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马原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88f65149ec3d5bbfc0a7458

A、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不同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C、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商品的价值则是同质的 D、交换价值取决于供求关系,而价值则取决于使用价值 5、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有:( AC)

A、跨国公司B、国际卡特尔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D、国际辛迪加 6、矛盾的斗争性与政治斗争的关系是(BD)

A、矛盾的斗争性与政治斗争是同一概念 B、政治斗争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形式

C、政治斗争不属于矛盾斗争性的范畴 D、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矛盾斗争性不都表现为政治斗争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ABCD)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相互联结的关系D、相互转化的关系 8、在认识上割裂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会导致( BCD) A、折衷主义B、改良主义C、庸俗进化论D、激变论

9、马克思说过:“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段话说明了(ABC )

A、动物的活动是本能活动B、能动地改造世界是人类特有的本领

C、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D、动物能动改造世界的能力超过了人,因而使人“感到惭愧” 10、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 (ABD )

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D、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三、判断题 (共10题,每题2分),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 小计:14.00分 已经批改 1、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正确 2、社会基本结构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正确

3、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某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会降低他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这对他是不利的。 错误

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错误 5、不变资本就是固定资本。 错误

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正确 7、人工智能是一种特殊的意识。 错误

8、固定资本就是不变资本,流动资本就是可变资本。 错误 9、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错误

10、“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错误 第八套

1、正确地理解地理环境同人类社会关系原理的意义,在于要求我们不能这样做(C )

A、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B、不要破坏生态平衡,要保护人和自然的协调关系 C、尽快地开发自然资源,以促进生产发展D、保护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2、政体问题说的是(C )

A、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B、一党执政还是多党共同执政

C、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D、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 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先进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是(D)

A、看它是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B、看它是否实现了社会公平和社会平等

C、看它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D、看它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根本上说,这是由(B)

A、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B、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C、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决定的D、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改革决定的 5、关于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D )

A、历史人物有些起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作用 B、历史人物有些起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作用 C、有些对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推动作用 D、历史人物能够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6、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A )

A、抽象劳动B、具体劳动C、脑力劳动D、体力劳动

7、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 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8、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种波动的原因在于 (A )

A、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B、价值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C、价格对价值的背离D、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9、垄断价格表明垄断能( D)

A、创造出新的价值,没有违背价值规律B、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不受价值规律制约

C、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使之与商品价格总额相等D、提高或压低个别商品的价格,但受价值规律的制约 10、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从古到今经历了从朴素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唯物主义的不同历史形态对此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朴素唯物主义曾达到的最高形式是(A) A、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B、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实在论” C、中国传统哲学的“气一元论”D、近代物理学道尔顿的“原子论” 11、下列对意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意识是物质世界的客观映象B、意识既是物质的产物又是物质本身

C、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D、意识在内容上是主观的,在形式上是客观的 12、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B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B、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1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B)

A、相互依存、相互联系B、相互离异、相互排斥C、相互渗透、相互转化D、相互吸引、相互贯通 14、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C )

A、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B、矛盾体系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在事物发展进程中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C、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D、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15、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就会导致(A) A、庸俗进化论B、诡辩论C、激变论D、均衡论 16、“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对立统一”,这是(D)

A、形而上学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辩证法的观点 17、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浮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A)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B、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C、事物的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D、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化的过程 18、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中 (B )

A、内容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B、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 C、内容相对稳定,形式活跃易变D、形式始终不适合于内容 19、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B)

A、完全自发的过程B、积极能动的过程C、消极被动的过程D、主观随意的过程

20、根据此次探测获取的虹湾图像,通过综合分析月球地形地貌、光照等数据进一步确定该地区是否适合“嫦娥三号”月球软着陆,为安全着陆做好技术准备。这表明( B) A、客观条件受意识能动作用的制约B、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C、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D、创造性思维能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21、楼市牵动人心,房价今年是否会上涨还是会下跌?对此业内人士莫衷一是。这给我们的哲学感悟是( D )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B、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C、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D、人们立场、方法不同,对同一对象认识不同

22、天气预报之所以要更加准确,除了2008年奥运会每个场馆需要具体气象信息外,其他一些重大活动也在要求气象预报越来越精细。这表明( B)

A、只要人类需要就一定能够达到目的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发展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3、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D )

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B、农民问题C、武装斗争问题D、国家政权问题 24、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B )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25、人们由于利益的驱动,疯狂挖掘草原上的植物——“发菜”,严重地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局部土地沙漠化,这个案例说明( C )

A、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规律B、过分强调事物的绝对运动,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 C、只追求人的活动与经济利益直接联系,没有看到眼前活动与生态平衡的长远的间接联系 D、只看到物与物质间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的联系 26、质与量的最根本的区别是( C )

A、质是内在的,量是外在的B、质是由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量是由矛盾普遍性决定的 C、质与事物直接同一,量与事物不直接同一D、质是单一的,量是多方面的 27、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 C )

A、不起任何作用B、其决定作用C、可以促进或延缓事物的发展D、时而起作用,时而不起作用 28、牛顿通过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说明( D ) A、科学发现纯属偶然B、科学发现纯属必然

C、顿悟、联想等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起决定作用D、顿悟、联想等非理性在认识中扮演重要角色 29、能够真正实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地解决本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是( A )

A.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根本标志B.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C.先进工人阶级的代表D.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0、某资本家100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了10万元)。一轮生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本达到了120万元。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为( C ) A、20%B、50%C、200%D、100%

二、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要(ABCD)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B、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C、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D、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2、邪教作为一种宗教意识形态,具有反人类、反社会的阻碍社会进步作用,由此认为(ABC) A、邪教必须加以反对B、邪教对社会发展和稳定产生重大消极影响 C、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养是反邪教的根本路径D、邪教无关紧要

3、科学技术是如何渗透到生产力的要素中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 ABCD) A、物化为劳动资料,引起劳动资料变革B、物化为劳动对象

C、科技被劳动者掌握,提高其素质D、转化为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 4、关于社会革命,下列说话正确的是(ABCD)

A、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B、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C、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D、国家政权的从反动阶级手中转移到革命阶级手中,是实现社会革命的首要标志 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具体劳动的作用是(AD)

A、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B、形成新价值C、创造剩余价值D、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6、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 ABC)

A、剩余价值表现为所费资本的增加额B、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 C、剩余价值表现为资本自行增殖的结果D、剩余价值表现为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7、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它所包含的内容是(AD)

A、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B、一切观念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 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 8、把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承认的意见视为真理,这是(ACE) 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B、充分相信群众,使群众掌握真理

C、否认了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D、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E、唯心主义真理论 9、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 (ABD )

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D、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10、马克思说过:“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段话说明 (CD )

A、动物和人一样,也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世界B、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 C、人的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D、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判断题 (共10题,每题2分),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 小计:12.00分 已经批改 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相分离的。 正确 2、社会存在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及生产方式。 正确 3、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结果。 错误 4、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 错误 5、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错误 6、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错误

7、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错误 8、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是可以重复出现的。 错误 9、社会主义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是一种“反常现象”。 错误

10、“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倒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错误 第九套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对于无产阶级的重大意义之一是(C) A、使无产阶级革命成为必然B、使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C、使无产阶级成为自为的阶级D、使无产阶级成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2、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是(D)

A、劳动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生产资料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B)