4 -3 +9

+3 -5 0

+9 +7 +2 14、图4-169(a)、(b)为对某2块平板用打表法测得平面度误差的原始数据(μm),即获得了评定平面度误差的绝对高度差(测量坐标值),试求每块平板的平面度误差值(可选用三点法或对角线法)。

图4-169 打表法测得的平面度原始数据 解:(a)采用三点法:取0,0,0三点,则平面度误差值f=+20-(-15)=35μm。

或采用对角线法:沿0—+5—0对角线旋转平面,令 0-2p=-15+2p 得p=15/4=3.75

0 -5 -15 0 +15 +7

+20 +5 -10 -12 +20 +4

0 +10 0 +5 -10 +2

0 -5 +p -15+2p 0 -2.25 -7.5 +16.25 +5 -6.25 +20-p +5 -10+p 0 -2p +10 -p 0 -7.5 +6.25 0 转换坐标 误差平面 则平面度误差值f=+16.25-(-7.5)=23.75μm。

(b)采用三点法:取+15,+5,+2三点,通过旋转平面得方程 +15+p =+5+2q=+2+2p+2q

p=1.5 q=5.75 0 +15+p +7+2p 0 +16.5 +10

-12+q +20+p+q +4+2p+q -6.25 +27.25 +11.75

+16.5 3 +16.5 +5+2q -10+p+2q +2+2p+2q 误差平面 误差平面 则平面度误差值f=+27.25-(-6.25)=33.5μm

或采用对角线法: 通过旋转平面得方程

0=+2+2p+2q 即 p= -1 0 +14 +5 +5+2q=+7+2p q=0

-12 +19 +2

则平面度误差值f=+19-(-12)=31μm。 +5 -11 0 误差平面

15、用分度值为0.02mm/m的水平仪测量一工件表面的平面度误差。按网格布线,共测9点,如图4-170(a)所示。在x方向和y方向测量所用桥板的跨距皆为200mm,各测点的读数(格)见如图4-170(b)。试按最小条件和对角线法分别评定该被测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值。

图4-170 水平仪测平面度的相对示值读数

解:(1)将各点相对读数转换为绝对读数(格数) 0 +12.5 +2.5

+7.5 +20 +9.5

+2.5 -10 0 (2)按最小条件评定该被测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值:旋转平面,取三点列方程 0=+2.5+2p=-10+p+2q 得p= -1.25 q=5.625 0 +12.5 +p +2.5+2p 0 +11 0

+7.5 +q +20+p+q +9.5+2p+q +13.225 +24.375 +11.525 +2.5+2q -10 +p+2q 0+2p+2q +13.75 0 +8.75 从旋转后的误差平面得出,有三低夹一高,符合最小条件, 则平面度误差值f=+24.375-0=24.375(格)

换算为微米 f=24.375×0.02mm/m ×200mm= 101.5 μm. (3)按对角线法分别评定该被测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值:由绝对读数得出他们适用于对角线法

0 +12.5 +2.5

+7.5 +20 +9.5

+2.5 -10 0 则平面度误差值f=+20-(-10)=30(格) 换算为微米 f=30×4= 120 μm

1.解释图5-26中零件图标注的各表面粗糙度要求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